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34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包括滴斗、滴斗下盖、侧流滴管、排气管和精密过滤止液膜,所述滴斗下盖呈倒“凹”字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滴斗呈“n”形,密封安装在所述滴斗下盖的凹槽处;所述侧流滴管底端封闭,管壁设有侧流滴管侧孔;所述排气管呈“几”字形,管壁设有排气管侧孔,所述排气管下端开放设计,密封固定在所述滴斗下盖上;所述滴斗下盖设有下液管,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设置于排气管与滴斗下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气管、滴斗下盖以及精密过滤止液膜的联合使用,实现了对输液器的三次排气;当药液下降至精密过滤止液膜处,空气被精密过滤止液膜阻挡住,药液无法继续流下,起到了自动止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液方法是将输液袋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药液通过输液管流入静脉,药液与滴斗内的空气混合后会形成气泡,气泡随着药液进入下导管,若未及时发现便会流入静脉。另一方面在输液即将完成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气体会随着药液一同下移,若未及时发现也会流入静脉,危及人身安全,而且空气进入下导管后加大了换药的难度。传统上采用人为观察的方式来避免以上情况,这样不但加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给患者带来诸多风险。目前,通常利用浮球或精密过滤止液膜实现输液器的止液过程,但浮球式输液器功能单一,精密过滤止液膜不仅能实现止液,还能对药液进行过滤。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精密过滤止液膜的输液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自动排气泡和精密过滤止液功能的输液器,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包括滴斗、滴斗下盖、侧流滴管、排气管和精密过滤止液膜;所述滴斗下盖呈倒“凹”字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滴斗呈“n”形,密封安装在所述滴斗下盖的凹槽处;所述侧流滴管底端封闭,管壁设有侧流滴管侧孔;所述排气管呈“几”字形,顶端封闭,管壁设有排气管侧孔,所述排气管下端开放设计,并向两端横向延伸,密封固定在所述滴斗下盖上;所述滴斗下盖设有下液管,下液管设有直达顶部的下液管侧孔;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设置于排气管与滴斗下盖之间,分别与排气管、滴斗下盖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伸入到滴斗二分之一高度处。优选的,所述侧流滴管侧孔设置在靠近侧流滴管底部的管壁上,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侧孔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所述下液管设有直达顶部的下液管侧孔,下液管侧孔的形状为矩形,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的,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介质标称孔径范围为3μm-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排气管与下液管的联合使用,实现了对输液器的两次排气。精密过滤止液膜设置在排气管与滴斗下盖之间,与带浮球式输液器相比,不仅对药液起到精密过滤作用,而且增加了一次精细排气的过程。(2)当药液下降到滴斗底部的精密过滤止液膜时,空气会被精密过滤止液膜阻挡住,无法继续进入下导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下导管内的药液无法继续下流,进而起到了自动止液的效果。(3)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安全性高,有效的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液器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排气管顶部示意图。1、滴斗,2、滴斗下盖,3、侧流滴管,4、排气管,5、精密过滤止液膜,6、侧流滴管侧孔,7、排气管侧孔,8、下液管,9、下液管侧孔,10、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包括滴斗1、滴斗下盖2、侧流滴管3、排气管4和精密过滤止液膜5;所述滴斗下盖2呈倒“凹”字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滴斗1呈“n”形,密封安装在所述滴斗下盖2的凹槽处;所述侧流滴管3底端封闭,管壁设有侧流滴管侧孔6;所述排气管4呈“几”字形,顶端封闭,管壁设有排气管侧孔7,所述排气管4下端开放设计,并向两端横向延伸,密封固定在所述滴斗下盖2上;所述滴斗下盖2设有下液管8;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5设置于排气管4与滴斗下盖2之间,分别与排气管4、滴斗下盖形成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11。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侧流滴管3底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2个侧流滴管侧孔6,形状为长方形;排气管侧孔7为长方形,数量为3个;下液管侧孔9形状为长方形,数量为4个,对称分布在下液管8的侧壁上;精密过滤止液膜介质标称孔径为5μm。工作原理:由于侧流滴管底端封闭,药液会从侧流滴管侧孔射出至滴斗管壁,顺着滴斗壁向下流,当药液量累积达到滴斗二分之一处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排气管侧孔流出,流入第一腔室,实现第一次排气。药液顺着排气管内壁流至精密过滤止液膜处,进入第二腔室,实现了对药液的过滤和第二次精细排气过程。药液流至下液管侧孔时,实现了第三次排气,有效的防止了气泡的产生。当药液输完时,空气会被精密过滤止液膜阻挡住,无法继续进入下液管,从而实现自动止液功能。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技术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包括滴斗(1)、滴斗下盖(2)、侧流滴管(3)、排气管(4)和精密过滤止液膜(5);所述滴斗下盖(2)呈倒“凹”字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滴斗(1)呈“n”形,密封安装在所述滴斗下盖(2)的凹槽处;所述侧流滴管(3)底端封闭,管壁设有侧流滴管侧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呈“几”字形,顶端封闭,管壁设有排气管侧孔(7),所述排气管(4)下端开放设计,并向两端横向延伸,密封固定在所述滴斗下盖(2)上;所述滴斗下盖(2)设有下液管(8);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5)设置于排气管(4)与滴斗下盖(2)之间,分别与排气管(4)、滴斗下盖形成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浮球自动排气泡止液输液器,包括滴斗(1)、滴斗下盖(2)、侧流滴管(3)、排气管(4)和精密过滤止液膜(5);所述滴斗下盖(2)呈倒“凹”字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滴斗(1)呈“n”形,密封安装在所述滴斗下盖(2)的凹槽处;所述侧流滴管(3)底端封闭,管壁设有侧流滴管侧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呈“几”字形,顶端封闭,管壁设有排气管侧孔(7),所述排气管(4)下端开放设计,并向两端横向延伸,密封固定在所述滴斗下盖(2)上;所述滴斗下盖(2)设有下液管(8);所述精密过滤止液膜(5)设置于排气管(4)与滴斗下盖(2)之间,分别与排气管(4)、滴斗下盖形成第一腔室(10)、第二腔室(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浮球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春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新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