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514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地桩、螺栓和渗透管;底座的一侧开有半圆形缺口;底座远离半圆形缺口的一侧设有两地桩孔和渗透管孔,底座靠近半圆形缺口的一侧设有水泥浆孔;底座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连接板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底座与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通过凸起端和凹槽端相互咬合;底座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连接板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螺栓插入螺栓孔用于将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能够起到有效加固树木、防止被台风吹到的作用,另外不会影响到树木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园林景观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城市绿化树木防台风加固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东南沿海每年遭受几次强台风的袭击,台风对城市道路绿化树木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新栽的树木容易被吹到,连根拔起,容易伤及周边的人员、车辆和房屋等。以2016年“莫兰蒂”台风为例,该台风造成了厦门市绿化树木大面积的倾倒,砸伤周边车辆,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防止新栽树木被吹到,对树木进行加固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目前,加固方法大都是在树木周边采用3~4根木材进行支持,这种支持对于较小的台风效果较好,但遇到12级以上的台风时,仅靠木材或支架加固效果不佳。有专利提出了新的加固方法,如“一种树木固定支撑装置(申请号:201310644653.9)”、“树木固定装置(申请号:200620096553.2)”、“一种树木加固装置(申请号:201220416271.1)”等,这些方法相对简单的木材支持来说,加固效果更佳,但这些方法均是采用地面以上的方法进行加固,在树干上设置支撑,这些做法影响了绿化树木的美观。树木被吹倒除了树大招风外,其主要原因是绿化场地多为人工填土,未被压实,填土抗剪强度低,遇到雨水渗入时,强度则更低;另外,下部土壤比较贫瘠,根系不发达,不能生长到较深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能够起到有效加固树木、防止被台风吹到的作用,另外不会影响到树木的美观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地桩、螺栓和渗透管;所述底座和连接板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底座的一侧开有半圆形缺口;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半圆形缺口的一侧设有并排的三个圆孔,其中两边的圆孔为地桩孔,中间的圆孔为渗透管孔,所述地桩打入所述地桩孔,所述渗透管打入所述渗透管孔;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半圆形缺口的一侧设有水泥浆孔,用于注入水泥浆;所述底座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连接板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底座与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通过凸起端和凹槽端相互咬合;所述底座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所述连接板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插入所述螺栓孔用于将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由钢筋混泥土制成。所述底座的宽度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底座的厚度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底座的宽度为1.0~1.5m,厚度为10~15cm,长度为1.0~1.5m;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为1.0~3.0m。所述地桩孔和所述渗透管孔的直径为10~15cm。所述地桩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呈钉子状,其中一端尖锐,另一端带有扩大头;所述扩大头直径比所述地桩孔的直径略大。所述螺栓由钢材制成;其表面涂有防锈漆。所述渗透管由PVC管制成;其管壁钻设有若干孔洞,用于管内营养液渗入到周围土壤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地桩孔和植被根系呼吸孔。本技术利用底座与连接板形成一道密封盖,利用水泥浆团体加固土壤,利用渗透管内的营养液通过管壁孔洞渗透到土壤中,促进根系吸收,并向深处生长,通过三重措施来加固新栽树木,加固装置位于地面以下,上部可铺设地面砖等路面材料,不影响到上部树木的美观性,且具有加固效果良好、实施方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底座(a)及其相邻底座(b)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底座(a)及其相邻底座(b)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连接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的连接板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实施后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地桩孔,12、渗透管孔,13、水泥浆孔,14、螺栓孔,15,半圆形缺口,2、连接板,3、地桩,4、渗透管,41、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板2、地桩3、螺栓和渗透管4。具体的,底座1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其宽度为1.0~1.5m,厚度为10~15cm,长度为1.0~1.5m,底座1一侧开有半圆形缺口15。底座1远离半圆形缺口15一侧预留有三个并列的圆孔,圆孔直径为10~15cm,两边的两个圆孔为打入地桩3所用,中间圆孔为打入渗透管4所用。底座1靠近半圆形缺口15一侧留有圆孔,供注入水泥浆所用。底座1一侧为凸起端,另一侧为凹槽端,能够与相邻的底座1和连接板2相互咬合,具体的,一底板的凸起端与相邻底板的凹槽端相咬合,一底板的凹槽端与相邻底板的凸起端相咬合,凸起端和凹槽端均预留有螺栓孔14,供螺栓将相邻底座1或连接板2固定。连接板2的宽度和厚度与底座1的宽度和厚度相同,长度为1.0~3.0m,一侧为凸起端,另一侧为凹槽端,具体的,连接板2的凸起端与底板1的凹槽端相咬合,连接板2的凹槽端与底板1的凸起端相咬合。连接板2上留有若干孔洞,供打入地桩3和植被根系呼吸。地桩3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形似钉子,一端尖锐、一端带有扩大头。扩大头直径比底座和连接板预留孔洞的直径略大。螺栓由钢材制成,涂抹有防锈漆,将底座与相邻底座、底座与连接板连接。渗透管4由PVC管制成,管壁钻有若干孔洞,供管内营养液渗入到周围土壤中。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的实施方法,其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步:(1)加固装置的底座1、连接板2、地桩3、螺栓和渗透管4事先在工厂预制好,然后运输到绿化施工场地;(2)待树木栽好后,将底座1、连接板2相互连接,使得凸起端与凹槽端相互对齐,并将树干置于两个底座组成的圆孔内,螺栓拧入底座1和连接板2预留的螺栓孔14内,将底座1和连接板2连接好;(3)在底座1和连接板2的合适孔洞位置打入地桩3,将底座1和连接板2固定在地面上;(4)沿底座1预留孔洞,利用钻机在土壤里钻孔,孔深为期望根系生长到的深度,一般为4~10m,将渗透管4放入到钻孔内,顶部用密封盖41密封;(5)定期向渗透管4内注入树木生长所用的营养液;(6)待树木生长2-3年,根系长到一定程度时,在底座孔洞内钻孔,孔深为1~2m,向孔内注入较高压力的水泥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注浆时孔口设置止浆塞。本技术利用底座与连接板形成一道密封盖,利用水泥浆团体加固土壤,利用渗透管内的营养液通过管壁孔洞渗透到土壤中,促进根系吸收,并向深处生长,通过三重措施来加固新栽树木,加固装置位于地面以下,上部可铺设地面砖等路面材料,不影响到上部树木的美观性,且具有加固效果良好、实施方便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板(2)、地桩(3)、螺栓和渗透管(4);所述底座(1)和连接板(2)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有半圆形缺口(15);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半圆形缺口(15)的一侧设有并排的三个圆孔,其中两边的圆孔为地桩孔(11),中间的圆孔为渗透管孔(12),所述地桩(3)打入所述地桩孔(11),所述渗透管(4)打入所述渗透管孔(12);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半圆形缺口(15)的一侧设有水泥浆孔(13),用于注入水泥浆;所述底座(1)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连接板(2)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底座(1)与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2)通过凸起端和凹槽端相互咬合;所述底座(1)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14),所述连接板(2)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14),所述螺栓插入所述螺栓孔(14)用于将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板(2)、地桩(3)、螺栓和渗透管(4);所述底座(1)和连接板(2)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有半圆形缺口(15);所述底座(1)远离所述半圆形缺口(15)的一侧设有并排的三个圆孔,其中两边的圆孔为地桩孔(11),中间的圆孔为渗透管孔(12),所述地桩(3)打入所述地桩孔(11),所述渗透管(4)打入所述渗透管孔(12);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半圆形缺口(15)的一侧设有水泥浆孔(13),用于注入水泥浆;所述底座(1)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连接板(2)包括凸起端和凹槽端,所述底座(1)与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2)通过凸起端和凹槽端相互咬合;所述底座(1)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14),所述连接板(2)的凸起端和凹槽端均设有螺栓孔(14),所述螺栓插入所述螺栓孔(14)用于将相邻的底座或连接板(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钢筋混泥土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树木防台风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肖郑宏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