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202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充气腰带、连接管、阀门、拉带及气体容器;连接管与充气腰带连接,阀门包括控制阀体,及设置于控制阀体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密封圈、针阀、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及第一凹槽;第一导气管与气体容器连接,第二导气管与连接管连接;第一弹簧及针阀均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弹簧缠绕于针阀的表面;针阀的末端与拉带连接,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凹槽内,针阀穿过第一密封圈;拉带用于拉动针阀与第一凹槽的尖部脱离,第一导气管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凹槽流入至第二导气管并进入充气腰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体容器对充气腰带充气,减缓用户摔倒时冲击力,使得用户不受损伤,有利于意外摔倒时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健康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卫生部统计数据,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同时,跌倒以后引起的卧床又是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还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因此,为了更好地对老人进行防护,防止意外发生,有必要提供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减少老人摔倒时发生损伤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旨在解决老人摔倒时没有防护而发生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所述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腰带、连接管、阀门、拉带及气体容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充气腰带连接,所述拉带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阀门与所述连接管及气体容器连接;所述阀门包括控制阀体,及设置于控制阀体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密封圈、针阀、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及针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缠绕于所述针阀的表面;所述针阀的末端与所述拉带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针阀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腰带、连接管、阀门、拉带及气体容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充气腰带连接,所述拉带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阀门与所述连接管及气体容器连接;所述阀门包括控制阀体,及设置于控制阀体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密封圈、针阀、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及针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缠绕于所述针阀的表面;所述针阀的末端与所述拉带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针阀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拉带用于拉动所述针阀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尖部脱离,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腰带、连接管、阀门、拉带及气体容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充气腰带连接,所述拉带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阀门与所述连接管及气体容器连接;所述阀门包括控制阀体,及设置于控制阀体内的第一弹簧、第一密封圈、针阀、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容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及针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缠绕于所述针阀的表面;所述针阀的末端与所述拉带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针阀穿过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拉带用于拉动所述针阀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尖部脱离,所述第一导气管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凹槽流入至第二导气管并进入充气腰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防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贯京葛新科陈兴明高伟明张红治刘志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