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注浆加固圆柱砂样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学科、生物学以及环境学等交叉学科相结合的地基处理
,涉及一种微生物注浆加固圆柱砂样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岩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于文化遗迹的修复、减少排水沟的腐蚀、减缓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防止大堤和河坝的管涌等方面,而考虑将微生物用于加固砂基则是近十年才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关于微生物加固砂体的研究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大部分研究仍然存在加固深度有限、加固效果不均匀等关键性问题,这使得微生物加固砂基的实际应用及推广受到了阻碍。本专利技术之前已经公开有针入式的微生物均匀固化砂土制样装置及其制样方法,相对于本专利技术其加固的试样尺寸较小且装置构造复杂;还公开有一种用于微生物水泥横向灌浆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其利用砂土在堆积状态下横向渗透系数高于其纵向渗透系数,采用横向灌浆减少堵塞,但是试样筒壁上也分布有小孔会增加装置制作的成本,并且当试样高度较大时,在重力作用下,浆液横向流速会沿试样高度方向分布不均匀,在流速慢的地方会导致注浆管上小孔的堵塞,进而造成砂样整体的不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圆柱槽(2)、注浆管(3)、套管(4)、出液口(10),所述注浆管(3)设置在圆柱槽(2)中心位置,在注浆管(3)外部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出液口(10)设置在圆柱槽(2)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圆柱槽(2)、注浆管(3)、套管(4)、出液口(10),所述注浆管(3)设置在圆柱槽(2)中心位置,在注浆管(3)外部设有套管(4),所述套管(4)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出液口(10)设置在圆柱槽(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的外径为1.2~12cm,高度为0.5~10m,厚度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管壁上的小孔是特殊分布的,小孔的直径为5~20mm,沿管长方向间隔2~3cm布置,按其布置数量分上部、中部和下部三种,每种小孔分布区域各占注浆管(3)高度的三分之一,上部小孔沿围绕管径方向均匀布置3~4个小孔,中部小孔沿围绕管径方向均匀布置5~6个小孔,下部小孔沿围绕管径方向均匀布置7~8个小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为塑料套管,套管下端是带有尖锥状的封口,上端是开口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槽(2)为有机玻璃制成,圆柱槽(2)外径为12~60cm,高度为0.5~10m,厚度为5~20mm,上端是开口的,下端设有4个圆柱型出液口(10)来模拟排水井,出液口(10)外径1.2~12cm,厚度1~20mm。6.一种微生物注浆加固圆柱砂样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劼,冯清鹏,孙益成,谢高强,胡建斌,黄慕凡,田艳梅,蒋锐,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