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99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层停车装置,包括通道基面,通道基面两侧对称设有底层停车单元,每个底层停车单元的上方依次固定有若干个上层停车单元,两列停车单元之间形成可供车辆反复上下的升降通道,还包括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车辆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PLC控制系统;底层停车单元包括车辆底层基面,以及适配设置在底层基面四周的底层停车框架;上层停车单元包括上层停车框架、载车板、横向固定在上层停车框架底部的载车板停放台、底部连接载车板且可带动载车板在升降通道内反复上下移动的升降系统、可带动载车板及升降系统在所述载车板停放台与升降通道之间左右平移的横移系统。多层停车装置结构简单,噪音小,耗能低,易于安装、保养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
,特别是一种多层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立体车库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lift-slidingmechanicalparkingsystem)。现有技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具有以下缺点:(1)当上层载车板下降时,其正下方的载车板必须进行横移,让出升降通道,上层载车板方能进行下降;当现有技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层数比较多时,停车设备在做升降运动前,需要数量较多的载车板同时横移,能耗高、噪音大;现有技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运行时的噪音污染,严重妨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而造成很多安装在居民小区的停车设备不能正常运行。(2)现有技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储车辆时,链条(或钢丝绳)和升降电机始终处于受力状态,极大地降低了链条(或钢丝绳)和升降电机、链轮、传动轴等受力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现有技术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储车辆时是通过防坠钩来防止由于链条(或钢丝绳)断裂所造成的车辆坠落,但防坠钩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载车板下降时时防坠钩必须同时打开,载车板才能下降,如果有一个防坠钩没有正常张开,载车板就可能被挂住而倾翻,从而造成所装载的车辆坠落,目前PSH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所发生的事故中,大部分是由于防坠钩故障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小、噪音小、使用安全的多层停车装置。车辆可直接驶入或驶出底层停车单元,进行高层停车单元存取车辆时,仅需待存取车辆的高层停车单元的载车板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停车装置,包括车辆可纵向驶入驶出的通道基面,通道基面两侧对称设有底层停车单元,每个底层停车单元的上方依次固定有若干个上层停车单元,两列停车单元之间形成可供车辆反复上下的升降通道,停车装置还包括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车辆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PLC控制系统;所述底层停车单元包括车辆可直接纵向驶入/驶出的底层基面,以及适配设置在底层基面四周的底层停车框架;所述上层停车单元包括长方体形的上层停车框架、载车板、横向固定在上层停车框架底部的载车板停放台、底部连接载车板且可带动载车板在升降通道内反复上下移动的升降系统、可带动载车板及升降系统在所述载车板停放台与升降通道之间左右平移的横移系统。优选地,所述横移系统包括横向贯穿整个停车装置的两根轨道梁以及平移动力系统、横移架;两根轨道梁平行地横向固定于上层停车框架的前壁内侧和后壁内侧;横移架在平移动力系统的带动下可沿轨道梁在上层停车框架与升降通道之间左右平移,顶部固定在横移架上、底端连接载车板的升降系统随横移架同步平移。更优选地,所述横移架为长方形的框架,包括左右两侧的纵梁以及前后两端的横梁;所述平移动力系统包括固定在横移架上的平移驱动,平移驱动的输出端连接可在平移驱动的带动下往复正转反转的横移传动轴,横移传动轴纵向贯穿横移架两端的横梁,每个横梁的外侧对应横移传动轴设有可在轨道梁中滚动的主动轮、以及与主动轮间隔设置的从动轮,横移传动轴的两端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地插入两个主动轮的轴孔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轨道梁的顶部为纵截面为“凸”字形的轨道;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为规格相同、中部带滚槽的滚轮,滚轮的纵截面为“H”形,可适配卡置在“凸”字形的轨道中、沿轨道往复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系统顶端设置在横移架的顶部、末端连接载车板,包括固定在横移架上的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与升降驱动机构电连接的前升降组件、后升降组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可在升降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往复地正转反转的升降传动轴,升降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两侧纵梁上,其两端分别设有主提升链轮,纵梁的另一端适配主提升链轮设有从提升链轮,循环链条可循环传动地适配设置在主提升链轮上,循环链条的一端通过三角连接块同时连接前升降链条和后升降链条,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连接装置与前升降链条连接;前、后升降组件包括分别与循环链条的一端连接的规格相同的链条;前升降组件尾段通过对应设置在两侧纵梁前部的固定架固定在载车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升降组件尾段通过对应设置在两侧纵梁后部的固定架连接在载车板后部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块竖向固定在纵梁两侧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设有横向的链轮轴,适配前后升降链条的换向链轮套接在所述链轮轴上。所述载车板自前向后分为前低后高的车板前端、水平的车板本体;车板前端与车板本体连接处设有减速板,车板本体的后部设有可为车辆定位的挡车杆,载车板的左右两侧向上突出有护边,护边的顶端向外突出有水平的耳板,耳板上横向开有若干个长圆形的连接孔,升降系统的底部通过连接孔固定在耳板上。更优选地,所述载车板上对应前升降组件尾段设有拉杆安装座,所述拉杆安装座对应连接孔设置在耳板的下方,包括两块垂直载车板长度方向竖向设置的竖板,竖板上对应开有上端向外、下端向内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为纵截面为长圆形的斜孔;所述前升降组件尾段自上而下包括前升降链条尾段、短拉杆以及与短拉杆铰接的调节拉杆,调节拉杆的下端设有销轴孔,可沿限位孔上下移动的销轴组件穿过销轴孔将调节拉杆连接在限位孔中,所述调节拉杆在销轴组件位于限位孔上端时竖直、在销轴组件位于限位孔下端时其顶端沿限位孔向外倾斜。所述短拉杆的长度200mm,调节拉杆的长度为1000-1200mm。所述升降通道与底层停车单元之间设有防护栏,升降通道的前端设有可反复升降的防护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多层停车装置,包括车辆可纵向驶入驶出的通道基面,分设于通道基面两侧底层停车单元,对应设置底层停车单元上方的若干个上层停车单元,基面以上两列停车单元之间形成可供车辆反复上下的升降通道,还包括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车辆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PLC控制系统。将车辆存入底层停车单元或将停在底层停车单元的车辆取出时,车辆直接纵向驶入底层停车单元或自底层停车单元上驶出;不需要动用任何机械装置,简单方便、可靠性高。所述上层停车单元包括上层停车框架、载车板、横向固定在上层停车框架底部的载车板停放台、底部连接载车板且可带动载车板在升降通道内上下移动的升降系统、可带动载车板及升降系统在所述载车板停放台与升降通道之间左右平移的横移系统。将车辆存入一个上层停车单元或将停在一个上层停车单元的车辆取出时,停在载车板停放台上的载车板先上升脱离所述载车板停放台,然后平移至升降通道中,再下降至通道基面上;待车辆驶入或驶出载车板后,所述载车板先由通道基面上升至升降通道中略高于所述上层停车单元载车板停放台、然后平移至所述上层停车单元内、再下降放置到所述载车板停放台,仅需对所使用的上层停车单元进行横移及升降,极大地减少能耗,降低噪音,减少多个载车板同时运动对停车装置的冲击,保证停车装置的稳定性、耐用性及安全性每个上层停车单元具有独立的横移系统、升降系统,结构可靠、成本低廉;同时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若一个上层停车单元发生故障,停车装置的其余停车单元均可继续运行。车辆存储到位后,载车板及车辆搁置在载车板停放台上,结构稳固,不需要使用防坠钩,避免了由于防坠钩发生故障而造成的侧翻事故;升降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层停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可纵向驶入驶出的通道基面(11),通道基面(11)两侧对称设有底层停车单元(2),每个底层停车单元(2)的上方依次固定有若干个上层停车单元(3),两列停车单元之间形成可供车辆反复上下的升降通道(1),停车装置还包括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车辆在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运动PLC控制系统;所述底层停车单元(2)包括车辆可直接纵向驶入/驶出的底层基面(21),以及适配设置在底层基面(21)四周的底层停车框架(22);所述上层停车单元(3)包括长方体形的上层停车框架(31)、载车板(32)、横向固定在上层停车框架(31)底部的载车板停放台(33)、底部连接载车板(32)且可带动载车板(32)在升降通道(1)内反复上下移动的升降系统(35)、可带动载车板(32)及升降系统(35)在所述载车板停放台(33)与升降通道(1)之间左右平移的横移系统(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可纵向驶入驶出的通道基面(11),通道基面(11)两侧对称设有底层停车单元(2),每个底层停车单元(2)的上方依次固定有若干个上层停车单元(3),两列停车单元之间形成可供车辆反复上下的升降通道(1),停车装置还包括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车辆在升降通道(1)内进行升降运动PLC控制系统;所述底层停车单元(2)包括车辆可直接纵向驶入/驶出的底层基面(21),以及适配设置在底层基面(21)四周的底层停车框架(22);所述上层停车单元(3)包括长方体形的上层停车框架(31)、载车板(32)、横向固定在上层停车框架(31)底部的载车板停放台(33)、底部连接载车板(32)且可带动载车板(32)在升降通道(1)内反复上下移动的升降系统(35)、可带动载车板(32)及升降系统(35)在所述载车板停放台(33)与升降通道(1)之间左右平移的横移系统(3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系统(34)包括横向贯穿整个停车装置的两根轨道梁(341)以及平移动力系统(342)、横移架(343);两根轨道梁(341)平行地横向固定于上层停车框架(31)的前壁内侧和后壁内侧;横移架(343)在平移动力系统(342)的带动下可沿轨道梁(341)在上层停车框架(31)与升降通道(1)之间左右平移,顶部固定在横移架(343)上、底端连接载车板(32)的升降系统(35)随横移架(343)同步平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架(343)为长方形的框架,包括左右两侧的纵梁(3431)以及前后两端的横梁(3432);所述平移动力系统(342)包括固定在横移架(343)上的平移驱动(3423),平移驱动(3423)的输出端连接可在平移驱动(3423)的带动下往复正转反转的横移传动轴(3425),横移传动轴(3425)纵向贯穿横移架(343)两端的横梁(3432),每个横梁(3432)的外侧对应横移传动轴(3425)设有可在轨道梁(341)中滚动的主动轮(3421)、以及与主动轮(3421)间隔设置的从动轮(3422),横移传动轴(3425)的两端带动主动轮(3421)同步转动地插入两个主动轮(3421)的轴孔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341)的顶部为纵截面为“凸”字形的轨道;所述主动轮(3421)、从动轮(3422)为规格相同、中部带滚槽(3424)的滚轮,滚轮的纵截面为“H”形,可适配卡置在“凸”字形的轨道中、沿轨道往复移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35)顶端设置在横移架(343)的顶部、末端连接载车板(32),包括固定在横移架(343)上的升降驱动机构(353)以及与升降驱动机构(353)电连接的前升降组件、后升降组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53)包括升降驱动组件(3531),升降驱动组件(3531)的输出端连接可在升降驱动组件(3531)的带动下往复地正转反转的升降传动轴(3532),升降传动轴(35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泰智能机械停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