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988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集,所述次级线圈集包括多个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集依次间隔分为至少两个大组的次级线圈,每个大组的次级线圈分为多个小组的次级线圈,每个所述小组的次级线圈按照奇偶顺序依次正接反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线圈的布置以及连线方式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提升棒位探测精度和冗余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
技术介绍
反应堆控制棒束布置在堆芯内,贯穿于燃料组件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步进提升和下插动作,带动控制棒束在燃料组件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以实现反应堆功率控制;或机构断电,控制棒束组件落棒,以达到停堆目的。目前,国际上大多数核电站采用棒位探测器对控制棒束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棒位探测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棒位探测线圈和支撑筒体两部分。探测线圈是棒位探测的核心部件,一般而言,它由不同的子组线圈构成,当驱动杆上端进入子组线圈的内部区域时,子组线圈内的磁通、磁阻便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反应在输出信号上。通过信号处理并可得到驱动杆的位置,即控制棒的位置。现有的棒位探测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请参考图1,现有的一种棒位探测方案,其棒位探测线圈共包括了1个初级线圈100'、31个次级线圈组成的次级线圈集200'、2个补偿线圈300'、公共线400'、地线500'。初级线圈100'绕在整个线圈骨架的外沿。两个补偿线圈300'分布在次级线圈集200'的两端。次级线圈集200'分为5组,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集,所述次级线圈集包括多个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集依次间隔分为至少两个大组的次级线圈,每个大组的次级线圈分为多个小组的次级线圈,每个所述小组的次级线圈按照奇偶顺序依次正接反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集,所述次级线圈集包括多个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集依次间隔分为至少两个大组的次级线圈,每个大组的次级线圈分为多个小组的次级线圈,每个所述小组的次级线圈按照奇偶顺序依次正接反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大组次级线圈按照格雷码分为多个小组的次级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集包括62个次级线圈,且依次间隔分为x大组次级线圈和y大组次级线圈,每个大组次级线圈分为五个小组的次级线圈,其中,x大组次级线圈按照格雷码分为Ax、Bx、Cx、Dx、Ex五个小组的次级线圈,y大组次级线圈按照格雷码分为Ay、By、Cy、Dy、Ey五个小组的次级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反应堆控制棒棒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Ax组次级线圈包括:第1、5、9、13、17、21、25、29、33、37、41、45、49、53、57、61次级线圈;Bx组次级线圈包括:第3、11、19、27、35、43、51、59次级线圈;Cx组次级线圈包括:第7、23、39、55次级线圈;Dx组次级线圈包括:第15、47次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李跃忠赵毛毛魏乔苑张飞吴和北刘言午戴长年冉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