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367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依次层叠设置量子点彩色像素层、上偏振片、液晶盒和下偏振片,所述量子点彩色像素层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单元;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LED、导光板与棱镜层,其中,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第一光线准直结构,棱镜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光线准直结构,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LED相对设置,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出光面贴合,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通过第一光线准直结构可以准直水平方向的光线,通过第二光线准直结构可以准直竖直方向的光线,从而改善了普通背光模组出光准直度不高导致的量子点液晶面板像素间颜色串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种液晶电视新型的显示方式是,将量子点彩色像素层直接替换传统液晶面板中的滤色片,其主要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与蓝色像素单元,其中红色像素单元设置红色量子点材料;绿色像素单元设置绿色量子点材料;蓝色像素单元不设置量子点材料。当蓝色背光照射在红、绿蓝三种像素单元上时,红色像素单元中的量子点材料吸收蓝光转换成红光,绿色像素单元中的量子点材料吸收蓝光转换成绿光,蓝色像素单元中蓝色背光直接透过发射蓝光。由于量子点材料在受激发发射荧光时,会改变光线的物理传导性质和方向,尤其是采用偏振蓝光进行激发时,量子点材料发射的荧光为非偏振状态,由此使得量子点材料制备的液晶面板与传统的彩色滤光片制备的液晶面板结构不同,需要进行偏振片位置的调整,使液晶面板依次层叠设置为量子点彩色像素层、上偏振片、液晶盒与下偏振片。上偏振片、液晶盒、下偏振片三层贴合在一起主要用于控制所透过光的光强,量子点彩色像素层接收到不同强度光的激发,产生不同亮度的颜色显示。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背光出光角度较大往往会带来量子点液晶面板中不同像素间颜色的串扰问题。像素间颜色串扰具体可参照图1所示,以显示绿色像素为例,绿色像素单元142对应的液晶盒120处于开的状态,红色像素单元141和蓝色像素单元143对应的液晶盒120处于关闭状态,然而背光模组100提供的背光出光角度较大,蓝色背光经过下偏振片110、液晶盒120与上偏振片130处理后,仍可照射到红色像素单元141与蓝色像素单元143处,红色像素单元141有量子点材料,接收蓝色背光后发射出红光;蓝色背光经过蓝色像素单元143时直接透过,从而造成显示绿色时,有红光与蓝光的产生,进而降低了绿光的色纯度。同理红色像素和蓝色像素也会存在颜色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在对画面显示时,由于背光发光角较大带来的像素间颜色串扰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彩色像素层、上偏振片、液晶盒和下偏振片,所述量子点彩色像素层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与蓝色像素单元。进一步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棱镜层与多个LED,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且垂直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第一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LED相对设置;所述棱镜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出光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包括两个斜面和设置在所述两个斜面间的平面,多个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依次相连,中间形成V型沟槽。优选地,所述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为底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微结构,且所述平行四边形斜边与其邻边所在方向的夹角大小满足:照射在斜边上的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具体地,所述平面的长度等于或大于与之相对的所述LED的发光区域长度。具体地,所述V型沟槽的高度满足:经所述平面后折射角大于预设角度的光线能照射在所述V型沟槽的沟壁面上。具体地,所述V型沟槽的沟壁面与水平方向夹角满足:经所述平面后照射在所述V型沟槽沟壁面上的光线能发生全反射,且全反射后的光线与所述水平方向夹角大小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大小,所述水平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平面的方向。具体地,所述红色像素单元设置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绿色像素单元设置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蓝色像素单元不设置量子点材料,且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与蓝色像素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申请通过设置在导光板入光面的第一光线准直结构可以减小背光模组中水平方向的发散角,通过设置在导光板出光面上棱镜层的第二光线准直结构可以减小背光模组中竖直方向的发散角,从而使背光模组的背光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具有很好的准直效果,进而改善了普通背光模组中出光准直度不高导致的量子点液晶面板像素间颜色串扰问题。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像素间颜色串扰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中光路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准直水平方向上光线的效果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棱镜层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棱镜层准直竖直方向上光线的效果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改善像素间颜色串扰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背光模组110-下偏振片120-液晶盒130-上偏振片141-红色像素单元142-绿色像素单元143-蓝色像素单元200-背光模组210-LED220-导光板221-第一光线准直结构2211-斜面2212-平面2213-V型沟槽230-棱镜层231-第二光线准直结构300-液晶面板310-下偏振片320-液晶盒330-上偏振片340-量子点彩色像素层341-红色像素单元342-绿色像素单元343-蓝色像素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上”、“下”、“水平”、“竖直”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图2为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液晶面板300和用于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200,液晶面板300设置在背光模组200上方。液晶面板3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彩色像素层340、上偏振片330、液晶盒320和下偏振片310,量子点彩色像素层340包括多个红色像素单元341、多个绿色像素单元342与多个蓝色像素单元343,其中,红色像素单元341设置红色量子点材料,绿色像素单元342设置绿色量子点材料,蓝色像素单元343不设置量子点材料。蓝色背光经过下偏振片310处理后,通过液晶盒320,再透过上偏振片330照射在红、绿蓝三种像素单元上,红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彩色像素层、上偏振片、液晶盒和下偏振片,所述量子点彩色像素层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与蓝色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棱镜层与多个LED,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且垂直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第一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LED相对设置,所述棱镜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出光面相贴合;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彩色像素层、上偏振片、液晶盒和下偏振片,所述量子点彩色像素层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与蓝色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棱镜层与多个LED,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且垂直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第一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LED相对设置,所述棱镜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与所述出光面相贴合;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包括两个斜面和设置在所述两个斜面间的平面,多个所述第一光线准直结构依次相连,中间形成V型沟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准直结构为底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微结构,且所述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琳宋志成岳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