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511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完全、不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省时省力的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搅拌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一齿轮、齿条、滑轨、滑块、第一L形支架、第二L形支架等;底座上设有左支架和搅拌框,左支架位于搅拌框左方,左支架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L形支架、电动推杆和第一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搅拌完全、不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省时省力的效果,当将混凝土进行混匀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混凝土快速混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搅拌是指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现有的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存在搅拌不完全、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搅拌完全、不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省时省力的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搅拌不完全、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费时费力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完全、不需要人工加水、搅拌时省时省力的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搅拌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一齿轮、齿条、滑轨、滑块、第一L形支架、第二L形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电动推杆、左支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底座上设有左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搅拌框(2)、第一搅拌杆(3)、第二搅拌杆(4)、第一齿轮(5)、齿条(6)、滑轨(7)、滑块(8)、第一L形支架(9)、第二L形支架(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三连接杆(15)、第四连接杆(16)、电动推杆(17)、左支架(18)、第一支杆(19)和第二支杆(20),底座(1)上设有左支架(18)和搅拌框(2),左支架(18)位于搅拌框(2)左方,左支架(18)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L形支架(10)、电动推杆(17)和第一支杆(19),第二L形支架(10)底部设有第三齿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料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搅拌框(2)、第一搅拌杆(3)、第二搅拌杆(4)、第一齿轮(5)、齿条(6)、滑轨(7)、滑块(8)、第一L形支架(9)、第二L形支架(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三连接杆(15)、第四连接杆(16)、电动推杆(17)、左支架(18)、第一支杆(19)和第二支杆(20),底座(1)上设有左支架(18)和搅拌框(2),左支架(18)位于搅拌框(2)左方,左支架(18)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L形支架(10)、电动推杆(17)和第一支杆(19),第二L形支架(10)底部设有第三齿轮(14)和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位于第二齿轮(13)左方,第三齿轮(14)和第二齿轮(13)啮合,第二齿轮(13)左右两侧对称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左方的第二连接杆(12)和右方的第二连接杆(12)交叉,第二连接杆(12)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电动推杆(17)右端设有第四连接杆(16),第四连接杆(16)右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5),第三连接杆(15)右端和第三齿轮(14)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杆(19)底部设有第二支杆(20),第二支杆(20)右端设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底部设有第二搅拌杆(4),第一支杆(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佳耀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