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继军专利>正文

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9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设有瓦体,该瓦体由陶瓷制成,瓦体呈径向圆弧形,轴向呈直线形或圆弧形;瓦体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设有供上下瓦体间紧密对接的凹凸边,在瓦体上设有透孔和固定金属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体的透孔为一个或数个,所述瓦体外表面的固定孔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穿过固定孔的金属丝的直径相吻合,金属丝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固定火金属件还可以为金属片或金属片加金属丝,该固定金属片通过固定在透孔中的铆钉或螺丝钉固定在瓦体上,该铆钉或螺丝钉的外表面光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厂四管的防磨防腐防火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了结构,防磨防腐耐火效果更好,安装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
本技术属于一种工业锅炉附件,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发电锅炉四管上的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该保护瓦使四管提高防磨防腐耐火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发电厂普遍使用的锅炉设有四管,即水冷壁管、省煤器管、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锅炉运行中,在一次、二次风的作用下,烟气伴随着固体颗粒冲向炉顶后,固体颗粒会沿管壁不断向下回流,在回流过程中,固体颗粒与管壁产生高速热摩擦,使管壁产生磨损,降低四管的使用寿命。专利号为200720062207.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陶瓷防磨瓦,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比采用耐磨金属合金瓦和表面喷涂耐磨合金保护层的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专利号为200820128389.9的中国专利防磨瓦中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改进。但是上述专利技术和目前使用的该种产品,仍有一些不足:其瓦体固定件的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现松开和脱焊现象,导致防磨瓦的脱落;瓦体表面烧制一层釉会增加成本,而且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容易发生防磨瓦的径向偏移,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等。因此,需要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该产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该保护瓦进一步结完善了结构,实现了防磨防腐耐火效果更好,安装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设有瓦体,该瓦体由耐磨防腐耐火陶瓷制成,瓦体呈径向圆弧形,轴向呈直线形或圆弧形;瓦体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设有供上下瓦体间紧密对接的相互吻合的凹凸边,在瓦体上设有透孔和金属固定件,该透孔和金属固定件用于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体的透孔为一个或数个,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金属丝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所述瓦体外表面的固定孔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穿过固定孔的金属丝的直径相吻合,金属丝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本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所述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或者是金属片两端加金属丝,该金属片通过固定在透孔中的铆钉或螺丝钉固定在瓦体上,该铆钉或螺丝钉的外表面光滑,该金属片或金属片加金属丝能方便地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而且固定牢固不易脱落。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上设有一个或数个相互卡接的凸块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该相互卡接的凸体和凹槽将上下相邻瓦体牢固连接,防止了瓦体相互之间的径向扭动错位。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上,设置的一个或数个相互卡接的凸块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的结构是:在一端的内凹边上设置凸块,在另一端内凸边上设置凹槽。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上,设置的一个或数个相互卡接的凸块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的结构是:在瓦体一端的内凹边上设置凸块,同一端的外凸边上设置凹槽,在瓦体的另一端的内凸边上设置凹槽,同一端的外凹边上设置凸块,凹凸结合的卡口能防止瓦体径向扭转错位,也能防止瓦体的向外倾斜。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上,设置的一个或数个相互卡接的凸块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的结构是:在瓦体一端的凹边和凸边上均设置凸块,在瓦体的另一端凸边和凹边上均设置凹槽。所述瓦体的轴向左右两侧边设有从上到下的斜面,该斜面使瓦体边沿由里向外逐渐变薄,该斜面的宽度为0.2-10mm,上下长度与瓦体等长;该斜面减少了瓦体的重量而不影响瓦体的各项性能。所述瓦体的厚度,从中间向左右两侧边,径向逐渐减薄,瓦体中间厚度为3mm-10mm,边沿厚度为2mm-9mm;该由中间到径向边沿的厚度变化非常有效地减轻了瓦体的重量,而由于瓦体由中间到径向侧边的受冲击力,受热强度本来是逐渐变弱的,所以这种瓦体厚度的变化并不影响瓦体性能,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安装的成本和难度。本技术的优点:1、使用时安装固定瓦体更方便,更牢固,安装孔与瓦体表面平滑,性能更好。2、使用时相邻瓦体的卡接更加牢固,有效避免了瓦体间的径向扭动错位。3、瓦体重量减轻,减少了生产、运输、安装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效益。附图说明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5、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8是图7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9是实施例3的瓦体卡接缝的形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参见附图1、3,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设有瓦体1,该瓦体由耐磨防腐耐火陶瓷制成,瓦体呈径向圆弧形,轴向呈直线形或圆弧形;瓦体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设有供上下瓦体间紧密对接的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在瓦体上设有透孔和耐火金属固定件,该透孔和耐火金属件用于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体的透孔8为一个,所述耐火金属固定件为耐火金属片,该耐火金属片通过固定在透孔中的铆钉或螺丝钉固定在瓦体上,该铆钉或螺丝钉的外端表面光滑,该金属片能方便地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上设有一个相互卡接的凸块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该相互卡接的凸体和凹槽将上下相邻瓦体牢固连接,防止了瓦体相互之间的径向扭动错位。本实施例中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的结构是:在一端的内凹边上设置凸块4,在另一端内凸边上设置凹槽3。实施例2:参见图5、7,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本实施例中,所述瓦体的透孔9为一个,所述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和金属丝,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的结构是:在瓦体一端的内凹边上设置凸块6,同一端的外凸边上设置凹槽,在瓦体的另一端的内凸边上设置凹槽7,同一端的外凹边上设置凸块。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参见图5、7、9,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本实施例中,瓦体外表面设有二个透孔12,固定孔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穿过固定孔的金属丝13的直径相吻合,金属丝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相互卡接的凸块和凹槽的结构是:在瓦体一端的凹边和凸边上均设置凸块10,在瓦体的另一端凸边和凹边上均设置凹槽11。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设有瓦体(1),该瓦体由耐磨防腐耐火陶瓷制成,瓦体呈径向圆弧形,轴向呈直线形或圆弧形;瓦体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设有供上下瓦体间紧密对接的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在瓦体上设有透孔和金属固定件,该透孔和金属固定件用于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体的透孔(8、9)为一个或数个,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金属丝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所述瓦体外表面的固定孔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穿过固定孔的金属丝的直径相吻合,金属丝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防磨防腐耐火保护瓦,设有瓦体(1),该瓦体由耐磨防腐耐火陶瓷制成,瓦体呈径向圆弧形,轴向呈直线形或圆弧形;瓦体的上下两端头,分别设有供上下瓦体间紧密对接的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在瓦体上设有透孔和金属固定件,该透孔和金属固定件用于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体的透孔(8、9)为一个或数个,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金属丝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所述瓦体外表面的固定孔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与穿过固定孔的金属丝的直径相吻合,金属丝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瓦,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固定件为金属片或者是金属片两端加金属丝,该金属片通过固定在透孔中的铆钉或螺丝钉固定在瓦体上,该铆钉或螺丝钉的外表面光滑,该金属片或金属片加金属丝能方便地将瓦体固定在使用的管道外壁上,而且固定牢固不易脱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瓦,其特征是: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上设有一个或数个相互卡接的凸块(4)和与凸块吻合的凹槽(3),该相互卡接的凸体和凹槽将上下相邻瓦体牢固连接,防止了瓦体相互之间的径向扭动错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瓦,其特征是:所述瓦体上下两端用于上下瓦体紧密对接相互吻合的凹凸边(2)上,设置的一个或数个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继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