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12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风管,连接所述壳体并使空气从所述风管吹出;涵道,收纳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引导所述空气流动;风扇,用于使空气产生流动;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并产生提供给所述风扇的动力;其中,所述涵道包括导流外罩、导流内罩以及位于所述导流外罩和导流内罩之间的静叶片,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导流内罩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在园林机械中,吹风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工具,借助吹向地面的气流来清楚灰尘或者杂物进行清洁。吹风机通常包括壳体、连接壳体的风管、收纳于壳体的涵道、产生气流的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的电机。为了减少整体的尺寸,电机通常设置在涵道内,利用涵道内的空余空间来安置电机。但是由于涵道内的空间往往比较狭小,不利于电机的正常散热,造成电机的工作温度过高反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解决办法是把电机安装在涵道的外部。涵道外部较大的空间有利于电机的散热,但是这会相应增加整体的尺寸,不利于体积小巧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小的整体尺寸和较低成本的吹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风管,连接所述壳体并使空气从所述风管吹出;涵道,收纳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引导所述空气流动;风扇,用于使空气产生流动;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并产生提供给所述风扇的动力;其中,所述涵道包括导流外罩、导流内罩以及位于所述导流外罩和导流内罩之间的静叶片,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导流内罩内。优选地,所述交流电机完全收容于所述导流内罩内。优选地,所述交流电机的直径大于等于58mm。优选地,所述导流内罩的直径大于等于62mm。优选地,所述风扇包括轮毂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片,其中所述轮毂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导流内罩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轮毂的直径大于等于50mm。优选地,所述静叶片中空设置使得冷却所述电机的冷却气流通过所述静叶片内部。优选地,所述静叶片具有供所述冷却气流通过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独立设置。优选地,所述吹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内罩内的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产生冷却气流。优选地,所述静叶片环绕所述导流内罩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从所述静叶片之间的间隙通过。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对准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以及对准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优选地,所述静叶片包括包含进风通道的第一静叶片以及包含出风通道的第二静叶片,所述第一静叶片与所述第二静叶片之间通过隔离筋隔离。优选地,所述隔离筋与所述第一、第二静叶片的表面形状匹配,从而使得所述隔离筋与所述第一、第二静叶片形成光滑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导流内罩包括可相互固定连接的前导流内罩和后导流内罩,所述第一静叶片位于所述前导流内罩上,所述第二静叶片位于所述后导流内罩上。本技术的目的另外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的吹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风管,连接所述壳体并使空气从所述风管吹出;涵道,收纳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引导所述空气流动;风扇,用于使空气产生流动;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并产生提供给所述风扇的动力;其中,所述涵道包括导流外罩、导流内罩以及位于所述导流外罩和导流内罩之间的静叶片,所述电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导流内罩内,所述静叶片中空设置使得冷却所述电机的冷却气流通过所述静叶片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吹风机采用成本较低的交流电机,而且把交流电机设置在涵道内,使得整体吹风机的尺寸较小。另外,通过中空的静叶片内部作为冷却电机的通道,在不影响整体设计布局的前提下,提升电机的冷却效果,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以上所述的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吹风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吹风机沿纵向剖面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吹风机的涵道去掉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的吹风机的涵道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吹风机的电机全部位于涵道中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吹风机的电机部分位于涵道中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吹风机的导流内罩具有散热孔的示意图。1、吹风机2、壳体3、风管4、涵道5、风扇6、电机7、风扇轴线8、前部9、后部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31、出风口41、导流外罩42、导流内罩43、静叶片44、进风通道45、出风通道46、第一静叶片47、第二静叶片48、隔离筋51、轮毂52、叶片61、电机轴62、冷却风扇81、前导流外罩82、前导流内罩91、后导流外罩92、后导流内罩100、散热孔461、本体部462、延伸部D1、电机直径D2、导流内罩直径D3、轮毂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考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吹风机1包括壳体2、风管3、涵道4、风扇5以及电机6。风管3用于与壳体2连接。壳体2上具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其中,第一开口21作为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该第一开口21进入壳体2。第二开口22作为连接口,用于与风管3连接。风管3的一端通过该第二开口22与壳体2可拆卸的连接。风管3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31,空气从出风口31吹向地面。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吹风机1还具有吸风功能。空气连同杂物从风管3的出风口31吸入,通过风扇5后从第一开口21排出。请参考图2和图3。壳体2内设有涵道4及风扇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扇5为轴流风扇。风扇5包括连接电机6的轮毂51,若干个安装到轮毂51上的叶片52。叶片52可以与轮毂51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开后组装到一起。叶片52大致沿轮毂51的径向方向延伸。轮毂51和叶片52经由电机6的驱动可围绕一风扇轴线7旋转。从而产生沿风扇轴线7方向移动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风扇轴线7穿过轮毂51的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当吹风机1执行吹风功能时,风扇5围绕风扇轴线7沿第一方向旋转,而当吹风机1执行吸风功能时,风扇5围绕风扇轴线7沿第二方向旋转,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涵道4的作用是对风扇5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因此涵道4位于风扇5的下游区域,而第一开口21位于风扇5的上游区域。在上游区域,空气从第一开口21进入到壳体2的内部后,向靠近风扇5的方向移动。而通过风扇5后,空气从上游区域移动至下游区域。在下游区域,空气向远离风扇5的方向移动,并最终通过风管3吹向外界,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涵道4包括导流外罩41,位于导流外罩41内的的导流内罩42以及固定设置的静叶片43。导流外罩41呈筒状,大致沿风扇轴线7方向延伸。导流内罩42位于导流外罩41的中心位置。导流内罩42也大致沿风扇轴线7方向延伸。导流内罩42的内部中空设置。导流外罩41与导流内罩42之间形成的空隙用于使风扇5产生的气流通过。其中,电机6优选的设置在导流内罩41的内部。或者说,电机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导流内罩41内。电机6具有连接风扇5的轮毂51的电机轴61。在本实施例中,电机6可以是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尺寸通常比较小,具体地,直流电机的尺寸通常为48mm,甚至更小。由此直流电机可以方便的设置在导流内罩42内。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但是直流电机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吹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风管,连接所述壳体并使空气从所述风管吹出;涵道,收纳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引导所述空气流动;风扇,用于使空气产生流动;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并产生提供给所述风扇的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包括导流外罩、导流内罩以及位于所述导流外罩和导流内罩之间的静叶片,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导流内罩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2 CN 20151069707921.一种吹风机,包括:壳体;风管,连接所述壳体并使空气从所述风管吹出;涵道,收纳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引导所述空气流动;风扇,用于使空气产生流动;电机,连接所述风扇并产生提供给所述风扇的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包括导流外罩、导流内罩以及位于所述导流外罩和导流内罩之间的静叶片,所述电机为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导流内罩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完全收容于所述导流内罩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机的直径大于等于5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内罩的直径大于等于62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轮毂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片,其中所述轮毂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导流内罩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直径大于等于50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片中空设置使得冷却所述电机的冷却气流通过所述静叶片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片具有供所述冷却气流通过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独立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霞红喻学锋李先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