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27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44
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包括进料管和混料管,进料管为直管且至少设置有两根,混料管内部设置有螺旋翅片,还包括气泵、均化室以及过滤装置,混料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与混料管的封闭端连接,且每根进料管均设置有调节阀门。气泵与均化室固定连接,气泵的吸气端与混料管的开口端连接,均化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均化室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出料阀门,气泵的出气端与均化室的进料口连接,过滤装置与排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水溶肥生产的比例可调且均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粉料均化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
技术介绍
水溶肥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水溶肥作为一种与节水灌溉、立体高效栽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配套的一类新型肥料,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节能环保、节水、省肥、省工、增产的特点,是未来肥料形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资源的进一步匮乏,以及大型农场不断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水溶肥的需求逐渐加大,而且对水溶肥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有螺旋扇叶式均化器需要对物料进行反复搅拌均化,均化效果差,达到预计均化效果的时间长,且不易控制均化时的物料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可以用于水溶肥生产的比例可调且均化效果好的均化混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包括进料管和混料管,进料管为直管且至少设置有两根,混料管内部设置有螺旋翅片,还包括气泵、均化室以及过滤装置,混料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与混料管的封闭端连接,且每根进料管均设置有调节阀门。气泵与均化室固定连接,气泵的吸气端与混料管的开口端连接,均化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均化室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出料阀门,气泵的出气端与均化室的进料口连接,过滤装置与排气口连接。所述进料管为螺旋管。所述螺旋翅片通过转轴设置在混料管内,转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上端的轴承与混料管的封闭端固定连接,下端的轴承通过连杆与混料管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混料管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轴的上端伸出混料管,且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调节阀门为粉末流量控制阀,出料阀门为刀型闸阀、V型球阀以及半球阀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较于螺旋扇叶式均化器,本技术缩短了均化时间,提升了均化效果,并且易于控制均化时的物料比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料管10;调节阀门11;混料管20;螺旋翅片21;气泵30;均化室40;进料口41;排气口42;出料口43;出料阀门44;过滤装置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包括进料管10和混料管20,进料管10为直管且至少设置有两根,混料管20内部设置有螺旋翅片21,螺旋翅片21通过转轴设置在混料管20内,转轴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上端的轴承与混料管20的封闭端固定连接,下端的轴承通过连杆与混料管20的开口端固定连接,还包括气泵30、均化室40以及过滤装置50,混料管20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10与混料管20的封闭端连接,且每根进料管10均设置有调节阀门11。气泵30与均化室40固定连接,气泵30的吸气端与混料管20的开口端连接,均化室4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1和排气口42,均化室4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43,出料口43设置有出料阀门44,气泵30的出气端与均化室40的进料口41连接,过滤装置50与排气口42连接,过滤装置50内部设置有多层过滤网。调节阀门11为粉末流量控制阀,出料阀门44为刀型闸阀、V型球阀以及半球阀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在使用时,先调节好进料管10上的调节阀门11,以控制均化时进入混料管20的物料比例,确认出料阀门44为闭合状态,启动气泵30,混料管20中呈现负压状态,混料管20中的螺旋翅片21旋转起来,在混料管20中的负压作用下,要均化的物料通过进料管10进入到混料管20,物料在通过螺旋翅片21时进行初步均化混合,物料通过气泵30后被吹入均化室40,气泵30吹出的气体从均化室40上端的排气口排出,气体中的物料被过滤装置50阻拦在均化室40内,高速吹入均化室40的物料会经过碰撞以充分均化混合,均化结束后,关闭气泵30,打开均化室40的出料阀门44,放出均化混合的水溶肥成品。本技术相较于螺旋扇叶式均化器,缩短了均化时间,提升了均化效果,并且易于控制均化时的物料比例。具体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混料管2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2,转轴的上端伸出混料管20,且转轴与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能提高螺旋翅片21的旋转速度,防止物料堵塞在混料管20中。具体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料管10为螺旋管,延长了进料管10,且物料在经过螺旋管时自身会进行震荡,并与管壁撞击摩擦,结块的物料会重新变得松散。具体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混料管20的上端设置有电机22,转轴的上端伸出混料管20,且转轴与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能提高螺旋翅片21的旋转速度,防止物料堵塞在混料管20中。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包括进料管(10)和混料管(20),进料管(10)为直管且至少设置有两根,混料管(20)内部设置有螺旋翅片(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30)、均化室(40)以及过滤装置(50),混料管(20)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10)与混料管(20)的封闭端连接,且每根进料管(10)均设置有调节阀门(11);气泵(30)与均化室(40)固定连接,气泵(30)的吸气端与混料管(20)的开口端连接,均化室(4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1)和排气口(42),均化室(4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43),出料口(43)设置有出料阀门(44),气泵(30)的出气端与均化室(40)的进料口(41)连接,过滤装置(50)与排气口(4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包括进料管(10)和混料管(20),进料管(10)为直管且至少设置有两根,混料管(20)内部设置有螺旋翅片(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30)、均化室(40)以及过滤装置(50),混料管(20)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进料管(10)与混料管(20)的封闭端连接,且每根进料管(10)均设置有调节阀门(11);气泵(30)与均化室(40)固定连接,气泵(30)的吸气端与混料管(20)的开口端连接,均化室(40)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1)和排气口(42),均化室(4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43),出料口(43)设置有出料阀门(44),气泵(30)的出气端与均化室(40)的进料口(41)连接,过滤装置(50)与排气口(4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溶肥生产的均化混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