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4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护套。所述电缆护套包括护圈,所述护圈包括:内护圈,所述内护圈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孔或连接突起;外护圈,套设在所述内护圈的外周,并在内护圈和外护圈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固定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并将控制电缆和控制电缆间隔开,而无需为控制电缆设置另外的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护套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领域,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护套。
技术介绍
为了使风力发电机组吸收更多的风能,通常,在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过程中,利用偏航轴承进行偏航对风。在进行偏航时,需要利用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传输电力和控制信号。在进行偏航过程中,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会随着机组偏航而旋转并向上提升,同时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顶部摆动较大,造成从机舱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的平台之间悬挂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摆动较大,穿过平台的开口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会与平台的开口的内壁以及设置在平台的开口中的平台钢圈不断刮擦,使得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出现磨损或刮伤,造成漏电,甚至会引起失火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固定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电缆护套。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的电缆护套。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夹紧电缆的夹紧力的电缆护套。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电缆护套可包括护圈,所述护圈包括:内护圈,所述内护圈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孔或连接突起;外护圈,套设在所述内护圈的外周,并在内护圈和外护圈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可选地,所述内护圈的外壁上形成有沿所述护圈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和/或所述外护圈的内壁上可形成有沿所述护圈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可选地,所述内护圈可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由内壳体和外壳体限定的空腔,所述连接孔为形成在内壳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可选地,所述连接突起可以为钩状构件或环状构件。可选地,所述内护圈可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由内壳体和外壳体限定的空腔,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开口。可选地,所述护圈还可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外护圈与所述内护圈之间的间隙的夹紧构件。可选地,所述外护圈可由至少两部分形成,所述夹紧构件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外护圈的所述至少两部分的第一连接件。可选地,所述夹紧构件可以为连接所述外护圈和所述内护圈的第二连接件。可选地,所述护圈可以为至少两个,所述电缆护套还可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至少两个护圈可同轴设置,并沿轴向方向通过所述多根支撑杆相互连接并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支撑杆可设置在所述外护圈的外周。可选地,所述外护圈的外壁上可设置有多个凸缘,所述多个凸缘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根支撑杆可穿过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外护圈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电缆护套还可包括多个套管,所述多个套管在两个相邻的护圈之间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多根支撑杆上。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可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件,所述外护圈的所述凸缘被可固定在所述两个固定件之间。可选地,所述多个套管的两端可设置有容纳部,以用于容纳位于所述凸缘之间的固定件,并且所述多个套管的两端可与所述护圈隔开预定间隙。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护套,可同时固定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并将控制电缆和控制电缆间隔开,而无需为控制电缆设置另外的护套。因此,可节省因单独生产用于固定控制电缆的护套所需的成本。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护套,可提高内护圈变形的自由度,从而可提高内护圈和外护圈之间的旋紧力。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缆护套,可降低电缆护套的自重,从而防止电缆护套从电缆上脱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护套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护圈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外护圈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护套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沿图4的电缆护套的A-A截面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5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杆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套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护套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内护圈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外护圈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护套可包括护圈1000,护圈1000可包括内护圈100和外护圈200。可选地,如图1所示,内护圈100和外护圈200可呈圆环形。外护圈200可套设在内护圈100的外周,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置电缆的容纳空间。在内护圈100的外壁和/或外护圈200的内壁上,可形成沿护圈1000的轴向延伸的凹槽,从而形成用于固定电缆的容纳空间。例如,可在内护圈100的外壁上形成第一凹槽121(如图2所示)和/或在外护圈200的内壁上形成第二凹槽210。可选地,可在内护圈100的外壁和外护圈200的内壁的彼此相应的位置同时形成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1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10可共同限定用于固定电缆(例如,动力电缆1,如图1所示)的容纳空间。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3详细描述内护圈100和外护圈200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内护圈100可包括彼此分开的至少两个部分。例如,内护圈100可包括第一内护圈100a和第二内护圈100b。优选地,第一内护圈100a和第二内护圈100b可以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环形,两个半环形首尾相连以围成一个圆环形。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内护圈100可包括彼此分开的三个或四个弧状部分。第一凹槽121可形成在内护圈100的外壁上。可选地,可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21,且第一凹槽121可均匀分布在内护圈100的外壁上。如图1所示,外护圈200可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至少两部分。例如,外护圈200的至少两部分可通过第一连接件310彼此连接。例如,外护圈200可包括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优选地,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可以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环形,两个半环形首尾相连以围成一个环形。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外护圈200可包括彼此分开的三个或四个弧状部分。为了描述方便,以外护圈200包括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两个部分为例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第二凹槽210可形成在第一外护圈200a的内壁上,并与第一凹槽121对应。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电缆1可穿过由第一凹槽121和/或第二凹槽210限定的容纳空间,并由内护圈100和外护圈200所夹紧,从而在进行偏航时,电缆护套随动力电缆1一起摆动,防止动力电缆1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的平台4(如图1和图4所示)的开口内与平台4的内壁摩擦或与平台4内的平台钢圈5摩擦(如图1和图4所示)。可选地,可在每个容纳空间中设置三根或更多根动力电缆1。为了将动力电缆1夹紧,电缆护套还可包括用于调节内护圈100与外护圈200之间的间隙的夹紧构件。可选地,在外护圈200由多个部分形成的情况下,夹紧构件可以是将所述多个部分彼此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例如,在外护圈200由如上所述的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形成的情况下,夹紧构件可以是将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彼此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10(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可在第一外护圈200a和第二外护圈200b的两端相应的位置设置通孔220。第一连接件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护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套包括护圈(1000),所述护圈(1000)包括:内护圈(100),所述内护圈(100)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孔或连接突起;外护圈(200),套设在所述内护圈(100)的外周,并在所述内护圈(100)和所述外护圈(20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套包括护圈(1000),所述护圈(1000)包括:内护圈(100),所述内护圈(100)的内壁上形成有连接孔或连接突起;外护圈(200),套设在所述内护圈(100)的外周,并在所述内护圈(100)和所述外护圈(20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100)的外壁上形成有沿所述护圈(1000)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21)和/或所述外护圈(200)的内壁上形成有沿所述护圈(1000)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210),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100)包括内壳体(110)、外壳体(120)和由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限定的空腔(130),所述连接孔为形成在内壳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1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突起为钩状构件或环状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圈(100)包括内壳体(110)、外壳体(120)和由内壳体(110)和外壳体(120)限定的空腔(130),在所述内壳体(110)上形成开口(1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1000)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外护圈(200)与所述内护圈(100)之间的间隙的夹紧构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圈(200)由至少两部分形成,所述夹紧构件为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外护圈(200)的所述至少两部分的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磊张紫平赵庆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