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异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包括其的模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68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6:05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造的模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由于包含35重量%至75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5重量%至35重量%的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的共聚物(b)、5重量%至20重量%的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2μm以上且小于0.6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的共聚物(c)、5重量%至20重量%的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1μm至0.3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来制备的共聚物(d)以及0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而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聚碳酸酯‑ABS基合金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根据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包括其的模制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54968的优先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模制品,更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特别具有优异的低温冲击强度以及改善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模制品。
技术介绍
塑料电镀被广泛使用,因为它提供了类似金属的外观,并提高了刚度、耐热性、耐磨性等。特别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以下称为ABS)树脂被广泛用作电镀用塑料,因为它可以用铬酸和硫酸处理并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电镀性能。由于丙烯腈的刚性和耐化学性、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可加工性以及ABS树脂的机械强度和美观性,所以ABS树脂被广泛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汽车产品、电气产品和电子产品以及办公设备。ABS树脂的丁二烯橡胶被诸如铬酸或硫酸等腐蚀剂氧化,由此提供锚定孔。因此,与通常的塑料树脂相比,可以保证金属的稳定吸附,并且嵌入锚定孔中的金属膜所提供的机械锚定效应可产生高附着力。ABS树脂的这种高电镀附着力导致塑料电镀的积极发展。然而,当ABS树脂被电镀时,与ABS树脂被电镀之前相比,电镀的ABS树脂具有降低的冲击强度和耐热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ABS树脂与聚碳酸酯树脂混合制备的PC/ABS树脂用作电镀用塑料。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ABS树脂的含量降低,会发生诸如不电镀或金属从所电镀的塑料剥离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电镀用塑料,其提供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热性以及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KR0989907B1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上述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以及制备该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来实现,其中,该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包含:35重量%至75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5重量%至35重量%的共聚物(b),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conjugateddienerubber)、芳族乙烯基化合物(aromaticvinylcompound)和乙烯基氰化合物(vinylcyanidecompound)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c),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2μm以上且小于0.6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d),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1μm至0.3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meth)acrylatecompound)来制备;以及0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所述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制成的模制品。有益效果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模制品,该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由于聚碳酸酯树脂和ABS类树脂的合金的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提供了增加的电镀附着力和优异的机械性能,特别是优异的低温冲击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内容。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包含:35重量%至75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5重量%至35重量%的共聚物(b),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c),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2μm以上且小于0.6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d),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1μm至0.3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来制备;以及0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在该范围内,提供优异的电镀附着力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具有优异的电镀附着力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聚碳酸酯树脂(a)聚碳酸酯树脂(a)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通过使双酚类单体和碳酸酯前体聚合而制备的树脂。所述双酚类单体可以是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醚、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甲酮、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BPA))、2,2-双(4-羟基苯基)丁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酚Z(BPZ))、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溴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氯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以及α,ω-双[3-(邻羟基苯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碳酸酯前体可以是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环己酯、碳酸二苯酯、碳酸联甲苯酯(ditolylcarbonate)、碳酸二(氯苯)酯、碳酸二间甲酚酯(m-cresylcarbonate)、碳酸二萘酯(dinaphthylcarbonate)、碳酸二(联苯基)酯、碳酰氯(光气)、三光气、双光气、碳酰溴以及双卤代甲酸酯(bishaloformate)。聚碳酸酯树脂(a)的量可以是例如35重量%至75重量%,40重量%至70重量%,或45重量%至65重量%。在该范围内,提供优异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聚碳酸酯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可以是,例如20,000g/mol至80,000g/mol,40,000g/mol至75,000g/mol,或50,000g/mol至70,000g/mol。在该范围内,可以获得优异的冲击强度、满意的流动性和优异的可加工性。聚碳酸酯树脂(a)可以具有,例如3g/10min至70g/10min,15g/10min至50g/10min,或25g/10min至60g/10min的熔融指数(300℃,1.2kg),其根据ASTMD1238进行测量。在这个范围内,提供优异的可加工性和优异的性能平衡。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的共聚物(b)共聚物(b)的量可以是,例如7重量%至25重量%,或10重量%至20重量%。在该范围内,提供诸如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包括:35重量%至75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5重量%至35重量%的共聚物(b),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c),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2μm以上且小于0.6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d),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1μm至0.3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来制备;以及0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05 KR 10-2015-01549681.一种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包括:35重量%至75重量%的聚碳酸酯树脂(a);5重量%至35重量%的共聚物(b),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6μm至1.5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c),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2μm以上且小于0.6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聚物(d),该共聚物通过聚合平均粒径为0.1μm至0.3μm的共轭二烯橡胶、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来制备;以及0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至80,000g/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b)、共聚物(c)和共聚物(d)的总量为20重量%至5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b)通过聚合5重量%至20重量%的共轭二烯橡胶、60重量%至8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10重量%至30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c)通过聚合50重量%至70重量%的共轭二烯橡胶、20重量%至40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5重量%至20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d)中包含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聚物(d)是包含60重量%至80重量%的核和20重量%至40重量%的壳的核-壳接枝共聚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ABS类合金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芳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氰化合物的共聚物(e)通过聚合60重量%至85重量%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15重量%至40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来制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宰焕金明一俞硕在李承頀安成泰郑玟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