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877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0:38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的方法,本方法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引入网格化规划理念,结合市政规划建设方案和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依据自身特征采用大而化小、分而治之的思路对供电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网架清晰、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网格,为电力需求预测、配电网现状分析、规划项目方案编制、规划效果评价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电力行业电网规划系统,尤其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技术背景电力系统是整个国民经济或能源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电力系统就是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电力而存在和发展的,其中配电网是直接面对用户的组成部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合理的配电网规划就是寻找一种即节省费用,又可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和可靠性的方法。配电网规划主要由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构成。电网规划又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在保证输电能力,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供电系统建设的费用最小。目前,大理州配电网建设存在着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负荷预测及电气计算准确性不高和配电网与主网的建设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网格化配电网规划结合准确的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合理分区,通过网格化的方法,做细负荷预测、做实规划基础、做深规划内容,有效提升城市配电网规划质量,满足与城市发展契合需求。在原有地区主网和配电网的基础上,提出变电站点建设方案和配电站点建设方案,并在供电网格间完善区域配电网联络方案,保证互为备用,在满足地区用电负荷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需要。本方法将配电网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网格负荷预测,在此基础上开展配电网规划,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法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引入网格化规划理念,结合市政规划建设方案和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依据自身特征采用大而化小、分而治之的思路对供电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网架清晰、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网格,为电力需求预测、配电网现状分析、规划项目方案编制、规划效果评价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供电网格绘制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电网规划思路,在地理图中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供电网格划分原则主要是为实现两座变电站间的互联互供,供电网格可由一到三组双环网或单联络供电能力划分成相对独立、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区域,网格划分应尽量包含中压线路主干线,并以运河、铁路、主干道为边界进行类聚;步骤2:控规信息加载与参数设置把从市政部门收资的控规图加载到系统中,逐一设置控规图中每项地块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用地性质、占地面积、负荷系数、饱和密度、容积率、区域内大用户负荷和预测年份及对应的饱和系数;步骤3:控规区块空间负荷预测根据历史年负荷、地块属性信息和负荷预测预设参数,结合趋势法、多元变量法、基于土地利用法和分类分区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对控规图中的地块进行负荷预测;步骤4: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映射选取控规范围内的供电网格,将网格图层叠加到控规图上方,带坐标系的控规图,经过坐标系转换后,根据控规图中区块坐标系统自动将区块与网格进行对应;如果控规图不带坐标系,则可通过手工调整网格与控规图中区块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映射;一般为一个网格对应多个控规区块,通过自动或手工对应,从而达到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关联;式中,f1将控规区块的特征映射成土地使用面积L(x,y),f2将土地使用面积L(x,y)映射成区块的负荷S(x,y),f3将区块的负荷S(x,y)映射成网格的负荷;步骤5:供电网格负荷计算;网格负荷的预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面,将网格所映射的多个控规区块负荷累加即得到该网格的负荷值;式中,m为网格映射控规区块的个数,S(x,y)为网格的负荷,为第i个区块的负荷。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之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具有做细负荷预测、做实规划基础、做深规划内容的优点,能有效提升城市配电网规划质量,满足与城市发展契合需求。配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终端用户,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所以要把配电网建设成安全可靠、网架坚强、经济高效、绿色低碳,具有强大服务保障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一流配电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供电网格绘制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电网规划思路,在地理图中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供电网格划分原则主要是为实现两座变电站间的互联互供,供电网格可由一到三组双环网或单联络供电能力划分成相对独立、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区域,网格划分应尽量包含中压线路主干线,并以运河、铁路、主干道为边界进行类聚;步骤2:控规信息加载与参数设置把从市政部门收资的控规图加载到系统中,逐一设置控规图中每项地块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用地性质、占地面积、负荷系数、饱和密度、容积率、区域内大用户负荷和预测年份及对应的饱和系数;步骤3:控规区块空间负荷预测根据历史年负荷、地块属性信息和负荷预测预设参数,结合趋势法、多元变量法、基于土地利用法和分类分区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对控规图中的地块进行负荷预测;步骤4: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映射选取控规范围内的供电网格,将网格图层叠加到控规图上方,带坐标系的控规图,经过坐标系转换后,根据控规图中区块坐标系统自动将区块与网格进行对应;如果控规图不带坐标系,则可通过手工调整网格与控规图中区块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映射;一般为一个网格对应多个控规区块,通过自动或手工对应,从而达到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关联;式中,f1将控规区块的特征映射成土地使用面积L(x,y),f2将土地使用面积L(x,y)映射成区块的负荷S(x,y),f3将区块的负荷S(x,y)映射成网格的负荷;步骤5:供电网格负荷计算;网格负荷的预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面,将网格所映射的多个控规区块负荷累加即得到该网格的负荷值;式中,m为网格映射控规区块的个数,S(x,y)为网格的负荷,为第i个区块的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供电网格绘制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电网规划思路,在地理图中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供电网格划分原则主要是为实现两座变电站间的互联互供,供电网格可由一到三组双环网或单联络供电能力划分成相对独立、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区域,网格划分应尽量包含中压线路主干线,并以运河、铁路、主干道为边界进行类聚;步骤2:控规信息加载与参数设置把从市政部门收资的控规图加载到系统中,逐一设置控规图中每项地块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用地性质、占地面积、负荷系数、饱和密度、容积率、区域内大用户负荷和预测年份及对应的饱和系数;步骤3:控规区块空间负荷预测根据历史年负荷、地块属性信息和负荷预测预设参数,结合趋势法、多元变量法、基于土地利用法和分类分区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对控规图中的地块进行负荷预测;步骤4: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映射选取控规范围内的供电网格,将网格图层叠加到控规图上方,带坐标系的控规图,经过坐标系转换后,根据控规图中区块坐标系统自动将区块与网格进行对应;如果控规图不带坐标系,则可通过手工调整网格与控规图中区块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映射;一般为一个网格对应多个控规区块,通过自动或手工对应,从而达到供电网格与控规区块关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电网格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供电网格绘制基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网格化电网规划思路,在地理图中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供电网格划分原则主要是为实现两座变电站间的互联互供,供电网格可由一到三组双环网或单联络供电能力划分成相对独立、且具备自愈潜力的供电区域,网格划分应尽量包含中压线路主干线,并以运河、铁路、主干道为边界进行类聚;步骤2:控规信息加载与参数设置把从市政部门收资的控规图加载到系统中,逐一设置控规图中每项地块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用地性质、占地面积、负荷系数、饱和密度、容积率、区域内大用户负荷和预测年份及对应的饱和系数;步骤3:控规区块空间负荷预测根据历史年负荷、地块属性信息和负荷预测预设参数,结合趋势法、多元变量法、基于土地利用法和分类分区等空间负荷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照王雁雄李彦生姜建宏曾为李爽杨建康徐华张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