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676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8:41
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实施于通信网络中,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与至少一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通过该基带单元及根据该基带单元的一下行链路调度以传输多数个下行链路包;将各下行链路包安排及传输至多数个收发装置;通过该收发装置接收该下行链路包与传输多数个上行链路包;以及通过该基带单元及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该下行链路调度接收该上行链路包。

Method for wireless source scheduling

A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s scheduling, the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establishing a baseband unit (Baseband Unit, BBU) and at least one transceiver connected by the baseband unit; and according to a downlink scheduling the baseband unit to a plurality of down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the down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to a plurality of arrangements and transceiver; receiving the down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transceiver and a plurality of uplink packet; and through the baseband unit and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ing of the downlink baseband unit receiving the uplink p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包括信源调度的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在C-RAN(cloud-RAN)架构中,远程射频头(RadioRemoteHead,RRHs)与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池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使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CPRI)协定的前端(fronthaul)网络实施,该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协定包括以光纤为基础(fiber-based)的网络架构或是空中接口(airinterface),例如無線頻率(radiofrequency)。此协定以固定位元率传输数据,即数据速率与用户流量无关。也就是说,所需的公共无线接口协定的数据产出量并非以用户流量而是以小区组态(cellconfigurations)为基准,例如天线的数量或载波(carrier)的频宽。虽然此新颖的基于光纤的网络架构提供了网络营运商(NetworkOperators,MNOs)许多优点,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伫列(queuing)延迟。此外,抖动(jitter)也是由伫列延迟产生的非必须现象。抖动因高负载网络(high-loadednetworks)而指数地增加。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协定系以固定位元率传输数据且与用户流量无关。为了达成更有效率的数据传输,有关基带单元(BBU)及远程射频头(RRH)之间的功能划分(functionalsplit)的研究正在进行。一种有效率的运输前端串流(stream)的方式是重新利用现有的基于包(packet-based)的网络,例如乙太网络(Ethernet),及于许多前端串流间分享该等网络及其他服务。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与新的功能划分方案皆要求前端延迟为250μs以内。该前端延迟可能源自于以下项目:(1)传播延迟(propagationdelay)、(2)交换延迟(switchingdelay)、(3)传输延迟(transmissiondelay)以及(4)伫列延迟。该传播延迟可被视作一恒定延迟,亦可视为一自然现象,且每公里光纤持续地消耗约5μs。至于交换延迟,此处讨论两种交换器,包括:(a)存储和转发交换器(Store-And-Forwardswitch,SAFswitch)与(b)直通交换器(Cut-Throughswitch,CTswitch)。关于存储和转发交换器,延迟会有微秒的量级,例如3μs。至于直通交换器,该延迟会短于存储和转发交换器,实际上为毫微秒等级。该传输延迟是可确定性的。该传输延迟是因应该包的大小以及连线的速度而定。举例来说,一10Gbps的乙太网络链具有1500个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该乙太网络链于每个交换器会有1.2μs的延迟;于1Gbps的连线,预计将有12μs的延迟。至于伫列延迟则被视作非确定性的,由于其因应网络的负载量而定,例如60%的流量负载为60μs,因此成为欲克服的主要目标。抖动(jitter)源自于伫列延迟,且会因高网络负载而特别高。抖动可通过缓冲(buffering)补偿,然而,缓冲对整体延迟造成冲击,且该延迟不应为非确定性的。下一代前端介面(NextGenerationFronthaulInterface)以包含至少6个交换器为目标。然而,于远程射频头与基带单元池间可例示更多交换器。以下实施例为一用于20公里(远程射频头与基带单元池),6个直通交换器,1500个最大传输单元以及10Gbps的连线。100μs(20kmx5μs/km)+ns+6交换器x1.2μs/交换器+伫列+缓冲=107.2μs+伫列+缓冲若可获得一快速、现代且专属的网络,则可直接达成如此的延迟预算(delaybudget)。然而,若在网络中以存储和转发交换器取代直通交换器,且只能获得1Gbps的容量,此预算会缩减如下:100+6x12+伫列+缓冲=172μs+伫列+缓冲另,基于成本考量,如此般的连线应被许多前端分享,且可能被分享至其他服务,剩余的78μs对于伫列以及缓冲而言可能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一表示无伫列的各种网络组态的交换器与距离的图表。图2为一表示有伫列的各种网络组态的交换器与距离的图表。图3A至图3D为一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连结建立的测试包传输的示意图。图4为一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图3A至图3D的连结建立的流程图。图5为一表示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图6为一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图5的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本专利技术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例。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以下叙述组成与配置的特定例。当然,这些仅为例子而非限定于此。此外,本专利技术可能于各种实施例中重复参考文献数字及/或文字。此重复是为了简化及明确而非规定所讨论的各种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的关系。「耦接」的用词定义为相连的,无论其间的构成是直接或间接,且并非一定限制于物理性的连结。该连结可指物体永久地相连或是可分离地相连。当使用「包括」的用词时,意指「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尤其是指所描述的组合、群组、系列等的开放式的包含或关系。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实施于通信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与多数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通过该基带单元及根据该BBU的一下行链路调度传输多数个下行链路包;将各下行链路包安排及传输至多数个收发装置;接收该下行链路包与传输多数个上行链路包,该接收及该传输是通过该收发装置进行;以及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该下行链路调度,通过该基带单元接收该上行链路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立一基带单元与多数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的步骤包括: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调度,通过该基带单元传输多数个测试包至各该收发装置,其中,一传送各该测试包即注释一第一时刻标记;通过各该收发装置注释一第二时刻标记,该第二时刻标记为该测试包的接收时刻且将该第二时刻标记封装于一传输至该基带单元的包中;通过该基带单元及因应该第一时刻标记与该第二时刻标记的时间差异产生一延迟参数;通过该基带单元传输一包括该延迟参数的包至各该收发装置;以及通过该收发装置传输一包括确认的包至该基带单元。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带单元的该下行链路调度的该包的传输顺序被分配于连续的下行链路时隙(timeslot)中。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收发装置计算一包接收间隔,该包接收间隔是一下行链路包的接收时刻及一连续的下行链路包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异。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收发装置包括一远程射频头(RadioRemoteHead,RRH)。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揭露一种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实施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带单元,被配置于建立该基带单元与多数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后,根据该基带单元的一下行链路调度产生多数个下行链路包;以及一包安排模组,耦接于该基带单元与该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实施于通信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与至少一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通过该基带单元及根据该BBU的一下行链路调度传输多数个下行链路包;将各下行链路包安排及传输至多数个收发装置;接收该下行链路包与传输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包,该接收及该传输是通过该收发装置进行;以及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该下行链路调度,通过该基带单元接收该上行链路包。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2 US 62/2949571.一种用于无线信源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实施于通信网络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与至少一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通过该基带单元及根据该BBU的一下行链路调度传输多数个下行链路包;将各下行链路包安排及传输至多数个收发装置;接收该下行链路包与传输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包,该接收及该传输是通过该收发装置进行;以及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该下行链路调度,通过该基带单元接收该上行链路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立一基带单元与多数个收发装置之间的连结的步骤包括:根据该基带单元的调度,通过该基带单元传输至少一个测试包至各该收发装置,其中,一传送各该测试包即注释一第一时刻标记;通过各该收发装置注释一第二时刻标记,该第二时刻标记为该测试包的接收时刻且将该第二时刻标记封装于一传输至该基带单元的包中;通过该基带单元及因应该第一时刻标记与该第二时刻标记的时间差异产生一延迟参数;通过该基带单元传输一包括该延迟参数的包至各该收发装置;以及通过该收发装置传输一包括确认的包至该基带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莉珊卓·奇哥
申请(专利权)人: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