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82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7:42
缆线(10)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14)构成的缆线主体(11)。多根线材(14)中的至少一根为沿着缆线长度方向(D)延伸的光纤(17)由保护管(18)保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16)。在光纤(17)与保护管(18)之间,在缆线长度方向(D)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紧固光纤(17)与保护管(18)的紧固部(26)。根据该缆线(10),能够提高对施加于缆线主体(11)的张力进行测定的测定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缆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能够作为两端分别固定于构造体或者基础的构造用缆线而适当使用的缆线。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4-21537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缆线。该缆线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构成的缆线主体。多根线材中的至少一根为由保护管保护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7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缆线中,当对伴随着缆线主体的伸缩的光纤的应变进行检测,对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进行测定时,对于提高测定精度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对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进行测定的测定精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构成的缆线主体,上述多根线材中的至少一根为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由保护管保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在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之间,在缆线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紧固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的紧固部。在该情况下,在光纤与保护管之间,在缆线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紧固部。因而,当对缆线主体施加张力时,能够使光纤中的位于在缆线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紧固部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中间部分)经由保护管与缆线主体一体地伸缩。由此,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高精度地使光纤的中间部分应变。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1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作为上述紧固部,具备固化性树脂固化而成的树脂紧固部,上述树脂紧固部配置于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在该情况下,由于树脂紧固部配置于保护管的管端部,所以在将光纤插通于保护管内的状态下,从管端部注入固化性树脂,由此能够形成树脂紧固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2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在上述保护管中设置有流入限制部,该流入限制部限制上述固化性树脂从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流入位于上述保护管中相比管端部靠缆线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保护管中设置有流入限制部,所以当从管端部注入固化性树脂时,能够限制固化性树脂流入中央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3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和中央部由不同部件构成,上述流入限制部在上述保护管中设置于管端部与中央部接合的接合部分。在该情况下,由于流入限制部设置于保护管的接合部分,所以能够在将保护管的管端部与中央部接合的同时形成流入限制部。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4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上述流入限制部在上述保护管的中央部的端缘处由埋入上述保护管与上述光纤之间的敛缝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将光纤插通于保护管的中央部之后,且在将保护管的管端部与中央部接合之前,对保护管的中央部的端缘实施敛缝处理,由此能够形成流入限制部。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流入限制部。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1至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作为上述紧固部,具备套筒紧固部,该套筒紧固部嵌合于上述保护管内且具有在内部嵌合有上述光纤的套筒。在该情况下,由于作为紧固部具备套筒紧固部,所以能够利用套筒高精度地保持保护管与光纤的径向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更高精度地使光纤的中间部分应变。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上述第6方式所涉及的缆线中,上述保护管在缆线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在该情况下,由于保护管在缆线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所以能够将套筒从保护管中的分割的部分插通到保护管内。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构成的缆线主体,上述多根线材中的至少一根为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由保护管保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该缆线还具备:一对管套,上述缆线主体的两端部分别插通于该一对管套;以及填充材料,填充于上述管套内,紧固上述缆线主体的端部与上述管套。在上述光纤内置线中的位于上述管套内的部分中,上述光纤从上述保护管露出,上述填充材料紧固上述光纤与上述管套。在该情况下,填充材料紧固光纤与管套。因而,当从一对管套对缆线主体施加张力时,能够使光纤的整体与缆线主体一体地伸缩。由此,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高精度地使光纤的整体应变。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高精度地使光纤的中间部分应变。因而,能够根据光纤的应变高精度地测定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根据第2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在将光纤插通于保护管内的状态下,从管端部注入固化性树脂,由此能够形成树脂紧固部。因而,能够容易地制造缆线。根据第3方式所涉及的缆线,当从管端部注入固化性树脂时,能够限制固化性树脂流入中央部。因而,能够更容易地制造缆线。根据第4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在将保护管的管端部与中央部接合的同时形成流入限制部。因而,能够更容易地制造缆线。根据第5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容易地形成流入限制部。因而,能够更容易地制造缆线。根据第6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更高精度地使光纤的中间部分应变。因而,能够根据光纤的应变高精度地测定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根据第7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将套筒从保护管中的分割的部分插通到保护管内。因而,能够容易地制造缆线。根据第8方式所涉及的缆线,能够基于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高精度地使光纤的整体应变。因而,能够根据光纤的应变高精度地测定施加于缆线主体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缆线的构造物的概要图。图2是图1所示的缆线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缆线的横剖视图。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缆线的光纤内置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构成图4所示的光纤内置线的保护管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图6是构成图4所示的光纤内置线的光纤的立体图。图7是图4所示的光纤内置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使构成图4所示的光纤内置线的光纤以及套筒紧固部露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构成图4所示的光纤内置线的光纤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缆线的纵剖视图。图11是构成图10所示的缆线的光纤内置线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2是对图10所示的缆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示出将光纤插通于保护管的中央管以及端部管这双方的状态的图。图13是对图10所示的缆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示出对保护管的中央管的端缘实施了敛缝的状态的图。图14是对图10所示的缆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示出将保护管的中央管以及端部管的两端缘对接的状态的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缆线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9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缆线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缆线10用于构造物1,缆线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构造体或者基础。在本实施方式中,缆线10将作为构造体的浮体2(在图示的例子中为水上发电装置)拴系于作为基础的未图示的水底。缆线10的一端固定于浮体2,缆线10的另一端固定于水底。当浮体2在水上移位而作为构造体的浮体2与作为基础的水底相对地移位时,对该缆线10作用张力。如图2以及图3所示,缆线10具备缆线主体11、一对管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缆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线,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构成的缆线主体,上述多根线材中的至少一根为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由保护管保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其中,在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之间,在缆线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紧固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的紧固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2 JP 2014-2153721.一种缆线,具备由捆扎成一体的多根线材构成的缆线主体,上述多根线材中的至少一根为沿着缆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由保护管保护而形成的光纤内置线,其中,在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之间,在缆线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紧固上述光纤与上述保护管的紧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其中,作为上述紧固部,具备固化性树脂固化而成的树脂紧固部,上述树脂紧固部配置于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其中,在上述保护管中设置有流入限制部,该流入限制部限制上述固化性树脂从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流入位于上述保护管中相比管端部靠缆线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中央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缆线,其中,上述保护管的管端部和中央部由不同部件构成,上述流入限制部在上述保护管中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伸介甲斐康幸田畑和文衣袋顺一仓又悟杉山博希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工程技术株式会社东京制纲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