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656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铅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和边框内由筋条交织形成的呈网状结构的主体部分,所述筋条由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形成,所述边框由铅合金铸造形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制成纱线;(2)利用纱线织成网状结构,裁剪获得板栅的主体部分;(3)利用铸造制得边框,铸造过程中将所述主体部分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并且边缘伸入模腔内,使主体部分与边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铅蓄电池板栅耐腐蚀、重量轻、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制成的铅蓄电池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容量和循环寿命均没有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高,符合当前铅蓄电池向着高功率、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

Lead accumulator gri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ead accumulator gri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lead battery grid, including the frame and the frame by interlacing the main reinforcement mesh structure was formed, the ribs made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 wire and wire forming, the frame is made of lead alloy casting forming.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arbon fiber and composite wire, made of yarn; (2) woven mesh structure with yarn cutting was the main part of the grid; (3) prepared by casting frame, casting process between the main body portio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and the edge into the mold cavity, the main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lead battery grid corrosion resistance, light weight,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lead battery mad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apacity and cycle life are not reduced, even increased,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lead battery towards high power,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且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近些年,电动车凭其较好的代步性能、较低的存放场地要求和出色的价格优势在我国迅猛发展,得益于此,蓄电池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铅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在蓄电池生产加工过程中,板栅作为铅膏的载体和导体,铅膏只有填涂在板栅上经过固化干燥后才能成为极板,而极板却是铅蓄电池的核心,板栅犹如骨架,对整个极板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都有直接的影响。铅蓄电池板栅对极板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均匀分布到活性物质中,而且对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和输流的作用,因此铅蓄电池板栅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性因素。铅蓄电池板栅的生产方式有很多种,目前主要是采用铅钙合金和铅钙锡铝银稀土合金制备,但是铅钙合金强度差,铸造困难,尤其是阳极氧化过程中生长的高阻抗钝化膜极大地影响着电池的深充放电循环能力,使板栅的应用带来了困难。而铅钙锡铝银稀土合金在凝固时易热裂,合金的流动性差。因此板栅设计要综合考虑铅蓄电池的用途、铸造水平、模具制造能力、筋条结构及筋条间距的要求及影响。由于铅具有密度大的劣势,则铅蓄电池在功率密度和比能量方面相对较低,而采用铅材料制备的非活性部件的板栅,使得铅蓄电池的比能量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铅钙合金和铅钙锡铝银稀土合金制成的板栅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比能量高和耐腐蚀性好的铅蓄电池板栅。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和边框内由筋条交织形成的呈网状结构的主体部分,所述筋条由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形成,所述边框由铅合金铸造形成。所述筋条以碳纤维丝作为芯线,铅丝作为外包线,铅丝螺旋缠绕在碳纤维丝上。将铅丝作为外包线,铅丝将碳纤维包覆在里面,因此铅丝覆盖在板栅的外表面,在制作铅蓄电池的极板时板栅外表面的铅丝和铅膏有很好的结合力。所述筋条由铅丝和碳纤维丝双向缠绕形成。所述筋条的直径为0.92-1.25mm。所述边框的厚度为1.35~2.30mm。所述筋条的分布密度为:横向筋条20~30根/10cm,纵向筋条18~23根/10cm。所述铅蓄电池板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制成纱线;(2)利用纱线织成网状结构,裁剪获得板栅的主体部分;(3)利用铸造制得边框,铸造过程中将所述主体部分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并且边缘伸入模腔内,使主体部分与边框固定连接。步骤(2)中纱线以平纹、斜纹或缎纹方式组织。本专利技术铅蓄电池板栅利用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制成纱线然后织成网状结构后与边框同时铸造固定连接,充分利用了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比能量高和耐腐蚀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铅蓄电池板栅具有耐腐蚀、重量轻、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可以做的更薄,厚度更均匀,制成的铅蓄电池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容量和循环寿命均没有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高,符合当前铅蓄电池向着高功率、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碳纤维/铅丝包缠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平纹结构板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斜纹结构板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中缎纹结构板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直径为0.6mm的碳纤维丝(购自日本东丽公司)和一种直径为0.5mm的铅丝(购自大唐铅丝),其碳纤维丝作为芯纱,铅丝作为外包纱,在YH08A花色捻线机上制作碳纤维/铅丝包缠纱,这种纱线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细度直径为0.92mm。利用上述纱线(碳纤维/铅丝包缠纱)织成网状结构,并裁剪成板栅的主体部分,即边框内筋条部分,方法如下:选用平纹组织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平纹的经纱和纬纱的层数确定平纹结构经纱和纬纱的交织规律,画出碳纤维/铅丝铅蓄电池新型结构板栅平纹结构预制件织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然后根据平纹织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画出平纹机织物的组织图和上机图。最后选用SL8900Evergreen全自动小样织机,其织机的钢筘筘号选择20,采用上述碳纤维/铅丝包缠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以1入穿法进行穿经、穿筘工序,随后在SL8900Evergreen全自动小样织机设置平纹组织结构的上机图,进行碳纤维/铅丝铅蓄电池新型结构板栅平纹预制件织造,其最后制得的板栅主体部分预制件经向密度为20根/10cm,纬向密度为18根/10cm。将织造成的板栅主体部分预制件裁剪成136mm×64mm(经向裁剪作为板栅的横向筋条,纬向裁剪作为板栅的纵向筋条),然后利用铸造制得边框,边框采用铅钙锡铝银稀土合金,铸造过程中将主体部分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并且边缘伸入模腔内,使主体部分与边框固定连接,制成板栅,板栅结构如图2所示,板栅主体部分的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由碳纤维/铅丝包缠纱编织成平纹结构。正极板栅尺寸为138mm×66mm,外部边框厚度是2.3mm,主体部分的筋条厚度为0.92mm,板栅重量为21.25g。负极板栅的尺寸为138mm×66mm,外部边框厚度是1.35mm,主体部分的筋条厚度为0.92mm,板栅重量为18.36g。实施例2一种直径为0.8mm的碳纤维丝(购自日本东丽公司)和一种直径为0.6mm的铅丝(购自大唐铅丝),其碳纤维丝作为芯纱,铅丝作为外包纱,在YH08A花色捻线机上制作碳纤维/铅丝包缠纱,这种纱线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细度直径为1.1mm。利用上述纱线(碳纤维/铅丝包缠纱)织成网状结构,并裁剪成板栅的主体部分,即边框内筋条部分,方法如下:选用斜纹组织结构设计,首先根据斜纹的经纱和纬纱的层数确定斜纹结构经纱和纬纱的交织规律,画出碳纤维/铅丝铅蓄电池新型结构板栅斜纹结构预制件织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然后根据斜纹织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画出斜纹机织物的组织图和上机图。最后选用SL8900Evergreen全自动小样织机,其织机的钢筘筘号选择25,采用上述碳纤维/铅丝包缠纱作为经纱和纬纱以1入穿法进行穿经、穿筘工序,随后在SL8900Evergreen全自动小样织机设置斜纹组织结构的上机图,进行碳纤维/铅丝铅蓄电池新型结构板栅斜纹预制件织造,其最后制得的板栅主体部分预制件经向密度为25根/10cm,纬向密度为20根/10cm。将织造成的板栅主体部分预制件裁剪成136mm×64mm(经向裁剪作为板栅的横向筋条,纬向裁剪作为板栅的纵向筋条),然后利用铸造制得边框,边框采用铅钙锡铝银稀土合金,铸造过程中将主体部分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并且边缘伸入模腔内,使主体部分与边框固定连接,制成板栅,板栅结构如图3所示,板栅主体部分的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由碳纤维/铅丝包缠纱编织成斜纹结构。正极板栅尺寸为138mm×66mm,外部边框厚度是2.3mm,其中中间筋条厚度为1.1mm,板栅重量为23.42g。负极板栅的尺寸为138mm×66mm,外部边框厚度是1.35mm,其中中间筋条厚度为1.1mm,板栅重量为19.85g。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和边框内由筋条交织形成的呈网状结构的主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由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形成,所述边框由铅合金铸造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和边框内由筋条交织形成的呈网状结构的主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由碳纤维丝和铅丝复合形成,所述边框由铅合金铸造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以碳纤维丝作为芯线,铅丝作为外包线,铅丝螺旋缠绕在碳纤维丝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由铅丝和碳纤维丝双向缠绕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的直径为0.92-1.2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厚度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春凤郭志刚陈飞张峰博陈跃武马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