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87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设置在船舶机舱内,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包括一密封的空心箱体,所述空心箱体上设有溢流口、泄放口、透气口和报警装置,所述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船体的污油舱连通,所述泄放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透气口设置在空心箱体顶部,所述透气口上设有排气管路,各个油舱上的空气管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排气管路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型式简单、不需要另设油雾箱,不受机舱棚大小限制,能有效的防止空气管破损时,飞溅海水和雨水进入油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
本技术涉及报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
技术介绍
在船体油柜装设空气管的目的,是在灌注或抽吸液体时避免舱柜内造成超压或者负压损坏舱柜。在灌注液体时,由于泵入的压力可以很大,所以一旦液体上方的空气来不及疏排或无处排出,舱柜承受的压力就会很大;而在抽吸液体时,舱柜最多承受1个大气压的负压。根据各大船级社入级规范要求,机舱内的日用燃油柜、沉淀舱柜及滑油舱柜的空气管在安装和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到即使这些空气管破损时,也不会导致飞溅的海水和雨水进入油柜内。否则若海水或雨水混入燃油或滑油中,可能导致燃油/滑油系统及设备故障,甚至发生船舶失去动力的危险。参见图1,为了防止日用燃油柜、沉淀舱柜及滑油舱柜上的空气管破损时,飞溅的海水和雨水进入油舱,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机舱棚001上部设置油雾箱002,将机舱内油舱的空气管003全部终止于油雾箱002内。此种布置方式,就是将空气管003全部布置在机舱内,而避免暴露在露天甲板,飞溅海水或雨水无法进入机舱,也不会进入油舱内。然而此种布置方式由于增加了油雾箱002,受到机舱棚001大小的限制;而且油雾箱002通常设在机舱棚001顶部,导致空气管003拉上去很长,增加了全船管系重量;另外,由于加长的空气管003,导致油舱结构强度增加,增加了钢板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设置在船舶机舱内,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包括一密封的空心箱体,所述空心箱体上设有溢流口、泄放口、透气口和报警装置,所述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船体的污油舱连通,所述泄放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透气口设置在空心箱体顶部,所述透气口上设有排气管路,各个油舱上的空气管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排气管路排出。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也与污油舱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路为空气管。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箱体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任意一个油舱上的空气管可穿过进气口与排气管路对应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路直接与各个油舱上的空气管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路一端穿过开敞甲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浮球和水位报警器,所述浮球设置在空心箱体内,所述水位报警器安装在空心箱体上,所述水位报警器与船舶的控制室或驾驶室通信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报警器位于溢流口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体积小、型式简单、不需要另设油雾箱、不受机舱棚大小限制;(2)本技术无需将各油舱的空气管伸到机舱棚顶部,能有效节省船上空气管长度,并减轻管系重量;(3)本技术通过降低空气管高度,可使舱柜在结构设计时,降低结构强度,降低钢材重量;(4)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空气管终止于油雾箱相比,布置更加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空气管油雾箱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一个油舱上的空气管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与多个油舱上的空气管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2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船体油舱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包括一空心箱体100。空心箱体100,其具体设置在船舶机舱内,其位于机舱内油舱200的上方。空心箱体100具体为矩形状,在其一侧的侧面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空心箱体100内部连通,这样当空心箱体100内的水位高于溢流口时,可通过溢流口自动排出。在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110,溢流管110与船体的污油舱200连通,这样从空心箱体100从溢流口排出的水可通过溢流管110直接排放到污油舱300内,从而防止流入到油舱200内。在空心箱体100底部设有泄放口,在泄放口上设有排水管120,在排水管120上设有排水阀121,通过排水阀121可将空心箱体100内的水量进行清空。在空心箱体100的顶部设有透气口,在透气口上垂直设有排气管路130,排气管路130的顶端可穿过开敞甲板,裸露在机舱外。排气管路130,其具体也为空气管,其是用于与机舱内的各个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相配合,空气管210内的气体可进入排气管路130,从而排出。另外,当排气管路130出现损坏时,飞溅的海水和雨水会进入到排气管路130内,并流入到空心箱体100内,而并不会流入到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内,更不会流入到油舱200内。对于排气管路130与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配合,本申请提供如下两个实施方式:(1)参见图2和图3,当只有一个油舱200上设置空气管210时,为了节约成本,可在空心箱体100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而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的一端可直接穿过进气口,位于空心箱体100内,这样空气管210内的气体可进入到排气管路130内,并通过排气管路130排出;由于空心箱体100整体位于机舱内,这样就不会有雨水进入到空气管210内;另外,为了防止空心箱体100内水流入到空气管210内和不影响排气管路130与空气管210之间的气体连通,位于空心箱体100内的空气管210的高度大于溢流口位于空心箱体100上的高度。(2)参见图4和图5,当至少有两个油舱200上设置空气管210时,如果将空气管210分别穿过空心箱体100与空心箱体100内部连通,这样提高成本和影响排气效果,本申请将各个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直接与排气管路130的侧面连通,这样各个空气管210内的气体可直接进入到排气管路130内,并通过排气管路130排出;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到空气管210内,各个油舱200上的空气管210与排气管路130的连接端位于开敞甲板底部;另外,由于排气管路130垂直设置在透气口上,进入到排气管路130内的水也会沿着竖直方向流入到空心箱体100内,而不会流入到各个空气管210内。在空心箱体100上还设有一报警装置140,当有水通过排气管路130进入到空心箱体100内时,报警装置140可进行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排气管路130进行维修。报警装置140具体包括浮球和水位报警器,浮球设置在空心箱体100内,水位报警器安装在空心箱体100上,水位报警器与船舶的控制室或驾驶室通信连接。这样当有水通过排气管路130进入到空心箱体100内时,空心箱体100内的液位的不断上升,浮球也随着抬升,当抬升到水位报警器安装位置时,水位报警器就会对控制室或驾驶室发送报警信号,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排气管路130进行维修。另外,水位报警器的具体安装位置位于溢流口下方,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维修排气管路130。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设置在船舶机舱内,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包括一密封的空心箱体,所述空心箱体上设有溢流口、泄放口、透气口和报警装置,所述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船体的污油舱连通,所述泄放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透气口设置在空心箱体顶部,所述透气口上设有排气管路,各个油舱上的空气管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排气管路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设置在船舶机舱内,所述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包括一密封的空心箱体,所述空心箱体上设有溢流口、泄放口、透气口和报警装置,所述溢流口上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船体的污油舱连通,所述泄放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透气口设置在空心箱体顶部,所述透气口上设有排气管路,各个油舱上的空气管内的气体分别通过排气管路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也与污油舱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为空气管。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