方便运输竖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57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5: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便运输井管,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空腔管体,管体下端口封闭,上端口敞口,敞口端为进水口,环管体上部圆周开设有圆槽,环管体下部圆周设置有突出的圆棱,在圆槽下方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圆形出水孔和三角形出水孔。本申请的管体设置为倒圆台形,层叠后可大幅减少所占空间,每车拉运数量增加;本申请的管体上设置可与相邻管体插接的圆棱和圆槽,从而使得各相邻的管体相连,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从车厢内滑落,增大运输安全性;本申请的圆形和三角形出水孔的间隔设置,可有效降低堵塞的可能性。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haft pip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pipe, including large conical cavity tube, the tube under the closed port, port open, open end is a water inlet, the upper part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circular ring circular groove ring, the lower of the tube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ircle ribs prominent, uniform water outlet opened in the wall below the circular groove on the outlet includes spaced circular and triangular hole hole. The tube of this application is set to reverse cone shape, are stacked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each car transport quantity increase; the pip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tube body is inserted and the adjacent circular edges and circular groove, so that the tube body of the adjacent connected, make sure not to transport in the process of falling from the car in increasing transportation safety; the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and triangular hole interva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blo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运输竖井管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便运输井管。
技术介绍
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五大功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现今节水灌溉的措施有滴灌、喷管等节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用水,但是,由于其灌溉的水容易在地表形成径流,使水分蒸发量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的有效利用率。专利号为201220437030.5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林木节水灌溉用竖井管,其包括管体;管体的下端固定有密封板,管体上间隔分布有出水孔。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将该技术埋入地下,一方面为林木根系提供了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避免灌溉水形成地表径流,直接将水分灌溉到地下的林木根系处,减小了地表水分蒸发量,有效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为林木的节水灌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在新疆等碱性较大的地域,使用该专利中0.5-1cm出水孔极易在出水孔处形成混有泥沙的水垢,从而堵塞出水孔,造成竖井管灌溉效果的丧失。同时,该专利中管体为圆柱形,在装车搬运过程中层叠放置,因货箱空间有限,致使每车拉运的数量有限;且高处的管体在汽车启动、刹车时容易向前或向后滑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少,便于运输,且不易堵塞的方便运输井管。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方便运输井管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空腔管体,管体下端口封闭,上端口敞口,敞口端为进水口,环管体上部圆周开设有圆槽,环管体下部圆周设置有突出的圆棱,在圆槽下方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圆形出水孔和三角形出水孔。所述圆槽至进水口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所述管体壁厚0.3mm-1mm。在每平方厘米管壁上布设有3-5个出水孔。管体高度为30-60cm,下端直径为10-15cm,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1-1.2倍。当管体1壁厚0.3mm时,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1倍。当管体1壁厚为1mm时,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2倍。所述三角形出水孔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竖直向上。所述圆形出水孔截面直径与三角形出水孔截面的内切圆直径相等。所述圆形出水孔截面直径为1mm-3mm。本申请的管体设置为倒圆台形,层叠后可大幅减少所占空间,每车拉运数量增加;本申请的管体上设置可与相邻管体插接的圆棱和圆槽,从而使得各相邻的管体相连,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从车厢内滑落,增大运输安全性;本申请的圆形和三角形出水孔的间隔设置,可有效降低堵塞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管体,2、出水孔,2-1、圆孔,2-2、三角孔,3、圆棱,4、圆槽。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方便运输井管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空腔管体1,管体1下端口封闭,上端口敞口,敞口端为进水口,环管体1上部圆周开设有圆槽4,环管体1下部圆周设置有突出的圆棱3,在圆槽4下方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2,所述出水孔2包括间隔设置的圆形出水孔2-1和三角形出水孔2-2。所述圆槽4至进水口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所述管体1壁厚0.3mm-1mm。在管体1的每平方厘米管壁上布设有3-5个出水孔。管体高度为30-60cm,下端直径为10-15cm,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1-1.2倍。当管体1壁厚0.3mm时,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1倍。当管体1壁厚为1mm时,上端口直径为下端面直径的1.2倍。所述三角形出水孔2-2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竖直向上。所述圆形出水孔2-1截面直径与三角形出水孔2-2截面的内切圆直径相等。所述圆形出水孔2-1的截面直径为1mm-3mm。通过上述出水孔形状的改变,使得本申请具有一较大的三角形出水孔2-2,当较小的圆形出水孔2-1再一定时间后堵塞时,因三角形出水孔2-2顶角较小,可有效阻挡塌落的石子进入三角形出水孔2-2,故仍可起到导流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本申请的使用寿命,确保渗水的效果。搬运装车时,每层相邻的管体1采用正反放置插接的方式,即管体1上部圆槽与相邻的管体1下部圆棱插接,上层的管体1与下层的管体1同样采用正反放置插接的方式进行层叠,从而可减少所占空间,且不易滑落。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便运输竖井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空腔管体,管体下端口封闭,上端口敞口,敞口端为进水口,环管体上部圆周开设有圆槽,环管体下部圆周设置有突出的圆棱,在圆槽下方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圆形出水孔和三角形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空腔管体,管体下端口封闭,上端口敞口,敞口端为进水口,环管体上部圆周开设有圆槽,环管体下部圆周设置有突出的圆棱,在圆槽下方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间隔设置的圆形出水孔和三角形出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至进水口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壁厚0.3mm-1mm。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在每平方厘米管壁上布设有3-5个出水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运输井管,其特征在于:管体高度为3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杨璐程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