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482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上横板、下横板、接地板,接地板上设有螺栓组件,上横板上设有上半圈,下横板上设有下半圈,上半圈与下半圈呈下大上小的偏心结构,下半圈内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上半圈之间形成连接孔,下半圈上设有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连接柱直接将接地装置装设在高压电缆头上,使操作人员在拆接电缆头上导线时能得到接地保护,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能,能防止接地装置的脱落,且能实现接地装置的快速安装固定,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底座在下半圈内上下活动,从而调节了底座与上半圈之间的连接孔大小,使其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或导电体,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110kV间隔电缆出线,进行压变避雷器试验需要拆除电缆接头时,由于接地装置外形结构所限,电缆头处无法挂设目前现有的接地线,因此线路侧接地线挂在线路闸刀的线路侧,在脱开电缆接头的瞬间,电缆头失去地线保护会有很高的感应电压,极易造成人员误碰带电部位,目前,实施这项工作采取的安措是:在拆头前,用高试试验的软铜线将三相短路,再在软铜线上装设常规的接地线,来满足设备接地的要求,这样的传统试验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1.铜线缠绕的牢固与否由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力决定,不确定性较大;2.接地线接头较重,挂在软铜线上会对软铜线有较大的牵扯力,容易拉松铜线;3.软铜线直径较细,一方面接地容量不足;另一方面接地线导体端较难固定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解决现有的电缆头的接地线装设存在易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接地杆的顶端设有上横板,接地杆的中部设有下横板,下横板上设有接地板,接地板上设有连接接地线的螺栓组件,上横板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1),其特征在于:接地杆(1)的顶端设有上横板(2),接地杆(1)的中部设有下横板(3),下横板(3)上设有接地板(4),接地板(4)上设有连接接地线的螺栓组件(5),上横板(2)上设有上半圈(6),下横板(3)上设有下半圈(7),上半圈(6)设置在下半圈(7)上,且上半圈(6)与下半圈(7)呈下大上小的偏心结构,下半圈(7)内设有底座(8),底座(8)上设有圆弧形凹槽(81),圆弧形凹槽(81)与上半圈(6)之间形成固定导线或导电体的连接孔(10),下半圈(7)上设有控制底座(8)在下半圈(7)内上下活动的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上设有连接高压电缆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1),其特征在于:接地杆(1)的顶端设有上横板(2),接地杆(1)的中部设有下横板(3),下横板(3)上设有接地板(4),接地板(4)上设有连接接地线的螺栓组件(5),上横板(2)上设有上半圈(6),下横板(3)上设有下半圈(7),上半圈(6)设置在下半圈(7)上,且上半圈(6)与下半圈(7)呈下大上小的偏心结构,下半圈(7)内设有底座(8),底座(8)上设有圆弧形凹槽(81),圆弧形凹槽(81)与上半圈(6)之间形成固定导线或导电体的连接孔(10),下半圈(7)上设有控制底座(8)在下半圈(7)内上下活动的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上设有连接高压电缆头的连接柱(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9)包括导向套(91)和螺杆(92),导向套(91)设置在下半圈(7)上,螺杆(92)设置在导向套(91)内,螺杆(92)的顶端与底座(8)相连,导向套(91)上设有固定连接柱(90)的连接套(9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头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套(9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赵寿生何正旭许奕飞陈亢吴杰清王翊之李阳姜林波蒋黎明吴乐军陈昱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