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数据交互智能勺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871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数据交互智能勺子,现有的智能餐饮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将盛菜台的菜品信息读取并写入智能餐盘,一种是通过手动操作机器输入,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另一种是在放置菜品时,通过大规模的天线模块实时往智能餐盘中写入菜品信息,这种方式虽节省了人力成本,却对处于这些天线模块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电源模块、ISO15693读写卡模块、滤波模块、接口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还有效地避免了对身体造成的辐射伤害,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数据交互智能勺子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嵌入式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数据交互智能勺子。技术背景近年来在餐饮业中,为了更好地管理消费者排队就餐及结算等一系列步骤,出现了一款自动化管理的智能餐饮系统,但这类系统在采集菜品信息上存在诸多不足,步骤繁琐且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还会出现由于稳定性的问题导致的偶尔丢失数据。正因为这个系统的这个环节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地管理混乱,难以满足企业餐厅及高校餐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餐饮管理系统的RFID实时数据交互智能勺子,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的同时实现与智能餐盘的数据交互。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数据交互智能勺子,包括电源模块、ISO15693读写卡模块、滤波模块、接口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3.3V电压转换电路;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极性电容C15、第一滤波电容C12、第一稳压芯片U3AMS1117-33、第二极性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4,第一极性电容C15的正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一稳压芯片U3AMS1117-33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实时数据交互智能勺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数据交互智能勺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ISO15693读写卡模块、滤波模块、接口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3.3V电压转换电路;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极性电容C15、第一滤波电容C12、第一稳压芯片U3 AMS1117‑33、第二极性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4,第一极性电容C15的正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一稳压芯片U3 AMS1117‑33的3引脚连接并与电压输出端VCC5.0连接,第一极性电容C15的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3 AMS1117‑33的1引脚、第二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14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RFID数据交互智能勺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ISO15693读写卡模块、滤波模块、接口模块、第一控制器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3.3V电压转换电路;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极性电容C15、第一滤波电容C12、第一稳压芯片U3AMS1117-33、第二极性电容C13、第二滤波电容C14,第一极性电容C15的正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一稳压芯片U3AMS1117-33的3引脚连接并与电压输出端VCC5.0连接,第一极性电容C15的负极与第一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3AMS1117-33的1引脚、第二极性电容C13的负极、第二滤波电容C1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稳压芯片U3AMS1117-33的2引脚与稳压芯片U3AMS1117-33的4引脚、第二极性电容的C13的正极、第二滤波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并与VCC3.3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的ISO15693读写卡模块U2B20包括第一读写卡模块、第一电阻R4、第一NPN三极管Q2、第一蜂鸣器LS1、第三滤波电容C11、第二电阻R5、天线、第三电阻R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0D1、第四滤波电容C10;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1脚、8脚、9脚依次与第一控制芯片U1STM32F103C8T6的11脚、31脚、30脚连接,2脚架空,3脚与第一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蜂鸣器LS1的一端连接,第一蜂鸣器LS1的另一端与第三滤波电容C11的一端、第二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三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与VCC3.3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4脚与第一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5脚与天线的一端连接,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6脚与天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7脚接地,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10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0D1的正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LED0D1的负极接地,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11脚接地,第一读写卡模块U2B20的12脚与第四滤波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并接电压输出端VCC3.3,第四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滤波模块包括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楼卫东王晓超李洪昌李文博王祖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