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53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腿、与支撑腿连接的连接杆、一端立于连接杆上的导向杆、与导向杆另一端连接的限位件、外套于导向杆上的调节板和弹性件、及设于调节板上的车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调节板相抵,调节板背向弹性件的一侧搭接于连接杆上;支撑组件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支撑组件在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便于支撑组件的移动,无需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而在承重状态下,弹性件被压缩,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支撑腿受力着地将支撑组件撑起,工作台不可移动,且对车轮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模具制造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的模具种类繁多,其中有部分零件因实际情况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装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移动模具工作台到相应位置进行装配工作。模具在装配时,要求工作台不能随意移动,因此现有的模具工作台都是不可移动式的,但工作台本身重量很重,一旦遇到需要移动更换装模位置或者打扫清洁时,就只能依靠较多的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但这两种方式在移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需要耗时较多,导致装配效率下降,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能够便于移动,提高装配效率和保证安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腿、与支撑腿连接的连接杆、一端立于连接杆上的导向杆、与导向杆另一端连接的限位件、外套于导向杆上的调节板和弹性件、及设于调节板上的车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调节板相抵,调节板背向弹性件的一侧搭接于连接杆上;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支撑组件在第二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下,即支撑组件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车轮将支撑组件撑起,便于支撑组件的移动,无需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提高模具的装配效率和保证安全;而支撑组件在第二状态下,即支撑组件在承重状态下,调节板与连接杆分离存在间隙,弹性件被压缩,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支撑腿受力着地将支撑组件撑起,支撑组件属于固定状态,不可移动,便于模具的装配,且避免车轮被压坏,对车轮进行保护,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连接杆有两个,两个连接杆水平相对设置,调节板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连接杆上,且调节板的两端均配合布置有导向杆、及与导向杆一一对应的弹性件和限位件。使调节板和车轮的受力更平衡,使支撑组件工作时更平稳。进一步的是,支撑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分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分腿连接。使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更高,使支撑组件工作时更平稳。进一步的是,分腿包括与连接杆一一对应的支撑柱,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腿对应的支撑柱连接。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的强度,使支撑组件工作时更平稳。进一步的是,分腿呈八字形。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是,导向杆与限位件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限位件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便于限位件与导向杆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调节板和弹性件的安装拆卸。进一步的是,调节板有两个,两个调节板对称布置于连接杆上,每个调节板均布置有两个车轮。使支撑组件工作时更平稳。进一步的是,车轮为万向轮。使支撑组件的移动更方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及上述的支撑组件,工作台面固定于支撑组件上。工作台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车轮将支撑组件撑起,便于支撑组件的移动,无需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提高模具的装配效率和保证安全;而工作台在承重状态下,调节板与连接杆分离存在间隙,弹性件被压缩,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支撑腿受力着地将支撑组件撑起,工作台属于固定状态,不可移动,便于模具的装配,且避免车轮被压坏,对车轮进行保护,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是,支撑组件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对称布置于工作台面的底部。使工作台面的受力更平衡,工作台的移动或承载时更平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支撑组件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的底部高于车轮的底部,车轮将支撑组件撑起,便于支撑组件的移动,无需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提高模具的装配效率和保证安全;而支撑组件在承重状态下,调节板与连接杆分离存在间隙,弹性件被压缩,支撑腿的底部与车轮的底部平齐,支撑腿受力着地将支撑组件撑起,支撑组件属于固定状态,不可移动,便于模具的装配,且避免车轮被压坏,对车轮进行保护,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工作台在承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工作台在非承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工作台面,20.支撑组件,210.支撑腿,211.分腿,212.支撑柱,220.连接杆,230.导向杆,240.限位件,250.调节板,260.弹性件,270.车轮,30.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10和支撑组件20,工作台面10固定于支撑组件20上,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腿210、与支撑腿210连接的连接杆220、一端立于连接杆220上的导向杆230、与导向杆230另一端连接的限位件240、外套于导向杆230上的调节板250和弹性件260、及设于调节板250上的车轮270,弹性件26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240和调节板250相抵,调节板250背向弹性件260的一侧搭接于连接杆220上;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20在非承重状态下,支撑腿210的底部高于车轮270的底部;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20在承重状态下,调节板250与连接杆220分离,弹性件260被压缩,支撑腿210的底部与车轮270的底部平齐。工作台在非承重状态下,如图2所示,支撑腿210的底部高于车轮270的底部,车轮270将支撑组件20撑起,便于支撑组件20的移动,无需人力进行搬运或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移动,提高模具的装配效率和保证安全;而工作台在承重状态下,如图1所示,调节板250与连接杆220分离存在间隙,弹性件260被压缩,支撑腿210的底部与车轮270的底部平齐,支撑腿210受力着地将支撑组件20撑起,工作台属于固定状态,不可移动,便于模具的装配,且避免车轮270被压坏,对车轮270进行保护,延长车轮270的使用寿命。该工作台适合大部分的使用场合,特别适用于模具工作台,其使用方便,降低模具装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有两个,两个支撑组件20对称布置于工作台面10的底部,使工作台面10的受力更平衡,工作台的移动或承载时更平稳。支撑组件2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以上。如图3所示,导向杆230与限位件240连接的一端设有外螺纹(附图未标识),限位件240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附图未标识),便于限位件240与导向杆230的安装和拆卸,也便于调节板250和弹性件260的安装拆卸。如图3所示,每个支撑组件20包括两个连接杆220,两个连接杆220水平相对设置,调节板250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连接杆220上,且调节板250的两端均配合布置有导向杆230、及与导向杆230一一对应的弹性件260和限位件240,使调节板250和车轮270的受力更平衡,使支撑组件20工作时更平稳。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60为弹簧,调节板250的两端均配合布置有两个导向杆230、及与导向杆230一一对应的弹簧和限位件240,使调节板250和车轮270的受力更平衡,使支撑组件20工作时更平稳。调节板250的两端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合布置一个以上导向杆230。如图3所示,每个支撑组件20包括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作台及其支撑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与所述支撑腿连接的连接杆、一端立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连接的限位件、外套于所述导向杆上的调节板和弹性件、及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车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调节板相抵,所述调节板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搭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支撑腿的底部高于所述车轮的底部;支撑组件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所述车轮的底部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与所述支撑腿连接的连接杆、一端立于所述连接杆上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连接的限位件、外套于所述导向杆上的调节板和弹性件、及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车轮,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调节板相抵,所述调节板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搭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支撑腿的底部高于所述车轮的底部;支撑组件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所述车轮的底部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水平相对设置,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均配合布置有所述导向杆、及与所述导向杆一一对应的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分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腿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小华曹炯聪刘卫民胡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文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