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69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开口以及输入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图像显示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显示区穿透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输入模组容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显露于所述显示面板外,用于接受输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屏占比的显示技术。
技术介绍
操作按钮作为输入操作模组被广泛的运用于应用于显示设备领域,例如手机、笔记本以及家用/商用电视领域,显示设备正面的操作按钮的一般设置于液晶面板外部的边框上,如此显示设备至少需要在其周边位置预留操作按钮的位置,且安装操作按钮的位置是无法进行图像显示的,由此将导致安装有操作按钮的显示设备无法满足使用者对显示设备窄边框甚至无边框显示屏的应用需求,也即是导致显示设备的屏占比无法获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占比较大的显示装置。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开口以及输入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图像显示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显示区穿透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输入模组容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显露于所述显示面板外,用于接受输入操作。一种移动电子终端,包括前述显示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显示装置中输入模组均设置于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非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装置中显示区的比例,也即是提高屏占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沿II-II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如图2所示输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沿II-II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与输入模组13。其中,显示面板11用于进行图像显示,输入模组13用于接受使用者的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包括触摸按压。具体地,显示面板11对应包括用作图像显示的显示区10a与用作导电线设置的走线区10b,其中,显示区10a设置有多个矩阵排列的像素单元101,像素单元101通过走线(图未示)与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并从驱动电路获取图像显示数据从而进行图像显示。走线区10b对应采用遮光材料进行遮蔽,并不进行图像显示。输入模组13对应显示区部分容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1中。具体地,显示面板11包括阵列基板111、显示介质层112以及对向基板113,其中,显示介质层112夹设于所述阵列基板111与对向基板113之间。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11与对向基板113均由透明的材质构成。所述显示介质层112为液晶分子层构成。当然,可变更地,显示介质层112还可以由有机发光材料(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离子体等,并不以此为限。其中,阵列基板1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11与第二表面1112,其中,第一表面1111较第二表面1112邻近所述对向基板113,也即是第一表面111邻近所述显示介质层112设置。阵列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对应每一个像素单元101设置有显示元件114,所述显示元件114可为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对向基板113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1131与第四表面1132,其中,第三表面1131较第四表面1132邻近所述阵列基板111,也即是第三标1131邻近所述显示介质层112设置。对向基板113的第三表面1131对应显示元件114设置有滤光元件115等,当然,对向基板113还可以设置有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与阵列基板中的像素电极配合产生垂直电场驱动显示介质层112中的液晶分子产生旋转,进而达到进行图像显示的目的。当然可变更地,公共电极层也可以直接设置于阵列基板111上,公共电极层与像素电极配合形成平行电场驱动显示介质层112中的液晶分子产生旋转。显示面板11对应设置有像素单元101的显示区10a包括第一开口102,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口102整体贯穿所述阵列基板111、显示介质层1112以及对向基板113,换句话说,第一开口102沿着显示面板11厚度方向自第二表面1112贯穿至第四表面1132。其中,为便于说明,所述厚度方向为标示定义为第一方向D,所述第一方向D即为显示面板11图像显示用光线的出光方向,也即是图像显示用光线自依次自阵列基板111、显示介质层112传输至对向基板113并且自对向基板113出射的方向。所述第一开口102全部填充输入模组13,也即是输入模组13阵列基板111的第二表面1112放置入所述第一开口102中,直至输入模组13接受输入操作的顶面(图未示)与对向基板113的第四表面1132平齐,并且自对向基板113的第四表面1132显露于显示面板11外。输入模组13自第一开口102接受外部物体F的触摸按压等输入操作。本实施例中,外部物体F可以为手指。较佳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中空的密封容置体14,密封容置体14贯穿所述第一开口102并分别抵接于所述对向基板113与阵列基板111,其用于容置并固定所述输入模组13,以及密封显示装置10显示区10a中除第一开口102之外的显示介质层112,防止显示介质层112自第一开口102泄露。具体地,密封容置体14包括环形且沿着显示面板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141,所述环形的侧壁141形成中空的空腔142。输入模组13固定于所述空腔142中,所述侧壁141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抵接于所述对向基板113的第三表面1131,另外一端抵接于阵列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上,从而有效密封所述对应第一开口102周围的所述显示介质层112,防止所述显示介质层112自所述第一开口102泄露。对应地,阵列基板111的第一表面1111对应第一开口10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13,对向基板113的第三表面1131对应第一开口10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1133。其中,两个限位槽1113、1133的形状与侧壁的形状相同。由此,显示面板11组装时,密封容置体14的侧壁14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两个限位槽1113、1133中。较佳地,密封容置体14的侧壁141抵接于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的两端设置有遮光材料,可变更地,限位槽1113、1133可以设置有遮光材料,从而有效防止显示面板10漏光。可变更地,密封容置体14侧壁141对应阵列基板111的侧的一端可与第二表面1112平齐,从而便于密封容置体14安装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102上。较佳地,对向基板113在第二表面1132上还设置有触控感应层15,所述触控感应层15用于感测显示面板11外部的触摸操作。所述触控感应层15可以为单层感应结构或者双层感应结构。另外,触控感应层15也可以设置于对向基板113的第一表面113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图像显示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第一开口,对应显示区穿透所述显示面板;输入模组,容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显露于所述显示面板外,用于接受输入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图像显示区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第一开口,对应显示区穿透所述显示面板;输入模组,容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显露于所述显示面板外,用于接受输入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透明显示介质层,所述第一开口穿透所述阵列基板、所述显示介质层以及所述对向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空的密封容置体,所述密封容置体贯穿所述第一开口并抵接于所述对向基板,所述输入模组容置于所述密封容置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置体包括环形且沿着显示面板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环形侧壁形成中空的空腔,所述输入模组固定于所述空腔中,所述侧壁抵接一端抵接于所述对向基板,所述侧壁用于密封所述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