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75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蜂鸣器组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包括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和蜂鸣器定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限位凹槽和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蜂鸣器定位套、限位凸起,组装效率高且韧性强、寿命长,组装后能对内部的电路结构进行安全的保护,长期使用后整体壳体无变形、断裂和错位的现象,进而保证蜂鸣器能进行及时、精准的预警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
本技术属于蜂鸣器组装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适用于对组装后的蜂鸣器进行安全的保护且组装便捷、密封性优。
技术介绍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一、电压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二、电磁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蜂鸣器驱动电路,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以致于单片机的I/O口是无法直接驱动的(但AVR可以驱动小功率蜂鸣器),所以要利用放大电路来驱动,一般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蜂鸣器驱动电路一般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个三极管、一个蜂鸣器、一个续流二极管和一个电源滤波电容,1、蜂鸣器,发声元件,在其两端施加直流电压(有源蜂鸣器)或者方波(无源蜂鸣器)就可以发声,其主要参数是外形尺寸、发声方向、工作电压、工作频率、工作电流、驱动方式(直流/方波)等,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2、续流二极管,蜂鸣器本质上是一个感性元件,其电流不能瞬变,因此必须有一个续流二极管提供续流,否则,在蜂鸣器两端会产生几十伏的尖峰电压,可能损坏驱动三极管,并干扰整个电路系统的其它部分;3、滤波电容,滤波电容C1的作用是滤波,滤除蜂鸣器电流对其它部分的影响,也可改善电源的交流阻抗,如果可能,最好是再并联一个220uF的电解电容;4、三极管,三极管Q1起开关作用,其基极的高电平使三极管饱和导通,使蜂鸣器发声,而基极低电平则使三极管关闭,蜂鸣器停止发声。通过上述可知,蜂鸣器其为小型的电路结构,需要对内部装配的电子部件进行密封、安全的保护,所以对蜂鸣器的组装外壳要求较高,需要具有较强的韧性、寿命长且要便于进行精准的装配,同时装配后需保证整体的结构的稳定即无移位或壳盖与壳底脱落的现象。但是,现有传统结构设计生产的用于蜂鸣器装配的正方形外壳,其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同时其韧性差,长期使用后易出现变形、断裂的现象,且组装后不合理的设计导致内部出现位移的现象(壳盖、壳底),对内部电路结构造成损伤,无法做出及时、精准的预警等等,已不能满足现有蜂鸣器的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和限位凹槽和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蜂鸣器定位套和限位凸起,二者相配合进行组装,组装效率高且韧性强、寿命长,同时组装后能对内部的电路结构进行安全的保护,长期使用后整体壳体无变形、断裂和错位的现象,进而保证蜂鸣器能进行及时、精准的预警作业。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包括正方形壳盖,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上的第一半圆形凸起,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上的且位于第一半圆形凸起内圈的第二半圆形凸起,及设置在第一半圆形凸起上的散热孔,及均匀设置在第二半圆形凸起上的若干个预警音扩散口,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壳盖内部面上两组第一定位柱,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柱内的第一定位孔,及与正方形壳盖相配合使用的正方形底座,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上且与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上的蜂鸣器定位套;所述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和蜂鸣器定位套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壳盖内部面上一组限位凹槽,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上且与限位凹槽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凸起,其中,限位凸起的尺寸小于限位凹槽;所述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和限位凹槽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蜂鸣器定位套和限位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正方形壳盖、正方形底座上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其中,正方形壳盖、正方形底座的四边均设置为凹形结构且四角设置有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定位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壳盖、第一半圆形凸起、第二半圆形凸起、散热孔、预警音扩散口、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和限位凹槽和一体成型的正方形底座、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孔、蜂鸣器定位套和限位凸起,二者相配合进行组装,组装效率高且韧性强、寿命长,同时组装后能对内部的电路结构进行安全的保护,长期使用后整体壳体无变形、断裂和错位的现象,进而保证蜂鸣器能进行及时、精准的预警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的正方形壳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圆形外壳的正方形壳盖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的正方形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的正方形壳盖、正方形底座、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正方形壳盖、2-第一半圆形凸起、3-第二半圆形凸起、4-散热孔、5-预警音扩散口、6-第一定位柱、7-第一定位孔、8-正方形底座、9-第二定位柱、10-第二定位孔、11-蜂鸣器定位套、12-限位凹槽、13-限位凸起、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包括正方形壳盖1,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第一半圆形凸起2,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且位于第一半圆形凸起2内圈的第二半圆形凸起3(第一半圆形凸起2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形凸起3),及设置在第一半圆形凸起2上的散热孔4,及均匀设置在第二半圆形凸起3上的若干个预警音扩散口5,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内部面上两组第一定位柱6,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柱6内的第一定位孔7,及与正方形壳盖1相配合使用的正方形底座8,及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

【技术保护点】
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方形壳盖(1),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第一半圆形凸起(2),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且位于第一半圆形凸起(2)内圈的第二半圆形凸起(3),及设置在第一半圆形凸起(2)上的散热孔(4),及均匀设置在第二半圆形凸起(3)上的若干个预警音扩散口(5),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内部面上两组第一定位柱(6),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柱(6)内的第一定位孔(7),及与正方形壳盖(1)相配合使用的正方形底座(8),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8)上且与第一定位柱(6)、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柱(9)、第二定位孔(10),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8)上的蜂鸣器定位套(11);所述正方形壳盖(1)、第一半圆形凸起(2)、第二半圆形凸起(3)、散热孔(4)、预警音扩散口(5)、第一定位柱(6)和第一定位孔(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正方形底座(8)、第二定位柱(9)、第二定位孔(10)和蜂鸣器定位套(11)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蜂鸣器组装的正方形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方形壳盖(1),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第一半圆形凸起(2),及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上的且位于第一半圆形凸起(2)内圈的第二半圆形凸起(3),及设置在第一半圆形凸起(2)上的散热孔(4),及均匀设置在第二半圆形凸起(3)上的若干个预警音扩散口(5),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壳盖(1)内部面上两组第一定位柱(6),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柱(6)内的第一定位孔(7),及与正方形壳盖(1)相配合使用的正方形底座(8),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8)上且与第一定位柱(6)、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柱(9)、第二定位孔(10),及设置在正方形底座(8)上的蜂鸣器定位套(11);所述正方形壳盖(1)、第一半圆形凸起(2)、第二半圆形凸起(3)、散热孔(4)、预警音扩散口(5)、第一定位柱(6)和第一定位孔(7)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正方形底座(8)、第二定位柱(9)、第二定位孔(10)和蜂鸣器定位套(11)为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天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