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2.5团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45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和电除尘器,烟道包括竖直段、弯头段和水平段,水平段分隔成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弯头段上设有分离器,烟道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实现自动分离,水平段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水平段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湍流掺混团聚装置与电除尘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细粉尘颗粒在库仑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下使得细粉尘颗粒在第一处理腔内进行第一次团聚,第一次团聚后的细粉尘颗粒与带正极电荷的粗粉尘颗粒进入掺混装置进行第二次团聚形成团聚颗粒,团聚颗粒进入湍流掺混团聚装置内进行湍流掺混,有效的将烟气中的SO3冷凝吸附,进一步增加颗粒团聚效果。

PM2.5 agglom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M2.5 reunion device, and the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comprises a flue, flue comprises a vertical section, elbow segment and horizontal segment, horizontal segment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processing chamber and second chamber, the elbow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eparator, coarse and fine dust particles in the flue dust particles depends on the inertial force to achieve automatic separation of horizontal section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device,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turbulent mixing agglomeration device, turbulent mixing device and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connected togeth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irst reunion in the first processing chamber makes the fine dust particles of fine dust particles in the Coulomb force and the adhesion force, fine dust particles first after the reunion with the positive charge of the coarse dust particles into the mixing device for the second agglomeration agglomeration, agglomeration of particles into the turbulent mixing device for turbulent agglomeration Mixing can effectively condense and adsorb SO3 in the flue gas, and further increas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the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M2.5团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M2.5团聚装置。
技术介绍
电除尘器是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配套设备,是将燃灶或燃油锅炉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加以清除,从而大幅度降低排入大气层中的烟尘量,而现有常规的电除尘器容易受气体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烟气中的细小颗粒不易清除,除尘效率低、能耗高,较难实现超低排放,且整体的投资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PM2.5团聚装置,解决现有的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和电除尘器,烟道包括竖直段、弯头段和水平段,弯头段设置在竖直段和水平段之间,靠近弯头段一端的水平段内设有中间隔离层,中间隔离层将水平段分隔成细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一处理腔和粗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二处理腔,且第一处理腔设置在第二处理腔的上方,弯头段上设有分离器,烟道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具有自动分离,细粉尘颗粒依靠第一处理腔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具有粘性,粗粉尘颗粒依靠第二处理腔实现正极电荷,水平段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水平段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湍流掺混团聚装置上连接有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降温处理的换热器,湍流掺混团聚装置与电除尘器相连。优选的,第二处理腔内设有放电极线,且放电极线通入正高压使放电极线放电,通过正高压使放电极线放电使粗粉尘颗粒表面具有正极电荷,有利于与第一处理腔内的细粉尘颗粒吸附。优选的,第一处理腔内设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第一喷淋管设置在第一处理腔的进料端,第二喷淋管设置在第一处理腔的出料端,第一喷淋管内设有荷负电雾滴,第二喷淋管内设有粘结质,通过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依次向烟气中喷入荷负电雾滴和粘结质,使小颗粒表面荷电,并在库仑力及粘附力作用下实现细粉尘颗粒的团聚。优选的,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上均设有转接头,转接头上设有喷头,能根据不同的处理环境对喷头进行调节,实用性能好,且转接头操作简单,连接可靠。优选的,第一喷淋管上连接有供料箱,供料箱上设有与第二喷淋管相连的供料盒,能保证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连接喷淋,且将供料盒设置在供料箱上,能减少整体供料箱的体积,操作人员能快速的实现对供料箱和供料盒的补料处理。优选的,分离器内设有导流板,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导流板分别进入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有利于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分别准确的进入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保证后续团聚的质量。优选的,电除尘器上设有与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相连的进口封头,能快速的实现电除尘器与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的连接,且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保证团聚后的颗粒快速的进入电除尘器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细粉尘颗粒通过第一处理腔处理后使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细粉尘颗粒表面具有粘性,在库仑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下使得细粉尘颗粒在第一处理腔内进行第一次团聚,粗粉尘颗粒通过第二处理腔处理后使粗粉尘颗粒具有正极电荷,第一次团聚后的细粉尘颗粒与带正极电荷的粗粉尘颗粒进入掺混装置进行第二次团聚形成团聚颗粒,团聚颗粒进入湍流掺混团聚装置内进行湍流掺混处理,有效的将烟气中的SO3冷凝吸附,进一步增加颗粒团聚效果,且团聚装置的PM2.5团聚效率>50%,且湍流掺混的颗粒经过电除尘器处理,能使经过电除尘器后烟尘排放浓度<10mg/m3;2.弯头段的设置,有利于烟气中的细粉尘颗粒和粗粉尘颗粒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分离,分离效果好,进一步提高了团聚效率;3.通过中间隔离层将水平段分隔成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能实现细粉尘颗粒和粗粉尘颗粒的独立处理,避免了处理时的影响,有利于细粉尘颗粒的第一次团聚;4.换热器的设置,能实现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的降温处理,能提高烟气中的SO3冷凝吸附率,保证燃煤电厂满足低排放要求,并有效减PM2.5排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PM2.5团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1和电除尘器2,烟道1包括竖直段11、弯头段12和水平段13,弯头段12设置在竖直段11和水平段13之间,靠近弯头段12一端的水平段13内设有中间隔离层3,中间隔离层3将水平段13分隔成细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一处理腔14和粗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二处理腔15,且第一处理腔14设置在第二处理腔15的上方,弯头段12上设有分离器4,烟道1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实现自动分离,细粉尘颗粒依靠第一处理腔14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具有粘性,粗粉尘颗粒依靠第二处理腔15具有正极电荷,水平段13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5,水平段13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上连接有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降温处理的换热器61,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与电除尘器2相连。第二处理腔15内设有放电极线16,且放电极线16通入正高压使放电极线放电,通过正高压使放电极线放电使粗粉尘颗粒表面具有正极电荷,有利于与第一处理腔内的细粉尘颗粒吸附,第一处理腔14内设有第一喷淋管7和第二喷淋管8,第一喷淋管7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4的进料端,第二喷淋管8设置在第一处理腔14的出料端,第一喷淋管7内设有荷负电雾滴,第二喷淋管8内设有粘结质,通过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依次向烟气中喷入荷负电雾滴和粘结质,使小颗粒表面荷电,并在库仑力及粘附力作用下实现细粉尘颗粒的团聚。第一喷淋管7和第二喷淋管8上均设有转接头9,转接头9上设有喷头91,能根据不同的处理环境对喷头进行调节,实用性能好,且转接头操作简单,连接可靠,第一喷淋管7上连接有供料箱71,供料箱71上设有与第二喷淋管8相连的供料盒72,能保证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连接喷淋,且将供料盒设置在供料箱上,能减少整体供料箱的体积,操作人员能快速的实现对供料箱和供料盒的补料处理。分离器4内设有导流板41,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导流板41分别进入第一处理腔14和第二处理腔15内,有利于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分别准确的进入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内,保证后续团聚的质量,电除尘器2上设有与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相连的进口封头21,能快速的实现电除尘器与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的连接,且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保证团聚后的颗粒快速的进入电除尘器内。使用时,通过烟道1将燃煤电厂产生的烟气进行收集,烟气通过竖直段11进入弯头段12内,通过分离器4处理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了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的自动分离,且通过导流板41将粗粉尘颗粒导流至第二处理腔15内,放电极线16通入正高压使放电极线16放电使粗粉尘颗粒具有正极电荷,细粉尘颗粒导流至第一处理腔14内,细粉尘颗粒依次通过第一喷淋管7和第二喷淋管8的作用,第一喷淋管7向第一处理腔14内喷淋荷负电雾滴使其吸附在细粉尘颗粒的表面,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荷电,然后第二喷淋管8向细粉尘颗粒喷淋粘结质,使细粉尘颗粒在库仑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下形成第一次团聚,第一次团聚后的细粉尘颗粒和带正极电荷的粗粉尘颗粒在掺混装置5进行第二次团聚形成团聚颗粒,团聚颗粒进入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内进行湍流掺混处理,并通过换热器实现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的降温处理,能提高烟气中的SO3冷凝吸附率,保证燃煤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M2.5团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1)和电除尘器(2),其特征在于:烟道(1)包括竖直段(11)、弯头段(12)和水平段(13),弯头段(12)设置在竖直段(11)和水平段(13)之间,靠近弯头段(12)一端的水平段(13)内设有中间隔离层(3),中间隔离层(3)将水平段(13)分隔成细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一处理腔(14)和粗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二处理腔(15),且第一处理腔(14)设置在第二处理腔(15)的上方,弯头段(12)上设有分离器(4),烟道(1)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实现自动分离,细粉尘颗粒依靠第一处理腔(14)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具有粘性,粗粉尘颗粒依靠第二处理腔(15)具有正极电荷,水平段(13)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5),水平段(13)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上连接有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降温处理的换热器(61),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与电除尘器(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2.5团聚装置,包括烟道(1)和电除尘器(2),其特征在于:烟道(1)包括竖直段(11)、弯头段(12)和水平段(13),弯头段(12)设置在竖直段(11)和水平段(13)之间,靠近弯头段(12)一端的水平段(13)内设有中间隔离层(3),中间隔离层(3)将水平段(13)分隔成细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一处理腔(14)和粗粉尘颗粒处理的第二处理腔(15),且第一处理腔(14)设置在第二处理腔(15)的上方,弯头段(12)上设有分离器(4),烟道(1)中的粗粉尘颗粒和细粉尘颗粒依靠惯性力实现自动分离,细粉尘颗粒依靠第一处理腔(14)实现细粉尘颗粒表面产生荷电且具有粘性,粗粉尘颗粒依靠第二处理腔(15)具有正极电荷,水平段(13)的另一端设有掺混装置(5),水平段(13)上连接有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上连接有对湍流掺混团聚装置降温处理的换热器(61),湍流掺混团聚装置(6)与电除尘器(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M2.5团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处理腔(15)内设有放电极线(16),且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含笑姚宇平郦建国何毓忠杜依倩何德源蔡锡锋杨浩锋汤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