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06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池元件;收纳所述电池元件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电池元件电连接的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和构造成通过所述外壳在正极外部端子与负极外部端子之间形成短路的短路机构。所述短路机构包括导通部,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和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中的一者导电性地连接成与所述外壳对向;反转板,所述反转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导通部对向的部分上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以接近所述导通部的方式变形;和硬焊材料,所述硬焊材料在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反转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反转板中的一者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设在车辆中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根据关联技术的二次电池包括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4-82073(JP2014-82073A)中公开的二次电池。JP2014-82073A中公开的二次电池设置有在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在正极的外部端子与负极的外部端子之间形成短路的短路机构。在JP2014-82073A中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外部端子的一部分配置成与设置在密封体上的反转板对向。在外部端子的与反转板对向的部分上设置有包括彼此层叠的电阻器和导电部件的层叠体。当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反转板反转并且因此经由层叠体与外部端子电连接。因此,正极的外部端子与负极的外部端子之间通过密封体形成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JP2014-82073A中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即使当反转板已反转并因此与层叠体接触时,车辆的大振动也会导致反转板振动并且与层叠体分离。这种情况下,无法稳定地维持正极的外部端子与负极的外部端子之间形成短路的状态。这可能降低电池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构造成在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稳定地维持正极的外部端子(在下文中,简称为“正极外部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次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元件;外壳,所述电池元件收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的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和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与所述电池元件电连接;和短路机构,所述短路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正极外部端子与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之间经所述外壳形成短路,所述短路机构包括导通部,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和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中的一者导电性地连接成使得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外壳对向,反转板,所述反转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导通部对向的部分上,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以接近所述导通部的方式变形,和硬焊材料,所述硬焊材料设置在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反转板中的一者上,使得所述硬焊材料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05 JP 2016-020636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元件;外壳,所述电池元件收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的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和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与所述电池元件电连接;和短路机构,所述短路机构构造成在所述正极外部端子与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之间经所述外壳形成短路,所述短路机构包括导通部,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正极外部端子和所述负极外部端子中的一者导电性地连接成使得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外壳对向,反转板,所述反转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导通部对向的部分上,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压力上升时以接近所述导通部的方式变形,和硬焊材料,所述硬焊材料设置在所述导通部和所述反转板中的一者上,使得所述硬焊材料位于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反转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部包括具有比所述导通部的其它部分的电阻高的电阻的电阻器,所述电阻器设置于所述电阻器与所述反转板对向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硬焊材料设置成在所述反转板处于反转状态时在将所述电阻器和所述反转板彼此电连接的同时将所述电阻器和所述反转板彼此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焊材料设置在所述导通部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山浩哉宫村幸延今西裕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