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仓混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8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仓混棉机,包括主机架、进棉口、排尘管、出棉管,所述进棉口安装于主机架的前侧面上部,排尘管分布于主机架外侧面,所述出棉管安装于主机架的后侧面下部,主机架内部有出棉腔;所述主机架内部具有若干混棉仓,相邻混棉仓由隔板隔开,每个混棉仓上部具有一活门,主机架的后部贯穿有吸尘道,每个混棉仓具有一滤尘辊,所有滤尘辊串联到吸尘道,吸尘道连接排尘管,每个混棉仓的下部,具有罗拉和打手,所述打手的下方具有出棉道,出棉道具有振动机构和筛孔,所述出棉腔内具有检测报警装置,主机架外侧具有视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对现有设备改进,在混棉工序中大大强化了除尘效果,并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的监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仓混棉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多仓混棉机。
技术介绍
纺织工业中,棉纤维通过纺纱、合股等步骤形成棉线。在纺棉纱之前,经过抓棉、混棉,再进入清梳联合机,其中混棉步骤的主要设备是多仓混棉机,其作用是将原料进行充分均匀混合,使单位质量的原料含各种组分的比例趋近于相等,以消除原料不均造成的纱线强度和颜色不均,同时,多仓混棉机担当的设备总成中储棉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抓多仓混棉机有FA002、FA022、FA028、FA102等型式,其基本原理相同,构造和形体有一定区别,工作原理分为输棉风机喂入,气流吹入棉仓粗混合,然后利用设计上的路程差各仓并合混合,最后过量纤维经均棉罗拉剥离而达到细致混合。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多仓混棉机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除尘不到位、堵塞等问题,从而造成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优化的多仓混棉机,使其在维持工作环境的同时,保证更好的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多仓混棉机存在的除尘不到位、堵塞等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优化的多仓混棉机,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多仓混棉机,包括主机架、进棉口、排尘管、出棉管,所述进棉口安装于主机架的前侧面上部,若干所述排尘管分布于主机架外侧面,其中靠近出棉管的排尘管为第一排尘管,所述出棉管安装于主机架的后侧面下部,出棉管延伸至主机架内部处具有出棉腔;所述主机架内部具有若干混棉仓,相邻混棉仓由隔板隔开,每个混棉仓上部具有一活门,从前端数第二个到最后一个隔板上部均具有一导向块,主机架的后部内侧延伸至前部贯穿有一吸尘道,每个混棉仓具有一滤尘辊,所有滤尘辊串联到吸尘道,吸尘道具有真空机、末端连接第一排尘管,每个混棉仓的下部,依次具有一对罗拉和一个打手,所述打手的下方具有出棉道,出棉道具有振动机构和筛孔,所述出棉道向后延伸至出棉腔,所述出棉腔内具有检测报警装置,在活门和滤尘辊之间位置、主机架的外侧开有若干上视窗,在打手和出棉道之间位置、主机架外侧开有若干下视窗。所述罗拉为铝合金一体成型,且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2μm。罗拉频繁接触棉,其表面光洁程度对混棉的续航性至关重要,因此,采用易于加工的铝合金,并取至少是不可辨加工痕迹的粗糙度等级(Ra0.2μm),使其能够对棉造成顺滑的效果,从而减少棉纤维的摩擦、集聚,提高效率。所述滤尘辊外部覆盖有聚酯超细纤维,且纤维间缝隙小于所处理棉纤维的直径,滤尘辊内部具有电机,带动滤尘辊转动。聚酯超细纤维吸尘,但对于棉纤维不吸收,可用于除去细小尘土颗粒,滤尘辊内的电机采用低速转动时,可将除尘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当然,具体转速可根据进棉工况具体调整。所述检测报警装置具有风压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报警器。风压检测器是为了防止混棉机万一出现输送不稳、棉道阻塞的问题后,及时采取报警措施排解,温度检测器是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危险。所述混棉仓的数量为6,8,10或12个,所述隔板的材质为吸尘纤维板。混棉仓的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根据现有技术,6~12之间的偶数为合理范围,能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应对较大的处理量,隔板和滤尘辊均为吸尘材料,隔板为吸尘是在混棉仓主要的除尘步骤的环节之一。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多仓混棉机,结构紧凑、除尘优异、使用可靠。振动机构和筛孔用于除去进棉时落下的或者混杂在棉之中的较大颗粒尘;滤尘辊和隔板均采用吸尘材料,配合真空机可使除去细尘的效果大大提升;上视窗、下视窗和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混棉机的工况,反应及时,能够避免很大一部分安全隐患。本技术经过对现有多仓混棉机结构上的简单改进,在混棉工序中大大强化了除尘效果,并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的监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机架,11-混棉仓,110-吸尘道,111-滤尘辊,112-电机,113-罗拉,114-打手,115-真空机,12-隔板,13-活门,14-导向块,15-出棉道,151-振动机构,152-筛孔,16-上视窗,17-下视窗,2-进棉口,3-排尘管,31-排尘管,4-出棉管,41-出棉腔,411-检测报警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图1,一种多仓混棉机,包括主机架1、进棉口2、排尘管3、出棉管4,所述进棉口2安装于主机架1的前侧面上部,若干所述排尘管3分布于主机架1外侧面,其中靠近出棉管4的排尘管3为第一排尘管31,所述出棉管4安装于主机架1的后侧面下部,出棉管4延伸至主机架1内部处具有出棉腔41;所述主机架1内部具有若干混棉仓11,相邻混棉仓11由隔板12隔开,每个混棉仓11上部具有一活门13,从前端数第二个到最后一个隔板12上部均具有一导向块14,主机架1的后部内侧延伸至前部贯穿有一吸尘道110,每个混棉仓11具有一滤尘辊111,所述滤尘辊111外部覆盖有聚酯超细纤维,且纤维间缝隙小于所处理棉纤维的直径,滤尘辊内部具有电机112,带动滤尘辊转动,所有滤尘辊111串联到吸尘道110,吸尘道110具有真空机115、末端连接第一排尘管31,每个混棉仓11的下部,依次具有一对罗拉113和一个打手114,所述打手114的下方具有出棉道15,出棉道15具有振动机构151和筛孔152,所述出棉道15向后延伸至出棉腔41,所述出棉腔41内具有检测报警装置411,在活门13和滤尘辊111之间位置、主机架1的外侧开有若干上视窗16,在打手114和出棉道15之间位置、主机架1外侧开有若干下视窗17。所述罗拉113为铝合金一体成型,且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2μm。罗拉113频繁接触棉,其表面光洁程度对混棉的续航性至关重要,因此,采用易于加工的铝合金,并取至少是不可辨加工痕迹的粗糙度等级(Ra0.2μm),使其能够对棉造成顺滑的效果,从而减少棉纤维的摩擦、集聚,提高效率。所述滤尘辊111外部覆盖有聚酯超细纤维,且纤维间缝隙小于所处理棉纤维的直径,滤尘辊111内部具有电机112,带动滤尘辊111转动。聚酯超细纤维吸尘,但对于棉纤维不吸收,可用于除去细小尘土颗粒,滤尘辊内的电机采用低速转动时,可将除尘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当然,具体转速可根据进棉工况具体调整。所述检测报警装置411具有风压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报警器。风压检测器411是为了防止混棉机万一出现输送不稳、棉道阻塞的问题后,及时采取报警措施排解,温度检测器是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危险。所述混棉仓的数量为6,8,10或12个,所述隔板12的材质为吸尘纤维板。混棉仓11的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根据现有技术,6~12之间的偶数为合理范围,能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应对较大的处理量,隔板12和滤尘辊111均为吸尘材料,隔板12为吸尘是在混棉仓主要的除尘步骤的环节之一。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多仓混棉机,结构紧凑、除尘优异、使用可靠。振动机构151和筛孔152用于除去进棉时落下的或者混杂在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仓混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仓混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进棉口、排尘管、出棉管,所述进棉口安装于主机架的前侧面上部,若干所述排尘管分布于主机架外侧面,其中靠近出棉管的排尘管为第一排尘管,所述出棉管安装于主机架的后侧面下部,出棉管延伸至主机架内部处具有出棉腔;所述主机架内部具有若干混棉仓,相邻混棉仓由隔板隔开,每个混棉仓上部具有一活门,从前端数第二个到最后一个隔板上部均具有一导向块,主机架的后部内侧延伸至前部贯穿有一吸尘道,每个混棉仓具有一滤尘辊,所有滤尘辊串联到吸尘道,吸尘道具有真空机、末端连接第一排尘管,每个混棉仓的下部,依次具有一对罗拉和一个打手,所述打手的下方具有出棉道,出棉道具有振动机构和筛孔,所述出棉道向后延伸至出棉腔,所述出棉腔内具有检测报警装置,在活门和滤尘辊之间位置、主机架的外侧开有若干上视窗,在打手和出棉道之间位置、主机架外侧开有若干下视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仓混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进棉口、排尘管、出棉管,所述进棉口安装于主机架的前侧面上部,若干所述排尘管分布于主机架外侧面,其中靠近出棉管的排尘管为第一排尘管,所述出棉管安装于主机架的后侧面下部,出棉管延伸至主机架内部处具有出棉腔;所述主机架内部具有若干混棉仓,相邻混棉仓由隔板隔开,每个混棉仓上部具有一活门,从前端数第二个到最后一个隔板上部均具有一导向块,主机架的后部内侧延伸至前部贯穿有一吸尘道,每个混棉仓具有一滤尘辊,所有滤尘辊串联到吸尘道,吸尘道具有真空机、末端连接第一排尘管,每个混棉仓的下部,依次具有一对罗拉和一个打手,所述打手的下方具有出棉道,出棉道具有振动机构和筛孔,所述出棉道向后延伸至出棉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莉董良骝李静香董烨孟凡革李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