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及其专用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064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及其专用压辊,包括极片本体和阶梯型支架,阶梯型支架与极片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极片本体由敷料层和集流体组成,敷料层对称设置在集流体的上下两端,阶梯型支架固定安装在敷料层上,阶梯型支架与敷料层为一体成型结构,压辊包括压辊本体,压辊本体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压辊本体的凹槽,凹槽的大小、形状与阶梯型支架相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敷料层上压设有阶梯型支架,通过控制阶梯型支架与敷料层的高度差,结合电池制作时所选用材料的膨胀率,优化阶梯高度和极片膨胀率,实现定量控制卷芯内部可缓冲空间,定量控制因极片膨胀带来的应力,有效的降低其内应力,提升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及其专用压辊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极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及其专用压辊。
技术介绍
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锂离子电池借此机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现今能量密度是限制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关键指标,因此提升能量密度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基于正极材料发展缓慢的问题,一种高容量的硅负极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即将产业化。众所周知,硅负极材料的膨胀效应对电池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该体系的电池因膨胀产生的内应力会导致电池结构失稳、内短路风险增大以及电性能显著降低的问题,这也成为了锂电池制造行业的痛点问题。硅材料本身的膨胀特性可以通过材料的设计进行缓解,一方面通过对材料的设计,开发了硅氧碳材料、硅-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但是膨胀效应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使用硅与碳的复合材料,降低材料中硅的含量(5-9%)来降低电池极片的膨胀,但是根据国家对锂电池的发展战略要求,后期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的话,硅的用量要达到23%以上,膨胀效应将会为电池设计带来极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通过增设阶梯型支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及其专用压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本体和阶梯型支架,所述阶梯型支架与极片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极片本体由敷料层和集流体组成,所述敷料层对称设置在集流体的上下两端,所述阶梯型支架固定安装在敷料层上,所述阶梯型支架与敷料层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本体和阶梯型支架,所述阶梯型支架与极片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极片本体由敷料层和集流体组成,所述敷料层对称设置在集流体的上下两端,所述阶梯型支架固定安装在敷料层上,所述阶梯型支架与敷料层为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型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支架成对设置,所述阶梯型支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林郑媛媛靳承铀薛驰缪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