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82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所述罐车包括:储罐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储罐两端的两牵枕;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副鞍座和主鞍座,所述副鞍座、主鞍座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所述储罐支撑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上。通过同时设置有副鞍座、主鞍座的两个牵枕支撑,即通过四个鞍座支撑,一方面通过增加鞍座数量,可有效降低每个鞍座所承受的垂向载荷,同时,由于鞍座布置相对分散,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对于长径比(L/D)较大,且壁厚较薄的卧式容器,通过调整主、副鞍座之间的距离,既能确保封头对筒体起到有效加强作用,还可避免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冻液化气
,尤其涉及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由罐体或者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采用永久性连接组成的运输装备,如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罐体与走行装置通常采用鞍座连接,连接方式包括焊接和螺栓连接。现有移动式压力容器一般采用卧式储罐,其罐体置于两个鞍式支座上,并通过焊接组成一体。根据材料力学知识,置于两个鞍式支座上的卧式容器可简化为对称分布的承受均布载荷的双铰支点外伸梁,对于大直径、薄壁卧式容器,当支座中心至封头圆弧相切处的距离A不大于筒体直径R的一半时(即A≤0.5R),封头对筒体可有效起到加强作用。现有双鞍座结构仅适用于长径比(L/D)较小的卧式储罐,对于长径比(L/D)较大,如比值大于15且壁厚较薄的卧式容器,双鞍座结构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罐车,所述罐车包括:储罐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储罐两端的两牵枕;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副鞍座和主鞍座,所述副鞍座、主鞍座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所述储罐支撑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上。优选地,所述主鞍座的弧度大于所述副鞍座的弧度,且两个所述副鞍座位于两个主鞍座之间。优选地,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筒体端部的封头,所述主鞍座的中心至所述封头圆弧相切处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筒体直径的一半。优选地,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与储罐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筒体厚度的0.6倍。优选地,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包角不小于120°。优选地,所述牵枕还包括端梁,所述副鞍座、主鞍座、端梁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优选地,所述牵枕还包括侧梁,所述侧梁一端固定于所述端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主鞍座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牵枕装置,所述牵枕装置包括设置于储罐两端的两牵枕,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副鞍座和主鞍座,所述副鞍座、主鞍座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所述储罐支撑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上。优选地,所述主鞍座的弧度大于所述副鞍座的弧度,且两个所述副鞍座位于两个主鞍座之间。优选地,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筒体端部的封头,所述主鞍座的中心至所述封头圆弧相切处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筒体直径的一半。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罐车及牵枕装置的储罐通过同时设置有副鞍座、主鞍座的两个牵枕支撑,即通过四个鞍座支撑,一方面通过增加鞍座数量,可有效降低每个鞍座所承受的垂向载荷,同时,由于鞍座布置相对分散,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对于长径比(L/D)较大,且壁厚较薄的卧式容器,通过调整主、副鞍座之间的距离,既能确保封头对筒体起到有效加强作用,还可避免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一种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罐车的鞍座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罐车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罐车的C-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本申请的罐车及牵枕装置的储罐通过同时设置有副鞍座、主鞍座的两个牵枕支撑,即通过四个鞍座支撑,一方面通过增加鞍座数量,可有效降低每个鞍座所承受的垂向载荷,同时,由于鞍座布置相对分散,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对于长径比(L/D)较大,且壁厚较薄的卧式容器,通过调整主、副鞍座之间的距离,既能确保封头对筒体起到有效加强作用,还可避免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如图1-图4所示,所述罐车包括储罐401和牵枕装置4。所述储罐401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内容器和设置筒体端部的封头。所述牵枕装置4设置于所述转向架(图未示)上。所述牵枕装置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罐体的两端的两牵枕。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牵枕为全钢焊接结构,主材选用Q450NQR1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所述两牵枕中的每个牵枕包括牵引梁4B、副鞍座4A、主鞍座4C,所述副鞍座4A、主鞍座4C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4B上,用于支撑于所述储罐40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鞍座4C的弧度大于所述副鞍座4A的弧度,且两个副鞍座4A位于两个主鞍座4C之间。主鞍座4C结构尺寸较大,起主要支承作用,副鞍座4A结构尺寸较小,起辅助支承作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副鞍座4A和两个所述主鞍座4C不限于上述位置关系,也可以两个所述副鞍座4A位于两个所述主鞍座4C的外侧,或者副鞍座4A和主鞍座4C间隔设置。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副鞍座4A和所述主鞍座4C的弧度也可以为相等的,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其尺寸布局根据储罐长径比确定,为确保封头对筒体有效起到加强作用,鞍座中心至封头圆弧相切处的距离A不宜大于筒体直径R的一半(即A≤0.5R)。所述副鞍座4A和所述主鞍座4C与储罐401之间设有垫板,为确保垫板有效起到加强作用,垫板厚度不宜小于0.6倍的储罐401的筒体厚度,垫板与储罐401之间应密贴,垫板面积较大时应开塞焊孔。所述副鞍座4A和所述主鞍座4C包角正常情况下不宜小于1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牵枕还包括端梁4E和侧梁4D。所述副鞍座4A、主鞍座4C、端梁4E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4B上。所述侧梁4D一端固定于所述端梁4E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主鞍座4C上。主鞍座4C作为储罐的鞍座一,横梁4E作为储罐的鞍座二,即所述储罐的一端被同时支撑于两个鞍座上,另一端也被同时支撑于两个鞍座上。本申请的罐车及牵枕装置的储罐通过同时设置有副鞍座4A、主鞍座4C的两个牵枕支撑,即通过四个鞍座支撑,一方面通过增加鞍座数量,可有效降低每个鞍座所承受的垂向载荷,同时,由于鞍座布置相对分散,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对于长径比(L/D)较大,且壁厚较薄的卧式容器,通过调整主、副鞍座之间的距离,既能确保封头对筒体起到有效加强作用,还可避免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双鞍座结构支撑对于长径比较大的卧式储罐时,会由于支座跨距过大导致筒体产生严重变形及应力过大的技术问题。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罐车及牵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车包括:储罐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储罐两端的两牵枕;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副鞍座和主鞍座,所述副鞍座、主鞍座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所述储罐支撑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车包括:储罐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储罐两端的两牵枕;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副鞍座和主鞍座,所述副鞍座、主鞍座并列固定于所述牵引梁上,所述储罐支撑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鞍座的弧度大于所述副鞍座的弧度,且两个所述副鞍座位于两个主鞍座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筒体和设置筒体端部的封头,所述主鞍座的中心至所述封头圆弧相切处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筒体直径的一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与储罐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筒体厚度的0.6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鞍座和所述主鞍座包角不小于120°。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长乐何远新李永莉杨清义王宝磊姜强俊刘凤伟汤楚强熊珍艳黄圣徐卫国吴其曾咏奎黄政贤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