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2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和动力件,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流体机构对包括叶轮流体机构的空间布局在内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得应用该流体机构的蓄能系统的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和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与传动领域,尤其涉及流体机构。
技术介绍
利用叶轮流体机构和旋转惯量体将动能往复储放的系统中,叶轮流体机构的空间布置严重影响系统的体积、造价和效率。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流体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和动力件,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方案2: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动力件A和动力件B,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A与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B与所述泵轮B和所述涡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方案3: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和涡轮B,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方案4: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和动力件,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泵轮B和所述涡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方案5: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和动力件,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经齿轮A与所述泵轮A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经齿轮B与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所述齿轮A和所述齿轮B的转速不同。方案6: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动力件A和动力件B,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A经齿轮A与所述泵轮A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A经齿轮B与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所述齿轮A和所述齿轮B的转速不同,所述动力件B与所述泵轮B和所述涡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方案7: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和涡轮B,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的转速不同。方案8: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涡轮A、泵轮B、涡轮B和动力件,所述涡轮A与所述泵轮A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与所述泵轮B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和所述泵轮B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传动设置,所述泵轮A和所述涡轮B的转速不同,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泵轮B和所述涡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本专利技术中,A与B和C离合切换传动设置包括当A解除对B的传动的同时与C发生的传动的连续离合切换传动形式,也包括在一段时间内,A与B和C均不发生传动关系的传动形式,这种传动方式可以通过离合器实现,也可以通过齿轮切换等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A与B传动设置”是指A和/或A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与B和/或B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机械连接设置”是指一切通过机械方式的联动设置,可选择性选择固定连接设置、一体化设置和传动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串联连通”是指流体流通通道上的连通,A与B串联连通是指流入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来自B,或者流出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流入B。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是指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包括在已有部件上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和/或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而增加的传动关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惯量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惯量体。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飞轮”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飞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扭转减震弹性件”是指为了减少旋转动力冲击所设置的弹性件。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动力和传动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流体机构对包括叶轮流体机构的空间布局在内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得应用该流体机构的蓄能系统的体积更小、造价更低和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流体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和动力件5,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5与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离合切换传动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与旋转惯量体传动设置、离合传动设置或离合切换传动设置。实施例2一种流体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动力件A6和动力件B7,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A6与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B7与所述泵轮B3和所述涡轮A2离合切换传动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动力件A6和动力件B7中的一件与旋转惯量体机械连接设置。实施例3一种流体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和涡轮B4,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传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体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和动力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5)与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离合切换传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7 CN 20161009009981.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和动力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5)与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离合切换传动设置。2.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动力件A(6)和动力件B(7),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动力件A(6)与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离合切换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B(7)与所述泵轮B(3)和所述涡轮A(2)离合切换传动设置。3.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和涡轮B(4),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传动设置。4.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和动力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A(2)与所述泵轮A(1)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A,所述涡轮B(4)与所述泵轮B(3)串联连通设置且定义为叶轮流体机构B,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设置在一侧,所述涡轮A(2)和所述泵轮B(3)设置在另一侧,所述泵轮A(1)和所述涡轮B(4)传动设置,所述动力件(5)与所述泵轮B(3)和所述涡轮A(2)离合切换传动设置。5.一种流体机构,包括泵轮A(1)、涡轮A(2)、泵轮B(3)、涡轮B(4)和动力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