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水蔓菁。该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芦蒿病毒病。
Natural bactericide for preventing Luhao virus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Natural bactericide for preventing Luhao virus diseas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made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Folium Isatidis, Rhizoma, Magnolia, seaweed, Alangium, garnet, day pericarp and Verbena, Shi Huihua, linariifoliosid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virus disease agent natural bactericidal Luhao rich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low cost, pure natural components made of, not only no pollution,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uhao virus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芦蒿(学名: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exBess.)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花果期7-10月。芦蒿是湿中生耐阴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北方一般4月中,下旬萌发,7月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10月中旬植株枯黄。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常见于林下,林缘,山沟和河谷两岸,也见于平原沟边,塘沿及水田埂边。是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伴生种。在局部地区,如水沟,水田边或水池岸边可成为优势种,甚至可形成单优种的纯群落片断。有时也散生于村舍附近、路边、田边,成为常见的杂草。芦蒿具长根茎,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层,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强,因此,经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时成为湿润气候区荒地演替的先锋植物。病毒病是芦蒿常见的病害之一。病毒病病株呈花叶或斑驳状,叶片上有深绿色疱斑。新叶受害重。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不能展开,后期叶片枯黄或死亡。目前,为防治芦蒿病害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使植株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随着公众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无污染、可自然降解的生态农药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从农药科学的发展来看,在农药研制使用上“回归自然”及农药的“无公害化”,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针对性的杀菌剂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水蔓菁。作为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4-30份、木莲18-24份、贯众12-18份、海藻8-12份、八角枫8-12份、石榴子4-8份、天浆壳4-8份、马鞭草2-6份、石灰华2-4份、水蔓菁1-3份。作为另一种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7-28份、木莲21-22份、贯众14-15份、海藻11-12份、八角枫10-11份、石榴子5-6份、天浆壳6-7份、马鞭草3-4份、石灰华3-4份、水蔓菁2-3份。作为另一种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7.4份、木莲21.8份、贯众14.2份、海藻11.8份、八角枫10.6份、石榴子5.7份、天浆壳6.4份、马鞭草3.4份、石灰华3.8份、水蔓菁2.7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和水蔓菁;(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应用,具体为:将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与500-1000倍量水混合即为杀菌菌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芦蒿病毒病。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4份、木莲18份、贯众12份、海藻12份、八角枫8份、石榴子8份、天浆壳4份、马鞭草6份、石灰华2份、水蔓菁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和水蔓菁;(2)将混合料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3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2-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15,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水,静置36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实施例2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30份、木莲24份、贯众18份、海藻8份、八角枫12份、石榴子4份、天浆壳8份、马鞭草2份、石灰华4份、水蔓菁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和水蔓菁;(2)将混合料加入5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70℃煎煮4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70℃煎煮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加入浓缩液1倍体积的水,静置48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实施例3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7份、木莲21份、贯众14份、海藻12份、八角枫11份、石榴子5份、天浆壳7份、马鞭草3份、石灰华4份、水蔓菁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和水蔓菁;(2)将混合料加入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煎煮2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煎煮2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10,加入浓缩液3倍体积的水,静置24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实施例4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8份、木莲22份、贯众15份、海藻11份、八角枫10份、石榴子6份、天浆壳6份、马鞭草4份、石灰华3份、水蔓菁3份。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5防治芦蒿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制成: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水蔓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制成:大青叶、木莲、贯众、海藻、八角枫、石榴子、天浆壳、马鞭草、石灰华、水蔓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4-30份、木莲18-24份、贯众12-18份、海藻8-12份、八角枫8-12份、石榴子4-8份、天浆壳4-8份、马鞭草2-6份、石灰华2-4份、水蔓菁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芦蒿病毒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青叶27-28份、木莲21-2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存,
申请(专利权)人:沈荣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