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067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属于锂离子正极材料制备领域。利用磷酸盐作为磷酸根离子源与高镍三元前驱体在液相下进行混合,将混合材料在真空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制备得到表面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再将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煅烧。在高镍三元前驱体过程中,电极材料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Li3PO4,通过一步煅烧法得到表面包覆Li3PO4的高镍三元材料。包覆改性之后的电极材料与未包覆材料相比,首周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在225mAh·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进行磷酸锂包覆的制作方法,属于锂离子正极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长续航里程的要求、电子数码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现在使用的锂电池如磷酸铁锂等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开发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因为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随着镍含量的提高,材料表现出更高的比容量,但是镍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镍含量的提高导致三元材料的倍率特性、储存性能变差。高镍三元材料容易吸水,和空气中CO2、H2O发生不可逆反应,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高镍三元材料首次充放电可逆容量损失较大,充放电过程中镍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使充放电比容量逐渐下降,尤其在高倍率下容量衰减迅速,倍率特性下降。研究人员多采用Al2O3、TiO2、ZnO、AlF3等对三元材料进行表面涂层以提高材料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其采用工艺往往比较复杂,其涂层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高度依赖所用涂层本身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磷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磷酸盐溶液;步骤二、将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放于容器中,再加入步骤一的磷酸盐溶液,通过磁力搅拌,使前驱体在溶液中均匀分散,得到表面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所示高镍三元前驱体与磷酸盐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比为1:0.01‑0.05;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表面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在真空干燥箱内以60‑100℃温度干燥2‑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表面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与锂源混合均匀;然后在氧气气氛下加热至450‑850℃温度,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磷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磷酸盐溶液;步骤二、将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放于容器中,再加入步骤一的磷酸盐溶液,通过磁力搅拌,使前驱体在溶液中均匀分散,得到表面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所示高镍三元前驱体与磷酸盐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比为1:0.01-0.05;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表面有磷酸盐包覆层的高镍三元前驱体在真空干燥箱内以60-100℃温度干燥2-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表面具有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与锂源混合均匀;然后在氧气气氛下加热至450-850℃温度,并在此温度下煅烧10-15h,得到高镍三元电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道斌陈实赵志坤吴伯荣丁银姜颖丁泽鹏马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