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气罐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25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39
一种配备气罐的车辆,具体地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该车辆包括罐带(50)。利用罐带(50)将被布置成比前罐进一步向后的后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罐带(50)包括:下带(52),下带(52)固定到车辆本体并且从下侧支撑后罐;上带(51),上带(51)从上侧覆盖后罐(40);和联接部(60),联接部(60)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下带(52)和上带(51)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簧(62)。该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使得当前罐的冲击被施加到后罐的下侧时,由于弹簧(62)的变形,上带(51)的后端(51b)向上移动。

Tank car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n air tank, in particular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n air tank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gas tanks comprising a tank belt (50). The tank with (50) will be arranged before the tank further backwards after tank mounted to the vehicle body, with the pot (50) comprises a belt (52), with (52) fixed to the vehicle body and from the low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tank; with (51), with (51) from the upper cover after the tank (40);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60), (60)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vehicle will be equipped with a gas tank under the belt (52) and with (51) connected together and having a spring retractable (62). The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gas tank is configured to move the rear end (51B) of the upper belt (51) upward when the shock of the current tank is applied to the lower side of the rear tank, due to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pring (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备气罐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备气罐的车辆,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
技术介绍
配备有用于存储燃料气体诸如氢气的多个气罐的车辆诸如燃料电池车辆(配备气罐的车辆)是已知的。多个气罐的布局的实例包括其中以T形形状布置的多个气罐被安设在乘员车厢的地板下方的布局。例如,DE102009039079公开了一种配备有以T形形状布置的多个气罐的车辆。在DE102009039079中,在车辆前侧上的气罐(前罐)被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在另一方面,在车辆后侧上的气罐(后罐)被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沿着车辆左右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如果在行驶时车辆与前方物体碰撞,则车辆本体可能显著地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在带有以T形形状布置的气罐的车辆中,后罐可能从车辆前侧经受前罐的冲击。在此情形中,由于在前罐和后罐之间的小的接触面积,前罐可以向后罐施加大的冲击负荷。这可能导致后罐受到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碰撞的情形中减小前罐施加到后罐的冲击负荷的配备气罐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该配备气罐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第一气罐,第一气罐被布置成使得第一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第二气罐,第二气罐被布置成与第一气罐相比更加靠近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部,并且被布置成使得第二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左右方向;将第一气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的第一安装机构;和多个罐带,所述多个罐带缠绕在第二气罐上以将第二气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罐带包括:下带,下带固定到车辆本体并且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支撑第二气罐;上带,上带从重力方向上的上侧覆盖第二气罐;和联接部,联接部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下带和上带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性部件。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当来自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允许第一气罐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并且被构造成使得当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由于弹性部件的变形,上带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向上移动以增加联接部处在上带和下带之间的距离。根据以上方面,当由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碰撞导致来自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而且,当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第二气罐能够相对于罐带朝向车辆的后上侧,即,在第二气罐从第一气罐后退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减小由于与第一气罐碰撞而施加到第二气罐的冲击负荷。在以上方面,第一安装机构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大于预定负荷的负荷被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固定被释放,而第一气罐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保持受到支撑。根据以上方面,即使当第一气罐不被布置在低的高度处时,当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负荷由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碰撞而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仍然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因此,在低的高度处布置第一气罐是不必要的。相应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能够保持处于低的高度。在以上方面,上带的刚度可以低于下带的刚度。根据以上方面,上带能够易于变形。因此,第二气罐能够更加易于在第二气罐从第一气罐后退的方向上移动。在以上方面,联接部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上带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向上移动超过预定值时,下带和上带被从联接部的联接释放。根据以上方面,第二气罐被从罐带的约束释放,并且因此能够更加易于在第二气罐从第一气罐后退的方向上移动。而且,在驱动单元等相对于第二气罐被布置在后侧上的情形中,能够减小由驱动单元施加到第二气罐的冲击负荷。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减小施加到第二气罐的冲击负荷。在以上方面,配备气罐的车辆可以进一步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被布置成与第二气罐相比更加靠近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部。下带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可以朝向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突出,并且配备气罐的车辆可以被构造成当车辆本体变形从而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压溃时,允许下带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与框架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一部分重叠。根据以上方面,即使当第二气罐被从罐带的约束释放时,第二气罐仍然位于框架或者下带的后侧之上。因此,防止了第二气罐跌落到路面上。在以上方面,框架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第二气罐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短。相邻罐带之间的间隔可以比框架的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短。车辆本体的下表面可以弯曲从而避开第一气罐和第二气罐。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碰撞的情形中能够减小由前罐施加到后罐的冲击负荷的配备气罐的车辆。附图说明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平面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的下侧的细节的平面视图;图4是示出其中根据该实施例的后罐被安装到车辆本体的状态的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联接部的细节的视图;图6是示出其中根据该实施例的前罐被安装到车辆本体的状态的视图;图7A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前罐和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7B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前罐和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8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前罐和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9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10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11A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11B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时后罐的行为的视图;图12是示出其中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之后后罐周围的变化已经停歇的状态的视图;图13是示出其中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碰撞之后后罐周围的变化已经停歇的状态的视图;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一修改实例的前罐和后罐的布局的视图;并且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修改实例的前罐和后罐的布局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将在下面参考绘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视图。图1是如从横向侧(左侧)观察的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视图,并且图2是如从下侧观察的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下侧的细节的平面视图。根据该实施例的配备气罐的车辆1是配备有多个气罐的燃料电池车辆。配备气罐的车辆1通过利用由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驱动马达而旋转轮子。因此,配备气罐的车辆1能够行驶。在下文中,“前侧”意味着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前侧。“后侧”意味着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后侧。“前后方向”意味着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意味着配备气罐的车辆1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配备气罐的车辆1包括车辆本体2、前轮4、后轮6、将左和右后轮6彼此连接的后轴8、驱动单元10、前罐20(第一气罐)和后罐40(第二气罐)。前罐20和后罐40是用于在压缩状态中存储氢气的气罐(气缸)。前罐20和后罐40具有基本柱形外形。前罐20具有壳体21和设置在壳体21的端部处的阀组件22,壳体21具有基本柱形形状。类似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备气罐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第一气罐,所述第一气罐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第二气罐,所述第二气罐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气罐相比更靠近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部,并且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左右方向;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一气罐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被安装到所述车辆本体;和多个罐带,所述多个罐带缠绕在所述第二气罐上以将所述第二气罐安装到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罐带包括:下带,所述下带被固定到所述车辆本体并且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支撑所述第二气罐;上带,所述上带从所述重力方向上的上侧覆盖所述第二气罐;和联接部,所述联接部在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所述下带和所述上带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性部件,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当来自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所述第一气罐时,允许所述第一气罐与所述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并且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由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变形,所述上带的在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向上移动以增加所述联接部处所述上带和所述下带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8 JP 2016-0292041.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第一气罐,所述第一气罐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第二气罐,所述第二气罐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气罐相比更靠近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部,并且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二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左右方向;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一气罐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被安装到所述车辆本体;和多个罐带,所述多个罐带缠绕在所述第二气罐上以将所述第二气罐安装到所述车辆本体,所述罐带包括:下带,所述下带被固定到所述车辆本体并且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支撑所述第二气罐;上带,所述上带从所述重力方向上的上侧覆盖所述第二气罐;和联接部,所述联接部在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所述下带和所述上带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性部件,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当来自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所述第一气罐时,允许所述第一气罐与所述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并且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所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由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变形,所述上带的在所述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向上移动以增加所述联接部处所述上带和所述下带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备气罐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被构造成使得当比预定负荷大的负荷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康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