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46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包括装夹体,该装夹体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且装夹体的各外周面为装卡定位面,装夹体具有放置工件的贯通空腔,装夹体的空腔包括弧形腔和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V形腔,装夹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带沉孔的螺纹孔,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两个螺栓旋接在各自的螺纹孔内,且设置在沉孔内的螺栓头部低于装夹体的外周面,螺栓的螺纹孔中心轴线与V形腔中心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便捷的装夹方式和角度控制,能提高内多边形角扳手的磨制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属于非标工具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业产品的多元化,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特殊结构内六角头螺栓装配,由于标准内六角扳手的长度或端面不符合某些作业需求,不能适用于部分特殊结构内六角头螺栓的装拆。然而特殊结构内六角头螺栓需要的非标内六角扳手进行装卸,但非标扳手使用频率很低,并且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就需要生产者能够自制非标扳手来满足生产需求。目前对非标内六角板手的加工,是采用棒料在普通磨床进行磨削加工内六角形扳手,但在加工过程时,需要六次更换棒料工件的装夹面,但在棒料工件磨制时,其外周形状都在变化,因此不易准确对棒料工件定位,造成对磨制六面的角度误差较大,不仅磨制质量低,而且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便捷的装夹方式和角度控制,能提高内多边形角扳手的磨制质量和效率。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体,所述装夹体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且装夹体的各外周面为装卡定位面,装夹体具有放置工件的贯通空腔,装夹体的空腔包括弧形腔和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V形腔,装夹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带沉孔的螺纹孔,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两个螺栓旋接在各自的螺纹孔内,且设置在沉孔内的螺栓头部低于装夹体的外周面,螺栓的螺纹孔中心轴线与V形腔中心轴线重合。本技术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采用装夹体和螺栓,结构非常简单,装夹体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使装夹体的各外周面作为装卡定位面,因此只需将装夹体在磨床的工作台或夹具上进行定位,无需拆装工件就能对工件进行准确定位。本技术在装夹体上设有贯通空腔,通过该贯通空腔用于放置工件,装夹体的空腔包括弧形腔和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V形腔,而用于夹紧棒料的至少两个螺栓旋接在各自的螺纹孔内,因此能方便通过旋紧螺栓将工件压接在装夹体的V形腔上进行定位和固定,由于通过装夹体转动定位,而实现准确对内多边形角扳手磨制角度的定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本技术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采用螺栓对需磨制的工件进行夹紧定位,方便调节螺栓夹紧不同规格的工件及调节需磨制部分的长度,适用于加工不同规格、尺寸的内多边形扳手,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装夹方式和角度控制方便快捷,也提高磨制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内多边形扳手磨制的装夹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多边形扳手磨制的装夹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夹体,1-1—沉孔,1-2—螺纹孔,1-3—V形腔,1-4—弧形腔,1-5—装卡定位面,2—螺栓,3—工件。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包括装夹体1,该装夹体1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该棱柱体可为等分结构或不等分结构,且装夹体1的各外周面作为装卡定位面1-5,装夹体1为等分六边棱柱体,也可为等分五边棱柱体,由于装夹体1各外周面作为装卡定位面1-5,能实现快速装卡,且保证磨制角度的控制。本技术装夹体1上的多个装卡定位面1-5可采用线切割设备切割完成,且装夹体1上的装卡定位面1-5与工件3所需磨制面相同,装夹体1具有放置工件3的贯通空腔,装夹体1的空腔包括弧形腔1-4和用于对工件3进行定位的V形腔1-3,使弧形腔1-4和V形腔1-3形成一个扇形的腔体,能放置不同尺寸的工件3,装夹体1上的空腔同样采用线切割设备完成切割,当工件3为圆形棒料时,通过V形腔1-3和螺栓2夹紧,能可靠夹紧对工件3。见图1~3所示,本技术装夹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带沉孔1-1的螺纹孔1-2,沉孔1-1的深度大于螺栓头的高度,便于装夹不同规格工件3时调节螺栓2高度,使螺栓头不会高于装夹体1的外周面,用于夹紧工件3的至少两个螺栓2旋接在各自的螺纹孔1-2内,且设置在沉孔1-1内的螺栓头部低于装夹体1的外周面,本技术的两个螺纹孔1-2的大小和孔间间距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如磨制工件规格设计范围较大,可在装夹体1上加工多个螺纹孔1-2,便于工件的装夹紧固,螺栓2的螺纹孔中心轴线与V形腔1-3中心轴线重合,使螺栓2能稳定压紧工件3。见图3所示,本技术装夹体1的V形腔1-3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弧形腔1-4的深度,既能方便对工件3的定位,同时能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3,能加工不同尺寸的非标内多边形扳手。采用本技术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加工内多边形扳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⑴、将工件3插入装夹体1的空腔内,且装夹体1外周的各装卡定位面1-5与工件3需磨削面相同,见图1~3所示,当加工内六角头扳手时,装夹体1的外周面为等分的六边棱柱体。⑵、将工件3需磨削部分设置在装夹体1外部,可根据需要调节工件3伸出的长度,旋紧螺栓2将工件3压接在装夹体1的V形腔1-3上进行定位和固定。本技术工件3放置在装夹体1内的长度大于需磨削部分的长度,且工件3为圆形工件,通过两个以上的螺栓2对非加工部位工件进行定位和固定。⑶、将装夹体1的其中一个装卡定位面1-5放置在磨床的工作台或夹具上,并通过夹具对装夹体1进行固定,可通过磨床上的磁性夹具或安装在磨床上的夹具对装夹体1进行夹紧固定,根据设定磨削量,通过控制磨床的进给量来控制磨削量,以达到磨制尺寸。当采用圆形工件时,可按圆形工件的最小直径设计磨削量,磨床上的砂轮对露出装夹体1一侧的工件3磨削至所需尺寸,当磨制一个面后,可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检测,当检测尺寸不符合要求,可调节磨床的进给量,直到磨削至所需尺寸为至。松开夹具,再将装夹体1转动至另一装卡定位面1-5,再用夹具对装夹体1再进行固定,使磨床上的砂轮对露出装夹体1一侧的工件3磨削至所需尺寸,再次松开夹具,又一次将装夹体1转动至其它装卡定位面1-5进行夹紧固定,对工件3进行磨削至所需尺寸,直到工件3外周磨削形成至少四边的内多边形扳手。采用本技术的磨制装夹工具加工内多边形扳手,能准确对内多边形角扳手磨制角度进行定位,操作方便,能提高内多边形角扳手的磨制质量和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体(1),所述装夹体(1)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且装夹体(1)的各外周面为装卡定位面(1‑5),装夹体(1)具有放置工件(3)的贯通空腔,装夹体(1)的空腔包括弧形腔(1‑4)和用于对工件(3)进行定位的V形腔(1‑3),装夹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带沉孔(1‑1)的螺纹孔(1‑2),用于夹紧工件(3)的至少两个螺栓(2)旋接在各自的螺纹孔(1‑2)内,且设置在沉孔(1‑1)内的螺栓头部低于装夹体(1)的外周面,螺栓(2)的螺纹孔中心轴线与V形腔中心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多边形扳手磨制装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体(1),所述装夹体(1)的外周为至少四边的棱柱体,且装夹体(1)的各外周面为装卡定位面(1-5),装夹体(1)具有放置工件(3)的贯通空腔,装夹体(1)的空腔包括弧形腔(1-4)和用于对工件(3)进行定位的V形腔(1-3),装夹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带沉孔(1-1)的螺纹孔(1-2),用于夹紧工件(3)的至少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作青朱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