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换器电路,具体是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
技术介绍
DC/DC变换器作为实现不同直流电压的转换,一般传统的DC/DC变换器为单向转换以及非隔离的BUCK-BOOST拓扑的DC/DC变换。现为满足储能,能源的充分利用。在车载以及,电池化成方面,DC/DC双向变换已经迫切需要,传统的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由于不具备电气隔离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故隔离型DC/DC双向变换器成为主要研究对象。DC/DC变换器中以LLC拓扑最为优先,LLC拓扑有着几乎全范围内能实现ZVS,并在f<fr(谐振频率)副边整流管能实现ZCS,其控制方式为PFM,作为天生的抖频模式,可改善电路的EMC。如图1为传统全桥LLCDC/DC变换器,为单向的二极管整流方式。如图2所示,为LLCDC/DC变换器同步整流。传统的二极管整流,在低压大电流输出情况下,二极管的导通损耗占的比例大,使得电路效率难以调整,损耗的增加又带来了散热难度,需要增加相应的散热措施,增加了散热成本,模块化体积也难以做小,并降低了电路可靠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包括左右对称的V1侧电路和V2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V1侧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V2侧电路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漏极、电容Ca和电压V1,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容Cr、MOS管Q3的漏极和同步整流IC1,MOS管Q2的源极连接变压器T1的绕组LM、MOS管Q4的漏极和同步整流IC1,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4的栅极和驱动信号Vg14,MOS管Q2的栅极连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17的漏极、二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同步整流和死区自调节的变换器电路,包括左右对称的V1侧电路和V2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V1侧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和MOS管Q4,V2侧电路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MOS管Q1的漏极连接MOS管Q2的漏极、电容Ca和电压V1,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容Cr、MOS管Q3的漏极和同步整流IC1,MOS管Q2的源极连接变压器T1的绕组LM、MOS管Q4的漏极和同步整流IC1,MOS管Q1的栅极连接MOS管Q4的栅极和驱动信号Vg14,MOS管Q2的栅极连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17的漏极、二极管D2的阴极、MOS管Q15的漏极、二极管D1的阴极和驱动信号Vg23,同步整流IC1还连接与门U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MOS管Q15,MOS管Q15的栅极连接电容C5、电阻R1和三极管Q16的源极,三极管Q16的基极连接与门U1的另一个输入端和非门F1的输出端,与门U1的输出端连接DSP,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MOS管Q17的源极和与门U2的输出端,与门U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非门F2,与门U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DSP的DSP的输出信号Vg4,MOS管Q17的栅极连接电阻R2、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朱建国,李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