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16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爆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罩,包括内防护层、用于缓冲并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呈蜂窝状的蜂窝层,以及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该内防护层与该外防护层相层叠设置并间隔形成有间隙,该蜂窝层容置于该间隙内并分别与该内防护层与该外防护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防护罩,通过在内防护层和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之间设置有蜂窝状的蜂窝层,蜂窝层利用蜂窝状结构受冲击发生塑性变形的特性迅速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同时外防护层利用自身的高抗拉伸性,将碎片包裹在防护罩的内部范围内,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气罐外部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被防护物提拱了安全屏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防爆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罩。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煤气罐或液化气罐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馆、酒店等厨房或卫生间中,但由于使用不当及泄漏等原因造成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且往往造成验证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目前,煤气罐或液化气罐是用于盛装煤气、天然气等液体燃料,通常为金属筒形壳体结构,不能承受撞击、跌落等冲击,而且气罐作为一种结构件,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腐蚀、老化等现象,对于非专业人员,对局部微裂纹等潜在危害往往难以事先发现,加上部分人员警惕性不足,常常忽视正确操作程序,出气口关闭不严等情况非常普遍,而且,目前很多气罐通常是裸件放置,即无任何被动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一旦使用不慎或自身壳体出现泄漏,容易导致内部燃料被引燃,往往会发生剧烈爆炸,甚至导致气罐自身碎裂,引发金属碎片伤人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罐外部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罩,包括内防护层、用于缓冲并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呈蜂窝状的蜂窝层,以及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相层叠设置并间隔形成有间隙,所述蜂窝层容置于所述间隙内并分别与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层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孔格。进一步地,所述内防护层、所述蜂窝层及所述外防护层均呈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或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所述蜂窝层和所述外防护层依次层叠套设于所述内防护层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内防护层、所述蜂窝层及所述外防护层均呈底侧开口的球冠状,且所述蜂窝层和所述外防护层依次层叠包裹于所述内防护层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层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内防护层和所述外防护层焊接或粘接。进一步地,所述外防护层为具有高抗拉性能的纤维材料缠绕而成的壳状件。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材料为碳纤维或尼龙纤维或玻璃纤维。进一步地,所述内防护层为金属板材制成的壳状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材为铝板或不锈钢板。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护罩,由于在内防护层和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之间设置有蜂窝状的蜂窝层,当罩设在防护罩内的被防护物发生爆炸时,爆炸的能量通过内防护层将能量传递给蜂窝层,蜂窝层利用蜂窝状结构受冲击发生塑性变形的特性迅速吸收能量,同时被防护物的碎片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外防护层,外防护层利用自身的高抗拉伸性,将碎片包裹在防护罩的内部范围内,从而避免了被防护物剧烈爆炸而导致碎裂飞溅伤人,即有效地解决了气罐外部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被防护物提拱了安全屏障,提高了被防护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护罩中蜂窝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圆筒状防护罩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球冠状防护罩的立体示意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内防护层、2—蜂窝层、3—外防护层、20—孔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护罩,该防护罩包括内防护层1、蜂窝层2以及外防护层3,其中,蜂窝层2呈蜂窝状,用于缓冲并且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外防护层3具备高抗拉性;此处,内防护层1与外防护层3相层叠设置,并且间隔形成有间隙(未标示),同时,蜂窝层2容置在该间隙内,并且分别与内防护层1与外防护层3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护罩相对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护罩,由于在内防护层1和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3之间设置有蜂窝状的蜂窝层2,其蜂窝状结构近似各向同性,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与其他结构相比,具有抗冲击性好、缓冲性好、材质消耗少,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当罩设在防护罩内的被防护物发生爆炸时,爆炸的能量通过内防护层1将能量传递给蜂窝层2,蜂窝层2利用蜂窝状结构受冲击发生塑性变形的特性迅速吸收能量,同时被防护物的碎片以极高的速度撞击外防护层3,外防护层3利用自身的高抗拉伸性,将碎片包裹在防护罩的内部范围内,从而避免了被防护物剧烈爆炸而导致碎裂飞溅伤人,即有效地解决了气罐外部缺少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被防护物提拱了安全屏障,提高了被防护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蜂窝层2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孔格20,此处,孔格20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对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传递更加均匀。如此,由孔格20构成的蜂窝结构提供了优异的缓冲性能,在强大的冲击下能通过塑性变形迅速吸收能量,而且该蜂窝结构近似各向同性,结构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与其他结构相比,具有抗冲击性好、缓冲性好、材质消耗少,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孔格20可以为其他形状和尺寸,此处不作唯一限定。另外,孔格20优选为通过波浪形的金属带材相互连接形成,即蜂窝层2可以通过拉伸法或成形法加工而成,具体地,蜂窝层2通过波浪形的金属带材或者横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的金属件经过焊接或者粘接而成。其中,制造金属带材和金属件的材料优选为铝合金、铜合金或不锈钢等,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孔格20还可以是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内防护层1、蜂窝层2及外防护层3均优选呈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或者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其中,蜂窝层2和外防护层3依次层叠套设在内防护层1的外侧,即防护罩的外形呈圆筒状,当该防护罩的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时,防护罩倒扣在被防护物的外围,防护罩的封闭端处于顶部,这样,防护罩能对被防护物的前、后、左、右、上各个方位的范围进行保护,这种结构主要应用在室内;当防护罩的两端均开口时,防护罩套设在被防护物外周,这样,防护罩能对被防护物的前、后、左、右四周的范围进行保护,这种结构主要应用在室外。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内防护层1、蜂窝层2及外防护层3均优选呈底侧开口的球冠状,其中,蜂窝层2和外防护层3依次层叠包裹在内防护层1的外侧,即防护罩的外形呈球冠状。此处,蜂窝层2可分段固定连接在内防护层1和外防护层3之间。使用时,该防护罩直接倒扣在被防护物的外围,这样,防护罩能有效对被防护物的前、后、左、右、上各个方位的范围进行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护罩

【技术保护点】
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防护层、用于缓冲并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呈蜂窝状的蜂窝层,以及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相层叠设置并间隔形成有间隙,所述蜂窝层容置于所述间隙内并分别与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防护层、用于缓冲并吸收被防护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呈蜂窝状的蜂窝层,以及具备高抗拉性的外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相层叠设置并间隔形成有间隙,所述蜂窝层容置于所述间隙内并分别与所述内防护层与所述外防护层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层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孔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层、所述蜂窝层及所述外防护层均呈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或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且所述蜂窝层和所述外防护层依次层叠套设于所述内防护层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黄科于文泽李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航空航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