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451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能够提高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精度。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具备:第1设定部,基于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1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1变化量;第2设定部,基于根据上述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和速度的实测值、以及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速度的实测值计算出的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2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2变化量;第3设定部,基于由上述第1设定部设定的第1变化量以及由上述第2设定部设定的第2变化量,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操作量;以及调整部,基于上述轧钢机的入侧的第1偏差与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第2偏差的比较结果,调整上述第1设定部的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该板厚控制装置计算入侧板厚计的实测值与入侧的基准值之间的第1偏差。该板厚控制装置计算出侧板厚计的实测值与出侧的基准值之间的第2偏差。该板厚控制装置基于第1偏差和第2偏差对前馈AGC的增益进行调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0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轧制件从轧钢机到达出侧板厚计花费时间。其结果,前馈AGC的增益的调整延迟。因此,无法提高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能够提高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精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具备:第1设定部,基于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1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1变化量;第2设定部,基于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2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2变化量,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具备:第1设定部,基于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1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1变化量;第2设定部,基于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2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2变化量,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是根据上述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和速度的实测值、以及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速度的实测值计算出的;第3设定部,基于由上述第1设定部设定的第1变化量以及由上述第2设定部设定的第2变化量,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操作量;以及调整部,基于上述轧钢机的入侧的第1偏差与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第2偏差的比较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轧制件的板厚控制装置,具备:第1设定部,基于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1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1变化量;第2设定部,基于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与基准值之间的第2偏差,设定上述轧钢机的辊缝的第2变化量,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推测值是根据上述轧钢机的入侧的轧制件的厚度的实测值和速度的实测值、以及上述轧钢机的出侧的轧制件的速度的实测值计算出的;第3设定部,基于由上述第1设定部设定的第1变化量以及由上述第2设定部设定的第2变化量,设定上述轧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敦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