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发展快,新车型的问世与日俱增,因此汽车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缺少柔性化、通用化,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在过去,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只能适应一种或者两种车型,只能针对一种工件输送使用,即一种工件需对应一台专用输送设备;后续新增车型输送需要输送时,由于不同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外形不同,即便是相同车型的前门、后门和前后盖其大小、形状和重心位置也不相同,当切换输送工件时需要对输送设备进行切换,作业过程繁琐,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工装成本,输送采购成本大,车型多且不便于管理采用一套定位夹具,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数,因此汽车门盖输送的优化,即定位夹具的柔性化、通用化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通过多个伺服电缸控制在多个定位方向上根据不同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的尺寸进行定位,根据切换的车型选择不同的定位位置,随时切换,操作快速且方便,使其适用于多种车型,使得多种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在同一套定位夹具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至少两组伺服支持机构,其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伺服支持机构包括:两条第一直线导轨,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第一支架,其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两个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上;第一伺服电缸,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带动所述第一部分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至少两组伺服支持机构,其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伺服支持机构包括:两条第一直线导轨,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第一支架,其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两个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上;第一伺服电缸,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带动所述第一部分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往复运动;第二支架,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方;两个第二伺服电缸,其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上,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导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分别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滚轮组件,其包括:第三支架,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支架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第三伺服电缸,所述第三伺服电缸的导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铰接,所述第三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部分不接触;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伺服电缸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支持机构的组数为三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伺服导向机构,位于两侧的所述伺服支持机构分别对应一组伺服导向机构,所述伺服导向机构包括:两个支座,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支座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第四支架,其包括两个沿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三部分和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部分,两个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座的下方,所述第四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外侧;第四伺服电缸,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四伺服电缸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伺服电缸带动所述第四部分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卓,陈艳山,李凯,龚俊,宣立明,张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