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有超导的磁性轴承的滚筒的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461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其带有多个沿着输送路线(3)布置的且分别可旋转运动地相对于基体(6)支承的、构造成旋转对称的滚筒元件(4)以用于支撑待运输的输送物(2)。滚筒元件(4)和基体(6)形成磁性轴承装置,其构造成用于相对于基体(6)无接触地支承滚筒元件(4)并且包括超导体系统(22)和永磁体系统(23),其彼此协调以用于相互无接触地提供支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带有超导的磁性轴承的滚筒的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其带有多个沿着输送路线布置的且分别可旋转运动地相对于基体支承的、构造成旋转对称的滚筒元件以用于支撑待运输的输送物。
技术介绍
由文件DE19622903C2已知一种传输系统,在其中,多个相同地构造的球滚输送单元布置在球平台处,以形成放置面,经由该放置面可低摩擦地推动待输送的对象、例如集装箱。在此,单个球滚输送单元基本上包括带有多个布置在其中的承载球的球形的承载壳,在承载球上可旋转地支承有工作球,以便将对象放置到其上。在此可设置成,弹性地支承工作球,以通过受限的向上和向下运动实现负载在多个球滚输送单元上的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其构造成用于在净化室中的应用和/或用于输送高敏感的输送物。对于开头所述的类型的输送系统,该目的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在此设置成,滚筒元件和基体形成磁性轴承装置,该磁性轴承装置构造成用于相对于基体无接触地支承滚筒元件并且包括超导体系统和永磁体系统,其彼此协调以用于相互无接触地提供支撑力。在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在多个承载球上设置工作球的有摩擦的、可旋转运动的支承,承载球自身可旋转运动地被容纳在承载壳中。相对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系统中,设置滚筒元件相对于基体的无接触的支承。通过该无接触的支承,省去了在滚筒元件与基体之间的直接机械接触,由此不可出现摩擦效应并且可排除在滚筒元件运动的情况中释放磨蚀颗粒。此外,通过滚筒元件的无接触的支承确保,附着在输送物处的、滚落到滚筒元件中的一个上的颗粒不导致滚筒元件的卡住,这种卡住可以就像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承载球和工作球的组合中的情况。为了保证无接触的支承,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成,为了相互施加支撑力,滚筒元件和基体包括超导体系统和永磁体系统。超导体系统优选地是由这样的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本体,即该材料通过调温到材料特定的跃变温度或跃变温度之下而具有超导性能,这附带还包括外磁场的置换并且充分用于无接触地支承滚筒元件。优选地,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超导体系统设置所谓的高温超导体的使用,其在高于23开尔文的温度的情况中、尤其地还在77开尔文的温度的情况中也具有超导性能,77开尔文相应于液氮的沸腾温度,由此,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可保证更长时间保持将超导体系统冷却到跃变温度或跃变温度之下。永磁体系统如此地匹配到超导体系统的性能上,即保证至少绕一个旋转轴线、优选地绕多个旋转轴线、尤其地绕任意旋转轴线可旋转运动地支承滚筒元件。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适宜的是,超导体系统关联于基体并且永磁体系统包括滚筒元件中的多个,其分别配备有永磁体组件。通过超导体系统与基体的关联性,可实现用于超导体系统的简单的构造方式。优选地设置成,设置用于超导体系统的多个超导体的、尤其地用于超导体系统的所有超导体的中央冷却部。该中央冷却部可选择性地借助于液化的气体、尤其地借助于液氮实现,液氮被容纳在贮存系统中并且周围冲刷超导体系统的超导体。在此利用的是,从环境、尤其地被液化的气体周围冲刷的超导体中提取用于蒸发经液化的气体所需的热,从而将其冷却。备选地可设置成,在基体中或邻近基体布置电冷却装置,其经由合适的冷却管路与单个超导体相连接,已便在出现合适的到冷却装置处的能量输送的情况中可保证用于超导体的时间上不受限制的冷却。此外设置成,滚筒元件中的多个配备有永磁体组件,其分别提供磁场,该磁场在超导体被冷却到跃变温度或跃变温度之下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在相应的超导体中被“冻住”。紧接着,分别配备有永磁体组件的滚筒元件相对于相应的超导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导致作用到滚筒元件上的反应力,由此,可获得滚筒元件的至少基本上位置固定的定位。优选地设置成,滚筒元件的永磁体组件构造成用于提供相对于旋转轴线旋转对称的磁场。由此保证,相应配备的滚筒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而由此不由超导体出发施加反应力。例如可设置成,滚筒元件构造成圆柱形地构造的、且在沿着柱轴线的轴向方向磁化的棒式磁体的形式。在调试输送系统期间,即在将超导体冷却到跃变温度或跃变温度之下期间,必须如此使相应的滚筒元件在其磁场方面相对于超导体取向,即应如同其旋转轴线在稍后的运行中取向的那样,因为随着到跃变温度或跃变温度之下的冷却的实现,实现用于滚筒元件的无反应力的取向的确定。有利的是,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布置在共同的输送平面中和/或在规定的角位置中、尤其地彼此平行地取向。为了小心翼翼地输送高敏感的输送物,有利的是,相应的输送物可至少几乎无晃动地在滚筒元件上被输送。为此,至少在相同地实施的滚筒元件的情况中有利的是,其旋转轴线布置在共同的输送平面中。为了沿着期望的输送路线运输输送物,设置成,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以规定的角位置彼此取向,以能够保证尽可能低摩擦的、优选地几乎无摩擦地运输输送物。如果应设置不同大小和/或几何形状的滚筒元件,作为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在共同的输送平面中的布置方案的备选,设置相应的滚筒元件的接触面在共同的输送平面中的布置方案,其中,该接触面是在滚筒元件处的这样的面,即其可与待运输的输送物接触。对于有些输送应用情况足够的是,可沿着直的输送路线运送输送物。在此,为了避免不期望的摩擦效应,有利的是,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地取向。尤其优选地设置成,滚筒元件以固定的分度、即等距地沿着输送路线布置,以尽可能在沿着输送路线的每个位置处并且在输送物的输送期间的每个时刻保持至少一定数量的滚筒元件与输送物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滚筒元件构造成永磁体组件。由此,实现了用于相应的滚筒元件的尤其简单的构造方式,尤其地在滚筒元件的棒形的设计方案中,因为,在此,可能使用成本适宜地制造的棒式磁体。为了避免与待输送的输送物的非期望的相互作用,可设置滚筒元件的涂层、尤其地利用塑料层。优选地,滚筒元件由永磁体组件构成并且必要时由相关联的涂层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设置成,在基体处布置驱动件,其构造成用于无接触地将扭矩引导到至少一个滚筒元件上,以引起用于输送物的运输运动。优选地,设置关于相应的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的扭矩引入,从而能够已在不与输送物接触的情况下使滚筒元件置于旋转运动中,并且在输送物彼此接近时可几乎低急冲地或优选地无急冲地将运输运动施加到输送物上。在此,可选择性地设置用于驱动件的控制或调节,以便于能提供用于输送物的恒定的运输运动或者与外部的边界条件相匹配的、速度可变化的运输运动。驱动件尤其地可为电动机或流体的旋转驱动部。优选地,借助于磁性离合器实现从驱动件到相应的滚筒元件上的无接触的扭矩引入。为此,示例性地不仅可在滚筒元件处而且可在驱动件处设置彼此对应的永磁体,理想地,其布置成与相应的滚筒元件的永磁体组件分离并且至少几乎完全位于超导体的影响区域之外。必要时,可设置合适的屏蔽件,以便于可与超导体无关地使磁性离合器的磁场置于绕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设计方案中设置成,设置超导体系统或超导体系统的单个超导体在基体处的可动的、尤其地可摆动运动的组件,以便于实现对滚筒元件的空间取向和/或位置的影响。例如可设置成,超导体系统绕垂直于输送平面取向的摆动轴线可摆动地布置在基体处,以便于选择性地通过超导体系统的摆动来影响滚筒元件的旋转轴线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带有超导的磁性轴承的滚筒的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系统,其带有多个沿着输送路线(3;33;53,54,55)布置的且分别能旋转运动地相对于基体(6;36;56)支承的、构造成旋转对称的滚筒元件(4;34;64)以用于支撑待运输的输送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元件(4;34;64)和所述基体(6;36;56)形成磁性轴承装置,其构造成用于相对于所述基体(6;36;56)无接触地支承所述滚筒元件(4;34;64)并且包括超导体系统(22)和永磁体系统(23),其彼此协调以用于相互无接触地提供支撑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输送系统,其带有多个沿着输送路线(3;33;53,54,55)布置的且分别能旋转运动地相对于基体(6;36;56)支承的、构造成旋转对称的滚筒元件(4;34;64)以用于支撑待运输的输送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元件(4;34;64)和所述基体(6;36;56)形成磁性轴承装置,其构造成用于相对于所述基体(6;36;56)无接触地支承所述滚筒元件(4;34;64)并且包括超导体系统(22)和永磁体系统(23),其彼此协调以用于相互无接触地提供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体系统(22)关联于所述基体(6;36;56)并且所述永磁体系统(23)包括所述滚筒元件(4;34;64)中的多个,其分别配备有永磁体组件(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元件(4;34;64)的永磁体组件(14)构造成用于提供相对于旋转轴线(5;35)旋转对称的磁场。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元件(4;34;64)的旋转轴线(5;35)布置在共同的输送平面(20;70)中和/或在规定的角位置中、尤其地彼此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施托尔G贝尔纳E施特格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