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处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443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3:02
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第一、第二保持部件(10、20),它们伴随着操作手柄的操作而以第一旋转轴(RA1)为中心进行开闭;以及轴体主体(61),其一端与操作部连接,在另一端经由第一旋转轴(RA1)将第一、第二保持部件(10、20)轴支承为能够开闭。第一保持部件(10)具有传热板(12),该传热板(12)在利用第一、第二保持部件(10、20)夹持着活体组织时与该活体组织接触,向该活体组织施加能量。传热板(12)与向传热板(12)供给能量的柔性基板(13)连接,该柔性基板(13)与从上述另一端侧朝向上述一端侧布线于轴体主体(61)内部的引线(C1)电连接。柔性基板(13)在比第一旋转轴(RA1)靠上述一端侧的位置与引线(C1)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用处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处置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向活体组织施加能量来处置该活体组织的医疗用处置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用处置装置构成为:具有能够借助枢支轴而转动地连结的一对处置器具片,通过使该一对处置器具片以枢支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使该一对处置器具片的各前端进行开闭,能够利用该各前端夹持活体组织。并且,在一对处置器具片中的一个处置器具片的前端埋设有多个发热体。而且,在该医疗用处置装置中,通过利用一对处置器具片的各前端夹持活体组织并给多个发热体通电,来给该活体组织施加热能来处置该活体组织。这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用处置装置中,在一个处置器具片的内部配设有柔性基板,利用该柔性基板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传递给多个发热体。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用处置装置中,通过使用柔性基板(而非引线)作为将来自外部的电力传递给多个发热体的布线,实现了该医疗用处置装置的小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55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与引线相比的情况下,柔性基板的价格非常高。即,在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医疗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疗用处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一对保持部件,它们伴随着操作部的操作而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开闭;以及轴体,其一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在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旋转轴将所述一对保持部件轴支承为能够开闭,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保持部件具有能量施加部,该能量施加部在利用所述一对保持部件夹持着活体组织时与该活体组织接触,向该活体组织施加能量,所述能量施加部与向所述能量施加部供给能量的柔性基板连接,该柔性基板与从所述另一端侧朝向所述一端侧布线于所述轴体内部的引线电连接,所述柔性基板在比所述第一旋转轴靠所述一端侧的位置与所述引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医疗用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一对保持部件,它们伴随着操作部的操作而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开闭;以及轴体,其一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在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旋转轴将所述一对保持部件轴支承为能够开闭,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保持部件具有能量施加部,该能量施加部在利用所述一对保持部件夹持着活体组织时与该活体组织接触,向该活体组织施加能量,所述能量施加部与向所述能量施加部供给能量的柔性基板连接,该柔性基板与从所述另一端侧朝向所述一端侧布线于所述轴体内部的引线电连接,所述柔性基板在比所述第一旋转轴靠所述一端侧的位置与所述引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部分设置有伸缩部,该伸缩部具有挠曲形状并能够借助该形状进行伸缩,所述伸缩部配置于所述柔性基板和所述引线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数野裕树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