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6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模一体化保温板,涉及建筑保温材料。包括基材层、石墨挤塑板/石墨烯聚氨酯板、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基材层是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石石墨挤塑板/石墨烯聚氨酯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的上表面;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挤塑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带有保温砂浆过度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产品的高强与防火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及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材料,具体涉及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技术介绍
当前,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日益提高,同时对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要求也日趋严格。一方面,传统的外墙保温多采用薄抹灰工艺进行施工,过程质量管控困难,施工中外墙保温起火与后期脱落事故频发;另一方面,市场上现有的有机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板、挤塑板、聚氨酯复合板等)密度轻、保温性能好,但是防火性能差,无机保温材料(如发泡水泥板、玻化微珠、珍珠岩板、泡沐玻璃、发泡陶瓷、岩棉板等)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但其保温与防水性能差。随着最新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T50016-2014的颁布和实施,外墙保温材料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主体封顶后因建筑节能的需要做二次保温施工工序,且二次保温现场施工时质量难控制、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的缺点,本技术研发了一种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模一体化保温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包括基材层、石墨挤塑板、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所述的基材层是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所述的石墨挤塑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挤塑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带有保温砂浆过度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层聚合物砂浆层,下层保温砂浆层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进一步地,所述的竖丝岩棉板厚3-7cm,宽60cm,长260-320cm。所述的石墨挤塑板厚为1-10cm,宽60cm。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厚为0.4-0.8cm,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厚为1-2cm。更进一步地,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包括基材层、石墨聚氨酯板、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下层为聚合物改性砂浆层;所述的基材层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所述的石墨聚氨酯板(在线发泡复合)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挤塑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的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带保温砂浆过度层的),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层聚合物砂浆层,下层保温砂浆层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所述的竖丝岩棉板厚3-7cm,宽60cm,长260-320cm。所述的石墨聚氨酯板厚为1-10cm,宽60cm。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厚为0.4-0.8cm,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厚为1-2cm。本技术由厚度为3-7cm,宽度60cm,长度260-320cm(由14cm岩棉条拼接而成)燃烧等级为A1级的增强型竖丝岩棉板作为基材,与厚度为1-10cm,宽度60cm,长度260-320cm,燃烧等级不低于B1级的石墨聚氨酯板(在线发泡复合)或石墨挤塑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黏结压型复合而成为保模一体板的保温芯材;然后在石墨聚氨酯板或石墨挤塑板的上表面涂布聚合物改性砂浆,并与130-160g/㎡耐碱玻纤网格布刮浆涂布复合而成,待上表面养护成型后,开始复合基材的下表面,下表面层由1-2cm厚(带保温砂浆过度层的)聚合物保温砂浆与两道130-160g/㎡耐碱网格布刮浆涂布复合,养护成型。本技术既保持了有机材料优良的保温性能,且由无机材料复合包裹,实现了产品的高强与防火性能;复合层由不同的材料组成,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线性收缩率,从而实现了逐层渐变的应力分散功能,杜绝了外墙饰面层易起鼓和开裂问题的出现;产品在上墙之前,完全是工厂化预制,养护成型,与墙体一次成型,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外墙保温脱落问题,实现了外墙保温与建筑同寿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及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基材层、2-石墨聚氨酯板/石墨挤塑板、3-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4-下层聚合物砂浆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包括基材层1、石墨聚氨酯板/石墨挤塑板2、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3、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4;所述的基材层1是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所述的石墨聚氨酯板/石墨挤塑板2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1的上表面;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3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聚氨酯板/石墨挤塑板2的表面,固化后形成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3,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3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4带有保温砂浆过度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层聚合物砂浆层,下层保温砂浆层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其中基材层的竖丝岩棉板厚3-7cm,宽60cm,长260-320cm;石墨聚氨酯板或石墨聚氨酯板2厚为1-10cm,宽60cm;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3厚为0.4-0.8cm,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4厚为1-2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模一体化保温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石墨挤塑板、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所述的基材层是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所述的石墨挤塑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挤塑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带有保温砂浆过度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层聚合物砂浆层,下层保温砂浆层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石墨挤塑板、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所述的基材层是由竖丝岩棉条拼接成的竖丝岩棉板,竖丝岩棉板之间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所述的石墨挤塑板通过双组份聚氨酯树脂胶层粘结固定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石墨挤塑板的表面,固化后形成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内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带有保温砂浆过度层,由聚合物改性砂浆涂布在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化后形成下层聚合物砂浆层,下层保温砂浆层内铺设两道耐碱网格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丝岩棉板厚3-7cm,宽60cm,长260-3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挤塑板厚为1-10cm,宽60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模一体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厚为0.4-0.8cm,所述的下层聚合物改性砂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胜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荣盛昌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