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20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30
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涉及一种可旋转悬浮式抱杆。目前,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用悬浮抱杆,其转动不灵活,吊钢丝绳易跳槽、易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起吊滑车组件、外拉线组件、内拉线组件,起吊滑车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滑车组、主套管,外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上端,内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下端,每个滑车组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侧向滑脱的滑车侧板、滑车侧板上位于滑车组的外上方设有防止钢丝绳跳出滑车槽的防跳槽装置,滑车侧板上位于滑车组的外下方设有防磨装置。本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钢丝绳的跳槽现象,减少了钢丝绳与接触部位的磨擦磨损,提升了悬浮抱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尤其是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大多数采用悬浮抱杆吊装塔材,而悬浮式抱杆皆需配置一种用于布置起吊滑车组、外拉线、内拉线的抱杆头部。之前的抱杆头部存在以下问题:头部转动不灵活;容易出现起吊钢丝绳跳槽而引起钢丝绳损伤的安全风险;在滑车组存在侧向偏角时,起吊钢丝绳容易与就近的钢结构件相磨而造成钢丝绳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以解决悬浮式抱杆头部转动不灵活、起吊钢丝绳跳槽及磨损为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包括起吊滑车组件、设于起吊滑车组件上端的外拉线组件、设于起吊滑车组件下端的内拉线组件,所述的起吊滑车组件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滑车组、设于对称中心的竖向的主套管,所述的外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上端,所述的内拉线组件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的下端,每个所述的滑车组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侧向滑脱的滑车侧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包括起吊滑车组件(2)、设于起吊滑车组件(2)上端的外拉线组件(1)、设于起吊滑车组件(2)下端的内拉线组件(3),所述的起吊滑车组件(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滑车组(205)、设于对称中心的竖向的主套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拉线组件(1)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201)的上端,所述的内拉线组件(3)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201)的下端,每个所述的滑车组(205)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侧向滑脱的滑车侧板(202)、所述的滑车侧板(202)上位于滑车组(205)的外上方设有防止钢丝绳跳出滑车槽的防跳槽装置,所述的滑车侧板(202)上位于滑车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包括起吊滑车组件(2)、设于起吊滑车组件(2)上端的外拉线组件(1)、设于起吊滑车组件(2)下端的内拉线组件(3),所述的起吊滑车组件(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滑车组(205)、设于对称中心的竖向的主套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拉线组件(1)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201)的上端,所述的内拉线组件(3)可旋转的连接于主套管(201)的下端,每个所述的滑车组(205)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侧向滑脱的滑车侧板(202)、所述的滑车侧板(202)上位于滑车组(205)的外上方设有防止钢丝绳跳出滑车槽的防跳槽装置,所述的滑车侧板(202)上位于滑车组(205)的外下方设有用于防止钢丝绳与两侧的滑车侧板(202)直接接触摩擦的防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套管(201)通过其中轴线上设置的上轴承组件(4)和下轴承组件(5)分别与外拉线组件(1)和内拉线组件(3)可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承组件(4)包括设于主套管(201)上端的上轴(405)、与上轴(405)轴接的上轴承(403)和下轴承(401),所述的上轴(405)的下端连接于主套管(201)的上端,上轴(405)的主体位于主套管(201)上方,所述的下轴承(401)为轴接于上轴(405)中下部的圆锥滚子轴承,上轴承(403)为轴接于上轴(405)中上部的球轴承,所述的下轴承(401)设于外拉线组件(1)中心下部的下轴承座(402)中,所述的上轴承(403)设于下轴承(401)上面的上轴承座(404)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跳槽和防磨的可旋转悬浮式抱杆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承组件(5)包括设于主套管(201)中下部中心的下轴(501)、设于主套管(20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光文吴尧成黄超胜叶建云段福平金鹤翔周立宏张敏健邵辉王朝鑫王建国斯迪忠丁鹏杰吴秀民蔡恩伟方孔承朱永祥胡逢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