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86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包括立杆内套筒、立杆外套筒以及垫板,所述立杆内套筒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立杆的内径,所述立杆外套筒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立杆的外径,所述立杆内套筒和所述立杆外套筒均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内套筒位于所述立杆外套筒内,两者轴线相重合,所述垫板下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立杆插入内外套筒之间的空隙内,与内外套筒连接的垫板夹持住稳固物体并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立杆以及脚手架的稳定性;结构简洁,操作简便,并且适用于多种施工场景,可以循环使用,能够提升脚手架是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
技术介绍
在现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操作面高度一般较高,因此需要搭设脚手架辅助施工,脚手架搭设的稳固性对工人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脚手架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脚手架立杆(即钢管)的底座可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但现在工地使用的脚手架立杆底座只有一块钢板放置在木方上,木方和钢板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连接固定,这样不能保证脚手架立杆的稳固性和脚手架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将立杆插入内外套筒之间的空隙内,与内外套筒连接的垫板夹持住稳固物体并固定,从而可以提高立杆以及脚手架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包括立杆内套筒、立杆外套筒以及垫板,所述立杆内套筒的外径小于所述立杆的内径,所述立杆外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立杆的外径,所述立杆内套筒和所述立杆外套筒均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内套筒位于所述立杆外套筒内,两者轴线相重合,所述垫板下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安装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立杆内套筒位于立杆外套筒内,且两者轴线相重合,因而内外套筒之间形成了环状空隙,将立杆插入上述环状空隙中,外径略小于立杆内径的立杆内套筒的外壁紧贴立杆的内壁,内径略大于立杆外径的立杆外套筒的内壁紧贴立杆的外壁,从而内外套筒将立杆紧紧地夹住;与内外套筒固定连接的垫板具有夹持部,使用夹持部夹住地面上的稳固物体,然后利用安装孔使用螺栓或者其他装置将垫板与稳固物体牢固安装在一起,这样脚手架立杆被稳稳地固定到该脚手架立杆底座上,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同时又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从而使得脚手架立杆被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固性。该脚手架立杆底座结构简洁,操作简便,能够提高脚手架是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可以很方便的脱离立杆以及地面的稳固物体,因而变换使用地点或使用场景十分便利,可以循环使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板为倒“U”形,所述倒“U”型垫板的两侧面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倒“U”型垫板的两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垫板的顶部用于固定内外套筒,两侧面作为夹持部,由于两侧面对称,因而可以与被夹持物体形成更多的接触区,形成良好的夹持作用;垫板可以使用钢板,这样当较宽的被夹持物体放入两侧面之间时,两侧面的形变恢复作用可以增加垫板对被夹持物体的夹持作用;另外倒“U”形垫板便于生产,根据所夹持物体的不同可以调整所生产垫板两侧面的宽度以及长度,适合多种使用场景,同时以侧面作为夹持部可以设置更多的安装孔,进而提高垫板与所夹持物体的安装稳固性,尤其是对于较窄的被夹持物体。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板顶面为水平端面,增大垫板与内外套筒的连接面积,提高垫板与内外套筒的连接稳固性。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外套筒上开设有螺纹孔,立杆放入内外套筒之间的空隙后,将螺栓插入螺纹孔中并顶紧立杆,进一步提高内外套筒,也即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对立杆的固定作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内套筒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立杆外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这样对于具有外螺纹或内螺纹的立杆,均可以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插入内外套筒的空隙中,进一步提高内外套筒,也即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对立杆的固定作用,同时还可以在立杆上专门开设螺纹来达到所述效果。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外套筒的高度小于所述立杆内套筒的高度,立杆先套到内套筒上再直接插入或螺纹旋转推进入内外套筒之间的空隙中,便于操作。综上,本技术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结构简洁,操作简便,并且适用于多种施工场景,可以循环使用,能够提升脚手架是稳固性和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包括立杆内套筒1、立杆外套筒2以及倒“U”形垫板4,即垫板4为向下开口的“U”形;立杆内套筒1的外径略小于立杆3的内径,立杆外套筒2的内径略大于立杆3的外径,立杆外套筒2的高度小于立杆内套筒1的高度;垫板4的顶面为水平端面,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均固定连接到垫板4的顶面上,例如将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均焊接到垫板4的顶面上;立杆内套筒1位于立杆外套筒2内,两者轴线相重合,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之间形成环状空隙;垫板4的两侧面作为夹持部,且两侧面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将立杆3(即钢管)先套到内套筒1上进而插入上述环状空隙中,立杆内套筒1的外壁紧贴立杆3的内壁,立杆外套筒2的内壁紧贴立杆3的外壁,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将立杆3紧紧地夹住;通过垫板4的两侧面夹持住地面上的稳固物体5,例如被固定住的木方上,然后将螺栓6沿螺纹安装孔推进顶紧垫板4所夹持住的稳固物体5,这样脚手架立杆3被稳稳地固定到该脚手架立杆底座上,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同时又稳稳地固定在地面上,从而使得脚手架立杆3被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固性。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可以循环使用,将立杆3从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之间拔出并松开顶紧垫板4所夹持物体5的螺栓6,然后可以变换该脚手架立杆底座的使用地点或使用场景。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立杆外套筒2上开设有螺纹孔,立杆3放入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之间的空隙后,将螺栓7插入螺纹孔中并顶紧立杆3,进一步提高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也即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对立杆3的固定作用。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立杆内套筒1的外壁上和立杆外套筒2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这样对于具有外螺纹或内螺纹的立杆3,均可以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插入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的空隙中,进一步提高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也即该脚手架立杆底座对立杆3的固定作用,同时还可以在立杆3上专门开设螺纹来达到效果。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点也适用于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的高度可以相同,垫板4除了倒“U”形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合适的形状,立杆内套筒1和立杆外套筒2在保留立杆3插入空隙的基础上可以设计的高度高一些,厚度大一些,增加其对立杆3的固定作用。上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内套筒(1)、立杆外套筒(2)以及垫板(4),所述立杆内套筒(1)的外径小于所述立杆(3)的内径,所述立杆外套筒(2)的内径大于所述立杆(3)的外径,所述立杆内套筒(1)和所述立杆外套筒(2)均与所述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内套筒(1)位于所述立杆外套筒(2)内,两者轴线相重合,所述垫板(4)下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内套筒(1)、立杆外套筒(2)以及垫板(4),所述立杆内套筒(1)的外径小于所述立杆(3)的内径,所述立杆外套筒(2)的内径大于所述立杆(3)的外径,所述立杆内套筒(1)和所述立杆外套筒(2)均与所述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内套筒(1)位于所述立杆外套筒(2)内,两者轴线相重合,所述垫板(4)下部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开设有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为倒“U”形,所述倒“U”型垫板(4)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廷苏传娇邱军祥胡忠臣李振卿张艳芬孟凡欣王志媛王新利李福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