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且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金属片和分布在金属片左、右两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在转动座上,金属片与安装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插头本体前端设置有放置金属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设置有两组,一组凹槽设置在第一转动座下方,另一组凹槽设置在第二转动座下方,所述插头本体中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座和第一转动座的齿杆,所述齿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齿杆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三孔插座和两孔卡座均可使用,且携带时金属片可折叠,减小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插头
本技术属于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插头。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Connector)与电气用品插销(Pin),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现有技术中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做,但是往往两孔插头只能与两孔插座配合使用,由于角度不同两孔插头无法插入三孔插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插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外侧设置有卡接组成的壳体,所述插头本体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分别安装在插头本体内部,且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金属片和分布在金属片左、右两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在转动座上,金属片与安装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插头本体前端设置有放置金属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设置有两组,一组凹槽设置在第一转动座下方,另一组凹槽设置在第二转动座下方,所述插头本体中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座和第一转动座的齿杆,所述齿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齿杆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转动座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动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插头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齿杆上方,第二挡块设置在齿杆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转动座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动座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齿杆上端设置有第一按压头,齿杆下端设置有第二按压头。优选的,所述第一按压头和第二按压头均为橡胶按压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旋转插头,通过齿杆的设计,齿杆上下移动能够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座转动,使两孔插头也能插入三孔插座中;通过挡块的设计,防止在按压齿杆的过程中,齿杆从插头本体内部滑落;通过凹槽的设计,在不使用时,可将金属片折叠防止在凹槽中,减小插头本体体积;通过橡胶按压头的设计,在按压齿杆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手指直接与齿杆接触,手指按压导致的酸痛。该旋转插头,结构设计合理,三孔插座和两孔卡座均可使用,且携带时金属片可折叠,减小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座转动后的主视图。图中:1插头本体、2第二转动座、3金属片、4安装座、5凹槽、6齿杆、7第一按压头、8第二按压头、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挡块、12第二挡块、13第一转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所述插头本体1外侧设置有卡接组成的壳体,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分别安装在插头本体1内部,且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金属片3和分布在金属片3左、右两侧的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底部固定在转动座上,金属片3与安装座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设置有放置金属片3的凹槽5,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有两组,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一转动座13下方,另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二转动座2下方。进一步,所述插头本体1中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座2和第一转动座13的齿杆6,所述齿杆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齿杆6啮合的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一转动座13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9与第一转动座1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齿轮10与第二转动座2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10与第二转动座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所述插头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挡块11和第二挡块12,所述第一挡块11设置在齿杆6上方,第二挡块12设置在齿杆6下方,所述齿杆6上端设置有第一按压头7,齿杆6下端设置有第二按压头8,且第一按压头7和第二按压头8均为橡胶按压头。具体的,该旋转插头,使用时,将金属片3从凹槽5中取出,使金属片3与插头本体1端面垂直,当与两孔插座配合使用时,直接插入即可,当需要与三孔插座配合使用时,通过按压第一按压头7,使齿杆6向下运动,齿杆6表面的齿数与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上的齿数相配合,使齿杆6向下运动,第二挡块12接触到插头本体1壳体时,两个金属片3之间的夹角达到60度,正好与三孔插座配合使用,当按压第二按压头8,齿杆6向上运动,第一挡块11与插头本体1壳体接触,两个金属片3平行设置,可与两孔插座配合使用。该旋转插头,结构设计合理,三孔插座和两孔卡座均可使用,且携带时金属片可折叠,减小体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外侧设置有卡接组成的壳体,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分别安装在插头本体(1)内部,且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金属片(3)和分布在金属片(3)左、右两侧的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底部固定在转动座上,金属片(3)与安装座(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设置有放置金属片(3)的凹槽(5),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有两组,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一转动座(13)下方,另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二转动座(2)下方,所述插头本体(1)中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座(2)和第一转动座(13)的齿杆(6),所述齿杆(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齿杆(6)啮合的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一转动座(1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0)与第二转动座(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外侧设置有卡接组成的壳体,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第一转动座(13)和第二转动座(2)分别安装在插头本体(1)内部,且转动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金属片(3)和分布在金属片(3)左、右两侧的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底部固定在转动座上,金属片(3)与安装座(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插头本体(1)前端设置有放置金属片(3)的凹槽(5),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有两组,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一转动座(13)下方,另一组凹槽(5)设置在第二转动座(2)下方,所述插头本体(1)中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动座(2)和第一转动座(13)的齿杆(6),所述齿杆(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齿杆(6)啮合的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佶箐,于学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