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4062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46
一种钒电池系统,涉及钒电池领域,该电池有效消除了电解液循环回路放电损耗。包括钒电池组、正极电解液容器、连接管、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中装容器、负极电解液容器、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虹吸管,所述钒电池组正极经连接管与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泵与正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正极电解液循环;所述钒电池组负极经连接管与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泵与负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负极电解液循环;其特征是:正极电解液循环中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负极电解液循环中也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钒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钒电池(VRB)是一种可以流动的电池。每个电解液池配有一个泵,用于在封闭的管道中为每一个"半单元"输送电解液。当带电的电解液在一层层的电池单元中流动时,电子就流动到外部电路,这就是放电过程。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各设一个正极电解液容器、一个负极电解液容器,分别用两个泵实现正、负极电解液的循环流动,最终实现充放电,如图2所示。钒电池组和电解液容器形成两条独立的正负电解液循环回路,又因正电极电解液的出、入口之间、以及负极电解液的出、入口之间均有电压存在,形成放电回路,根据公式P=U2/R可知,当钒电池组正极或负极中的电解液与电解液容器中的电解液形成回路时,就形成放电回路产生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电解液形成放电回路造成功率损失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钒电池系统。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钒电池系统,包括钒电池组、正极电解液容器、连接管、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中装容器、负极电解液容器、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虹吸管,所述钒电池组正极经连接管与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泵与正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钒电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钒电池系统,包括钒电池组、正极电解液容器、连接管、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中装容器、负极电解液容器、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虹吸管,所述钒电池组正极经连接管与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泵与正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正极电解液循环;所述钒电池组负极经连接管与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泵与负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负极电解液循环;其特征是:正极电解液循环中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负极电解液循环中也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电池系统,包括钒电池组、正极电解液容器、连接管、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中装容器、负极电解液容器、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虹吸管,所述钒电池组正极经连接管与正极电解液泵,正极电解液泵与正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正极电解液循环;所述钒电池组负极经连接管与负极电解液泵,负极电解液泵与负极电解液容器而后再经连接管和钒电池组连通,形成负极电解液循环;其特征是:正极电解液循环中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负极电解液循环中也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钒电池系统,其特征是:正极电解液循环中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包括正极电解液中转容器、正极电解液倒液装置、正极电解液虹吸管,正极电解液倒液装置设置于正极电解液中转容器上,正极电解液中转容器内设置正极电解液虹吸管,正极电解液虹吸管的一端位于正极电解液中装容器,另一端位于正极电解液容器中;负极电解液循环中设置有电解液断开装置,包括负极电解液中转容器、负极电解液倒液装置、负极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平谢菊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天目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