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荣存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86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密蒙花。该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番红花炭疽病。

Natural bactericid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rocus sativus anthracno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Natural bactericide for preventing saffron anthracnose i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made of the following ingredients: Chamomile, Herba Ixeris and seven inch grass, arrow grass, honeysuckle, white Poria, Jiang Huang, Rhizoma Corydalis, Euphorbia humifusa, Mimeng flower. The natural bactericide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afflower anthracnose is rich in source and low in cost, and is made of pure natural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only non-toxic and pollution-free,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Anthracnose of Crocus sativ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番红花(学名:CrocussativusL.)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番红花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番红花炭疽病是危害红花根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暗褐色凹陷斑,严重的造成烂茎,轻者不能开花结实。叶柄染病症状与茎部相似。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桔红色粘质物。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茎叶、叶柄和花蕾均可受害。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茎部染病初呈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暗褐色梭形凹陷斑,严重的造成烂茎,轻者不能开花结实。叶柄染病症状与茎部相似;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桔红色粘质物。番红花炭疽病的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长在寄主表皮下,大小193-207μm。分生孢子梗棒状,无色,大小10-20×2.5-3(μm)。分生孢子长圆形,单胞无色,内含油球1-2个,大小8-13×4.5-5(μm)。引起果炭疽的分生孢子盘刚毛少,人工诱发产生的有性态为G10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叶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盘刚毛多,人工诱发末产生有性世代,人工接种及田间自然发病仅侵染叶片。目前,为防治番红花病害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使植株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密蒙花。作为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25-35份、苦苦菜15-20份、七寸草10-16份、箭头草8-12份、金银花4-8份、白茯苓4-6份、姜黄2-4份、元胡2-4份、地锦草1-3份、密蒙花1-3份。作为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31-32份、苦苦菜16-17份、七寸草12-13份、箭头草9-10份、金银花5-6份、白茯苓4-5份、姜黄2-3份、元胡3-4份、地锦草1-2份、密蒙花2-3份。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31.6份、苦苦菜16.2份、七寸草12.5份、箭头草9.2份、金银花5.6份、白茯苓4.7份、姜黄2.6份、元胡3.4份、地锦草1.2份、密蒙花2.6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和密蒙花;(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应用,具体为:将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与500-1000倍量水混合即为杀菌菌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番红花炭疽病。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25份、苦苦菜15份、七寸草16份、箭头草12份、金银花8份、白茯苓6份、姜黄2份、元胡2份、地锦草1份、密蒙花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和密蒙花;(2)将混合料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3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2-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15,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水,静置36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实施例2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35份、苦苦菜20份、七寸草10份、箭头草8份、金银花4份、白茯苓4份、姜黄4份、元胡4份、地锦草3份、密蒙花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和密蒙花;(2)将混合料加入5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70℃煎煮4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70℃煎煮4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加入浓缩液1倍体积的水,静置48h;(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实施例3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31份、苦苦菜16份、七寸草12份、箭头草10份、金银花5份、白茯苓4份、姜黄2份、元胡4份、地锦草1份、密蒙花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和密蒙花;(2)将混合料加入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煎煮2h;(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煎煮2h;(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10,加入浓缩液3倍体积的水,静置24h;(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制成: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密蒙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制成:甘菊、苦苦菜、七寸草、箭头草、金银花、白茯苓、姜黄、元胡、地锦草、密蒙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25-35份、苦苦菜15-20份、七寸草10-16份、箭头草8-12份、金银花4-8份、白茯苓4-6份、姜黄2-4份、元胡2-4份、地锦草1-3份、密蒙花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番红花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31-32份、苦苦菜16-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存
申请(专利权)人:沈荣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