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10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包括:通过线管内部芯线的颜色区分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中待扭散的芯线,并确定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扭散分离待扭散的芯线至预设位置;其中,第三芯线与第四芯线分离处距离所述线管的线皮一个绞距时,停止扭散待扭散的芯线,然后固定第三芯线,下拉第四芯线至线管的线皮开口处;将分离后的第三芯线扭绕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芯线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将第二芯线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并且将第一芯线、第二芯线、扭绕在一起的第三芯线的根部扭绕在一起。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后线材整体抗拉强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线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IT行业的发展,电子消费产品的性能不断增强,并且体积不断趋向于小型化。尤其是带有线束类的产品,其线管的直径要求越来越细,内部芯线数量越来越多。为满足市场化的需求,现在线管内部使用的同心线,浸锡焊接前,将同心线进行扭散,然后将扭散后颜色一致的芯线扭在一起,然后根据产品的功能与其他芯线再次扭在一起,程序比较复杂。因此,对于线管芯线分线扭线的工艺,难以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解决现有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后线材整体抗拉强度不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包括:通过线管内部芯线的颜色区分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中待扭散的芯线,并确定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其中,待处理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和待扭散的芯线,待扭散的芯线包括第三芯线和第四芯线;扭散分离待扭散的芯线至预设位置;其中,第三芯线与第四芯线分离处距离所述线管的线皮一个绞距时,停止扭散待扭散的芯线,然后固定第三芯线,下拉第四芯线至线管的线皮开口处;将分离后的第三芯线扭绕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芯线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将第二芯线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并且将第一芯线、第二芯线、扭绕在一起的第三芯线的根部扭绕在一起;通过自动扭线工装将根部扭绕在一起的第三芯线、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的三线扭绕在一起完成扭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线管内部至少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五芯线、第六芯线以及待扭散的芯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芯线为浅蓝线,第二芯线为深蓝线,第三芯线为红绿线,第四芯线为金线,第五芯线为红线,第六芯线为绿线。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红绿线为1根芯线,颜色为红绿色。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通过采用此工艺,并结合其固定的工艺生成流程,生成出的蓝牙耳机在后期使用时,耳机线材的整体抗拉强度明显增大,从而提高蓝牙耳机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管内部待处理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扭散的芯线扭散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根芯线根部扭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根芯线自动扭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效果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红线1、绿线2、浅蓝线3、深蓝线4、待扭散的芯线5、线皮6、红绿线7、金线8、待扭散的芯线停止扭散的位置9、自动扭线工装10。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针对前述提出的现有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后线材整体抗拉强度不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有效对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进行分线、扭线,增加产品线束的拉力及功能特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包括:S110:通过线管内部芯线的颜区分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中待扭散的芯线,并确定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其中待处理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和待扭散的芯线,待扭散的芯线包括第三芯线和第四芯线;S120:扭散分离待扭散的芯线至预设位置;其中,第三芯线与第四芯线分离处距离所述线管的线皮一个绞距时,停止扭散待扭散的芯线,然后固定第三芯线,下拉第四芯线至线管的线皮开口处;S130:将分离后的第三芯线扭绕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芯线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将第二芯线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靠近第三芯线扭绕,并且将第一芯线、第二芯线、扭绕在一起的第三芯线的根部扭绕在一起;S140:通过自动扭线工装将根部扭绕在一起的第三芯线、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的三线扭绕在一起完成扭线。上述为本专利技术的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具体流程通过区分待处理的芯线、待扭散的芯线扭散分离、分散后的3根芯线的根部扭线、3根芯线自动扭线共有四个步骤。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线管内部至少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第五芯线、第六芯线以及待扭散的芯线;其中,第一芯线为浅蓝线,第二芯线为深蓝线,第三芯线为红绿线,第四芯线为金线,第五芯线为红线,第六芯线为绿线。待扭散的芯线的红绿线为1根芯线,颜色为红绿色。其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管内部待处理芯线的结构,步骤S110与图2相结合对区分待处理的芯线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线管内的芯线包括红线1、绿线2、浅蓝线3、深蓝线4、待扭散的芯线5。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区分出待处理的芯线,同时,确定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其中,待处理的芯线包括浅蓝线3、深蓝线4和待扭散的芯线5。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扭散的芯线扭散结构,步骤S120与图3相结合对待扭散的芯线扭散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待扭散芯线扭散后分为红绿线7和金线8,其中,红绿线7为一根线,颜色为红绿两个颜色。当待扭散的芯线5处在红绿线7与金线8分离处距离线皮6一个绞距时,红绿线7与金线8停止分线,其中,在图3所示的待扭散的芯线停止扭散的位置9即为红绿线7与金线8停止分线的位置;此时,用一只手或者其他器具固定住分离后的红绿线7,用另一只手或者其他器具向下拉金线8,当红绿线7与金线8分离点拉至线皮6开口处。需要说明的是,红绿线7与金线8分离处距离线皮6一个绞距时,红绿线7与金线8停止分线,以及红绿线7与金线8分离点拉至线皮6开口处,这种分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做出的耳机产品在后期的使用时,耳机的线材的整体抗拉强度会明显增大。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三根芯线根部扭线结构;步骤S130与图4相结合对待处理的3根芯线的根部扭线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将步骤S120中扭散的红绿线7扭绕在一起,然后将浅蓝线3按逆时针方向向红绿线7靠拢扭绕,将深蓝线4按顺时针方向向红绿线7靠拢扭绕,将红绿线7、浅蓝线3、深蓝线4根部扭绕在一起。或者,将浅蓝线3按顺时针方向向红绿线7靠拢,将深蓝线4按逆时针方向向红绿线7靠拢,将红绿线7、浅蓝线3、深蓝线4根部扭绕在一起。也就是说,浅蓝线3、深蓝线4按照相反的方向向红绿线7靠拢扭绕,因为这种扭线方式可以提高蓝牙耳机的线束的抗拉强度。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包括:通过线管内部芯线的颜色区分所述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中待扭散的芯线,并确定所述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其中,所述待处理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和所述待扭散的芯线,所述待扭散的芯线包括第三芯线和第四芯线;扭散分离所述待扭散的芯线至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芯线与所述第四芯线分离处距离所述线管的线皮一个绞距时,停止扭散所述待扭散的芯线,然后固定所述第三芯线,下拉所述第四芯线至所述线管的线皮开口处;将分离后的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在一起,然后将所述第一芯线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将所述第二芯线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并且将所述第一芯线、所述第二芯线、扭绕在一起的所述第三芯线的根部扭绕在一起;通过自动扭线工装将根部扭绕在一起的所述第三芯线、所述第一芯线、所述第二芯线的三线扭绕在一起完成扭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管内部芯线分线扭线的方法,包括:通过线管内部芯线的颜色区分所述线管内部待处理的芯线中待扭散的芯线,并确定所述待扭散的芯线的扭散位置,其中,所述待处理的芯线包括第一芯线、第二芯线和所述待扭散的芯线,所述待扭散的芯线包括第三芯线和第四芯线;扭散分离所述待扭散的芯线至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三芯线与所述第四芯线分离处距离所述线管的线皮一个绞距时,停止扭散所述待扭散的芯线,然后固定所述第三芯线,下拉所述第四芯线至所述线管的线皮开口处;将分离后的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在一起,然后将所述第一芯线按逆时针/顺时针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将所述第二芯线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靠近所述第三芯线扭绕,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冉冉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