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伞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05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伞柄,包括第一金属杆、第二金属杆和连接杆,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均为圆筒状,第二金属杆套在第一金属杆内腔中,且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共轴,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之间设有间隙,第一金属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第二金属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连接杆均处于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之间的间隙内,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第二加强筋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Novel umbrell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umbrella handle, comprising a first metal rod, second metal rod and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metal rod and second metal rods are cylindrical, second metal rod sleeve in the first metal rod in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first metal rod and the metal rod second coaxial, a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metal rods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rod, a meta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rib wall second metal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econd ribs, first rib and second rib and the connecting rods are in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metal rod and the metal rod second, a first rib and second reinforcement the same number of bars, each of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s are two adjacent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rib, and the second to strengthen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bars and two corresponding adjacent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r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伞柄
本技术涉及雨伞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伞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雨伞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现在的雨伞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伞柄折断的现象发生,而且,特别是在伞柄倒在底面上时,硬物一压就会使伞柄被压扁或者压裂的现象发生,导致整个伞都报废了,从而浪费资源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新型伞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伞柄,包括第一金属杆、第二金属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二金属杆套在第一金属杆内腔中,且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共轴,所述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金属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杆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加强筋与第一金属杆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金属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与第二金属杆的长度相同,且第二加强筋与第二金属杆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连接杆均处于所述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第二加强筋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金属杆是一体成型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二金属杆是一体成型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筋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且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加强筋,另一端连接第一加强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伞柄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第一金属杆、第二金属杆和连接杆形成的伞柄结构,第一金属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第二金属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第二加强筋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伞柄收到外力按压时,压力会通过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连接杆传递到整个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上,使压力分散,从而不易使伞柄折断或者开裂,从而节约大量资源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伞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伞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一种新型伞柄,包括第一金属杆10、第二金属杆20和连接杆30,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二金属杆20套在第一金属杆10内腔中,且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共轴,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之间设有间隙a,所述第一金属杆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杆10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加强筋11与第一金属杆1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金属杆2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21,所述第二加强筋21的长度与第二金属杆20的长度相同,且第二加强筋21与第二金属杆2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21和连接杆30均处于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之间的间隙a内,所述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21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21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且第二加强筋21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30连接。所述加强筋11与所述第一金属杆10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二加强筋21与所述第二金属杆20是一体成型的,便于制造和生产。所述第二加强筋21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30,连接杆30之间相互平行,且连接杆30的一端连接第二加强筋21,另一端连接第一加强筋11,提高伞柄承受外界的压力。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第一金属杆、第二金属杆和连接杆形成的伞柄结构,第一金属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第二金属杆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第二加强筋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伞柄收到外力按压时,压力会通过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连接杆传递到整个第一金属杆和第二金属杆上,使压力分散,从而不易使伞柄折断或者开裂,从而节约大量资源和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伞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伞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杆(10)、第二金属杆(20)和连接杆(30),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二金属杆(20)套在第一金属杆(10)内腔中,且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共轴,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之间设有间隙(a),所述第一金属杆(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杆(10)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加强筋(11)与第一金属杆(1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金属杆(2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21),所述第二加强筋(21)的长度与第二金属杆(20)的长度相同,且第二加强筋(21)与第二金属杆(2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21)和连接杆(30)均处于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之间的间隙(a)内,所述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21)的数量相同,每个第二加强筋(21)均处于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且第二加强筋(21)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加强筋(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伞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杆(10)、第二金属杆(20)和连接杆(30),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二金属杆(20)套在第一金属杆(10)内腔中,且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共轴,所述第一金属杆(10)和第二金属杆(20)之间设有间隙(a),所述第一金属杆(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杆(10)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加强筋(11)与第一金属杆(1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金属杆(2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21),所述第二加强筋(21)的长度与第二金属杆(20)的长度相同,且第二加强筋(21)与第二金属杆(2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21)和连接杆(30)均处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幼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雅妮制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