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574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分离型探测器,所述光电分离型探测器(1)的送光器(3)和受光器(5)包括:设有光具座(23)的主体(13);以及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侧并用于设置主体(13)的基座(15),在主体(13)的下部设有临时设置部(45),该临时设置部(45)能装拆地卡止在卡止用弹簧(35)上用于临时保持主体(13),该卡止用弹簧(35)设置在基座(15)的上部。从而获得设置时作业性良好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分离型探测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8月0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申请号为“201310339348.9”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具有收容有发光元件的光具座的送光器、与具有收容有受光元件的光具座的受光器相对配置在监视空间内而构成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
技术介绍
在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中,将收容有发光元件的送光器与收容有受光元件的受光器在高处(通常,地上10~15m)通常间隔5~100m的监视距离相对配置。光电分离型探测器通过探测火灾发生后因送光器与受光器之间存在烟而出现光的衰减,来检测火灾。由于送光器与受光器离开长距离而设置,所以在设置状态下,需要将送光器与受光器的光轴调整为一致。因此,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上设有用于调整光轴的准直孔,并且具有光轴调整装置。作为光轴的调整方法,边通过准直孔目视对置器边确认其位置,并采用光轴调整装置对光轴进行粗调。进而,之后一面用电压计等确认受光输出一面进行微调。作为这种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例如公开有专利文献1,所述专利文献1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将光轴调整装置的操作部面朝正面配置,能简单地进行操作(参照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1和段落(0019))。此外,在设置状态下,为了使送光器与受光器的光轴一致,在一般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中,将光具座设置为能相对主体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转动,此外,光具座具有通过调整上述的转动量来调整光轴的光轴调整装置。作为这种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专利文献2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光具座被设置为能利用光具座支承框在垂直方向转动,且光具座支承框设置为相对主体能在水平方向转动。这样,光具座能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转动(参照专利文献2的段落(0069))。此外,专利文献2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包括:作为光轴调整装置的调整螺钉;以及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分别对光具座和光具座支承框施力,使其在规定方向上转动。为了将光具座支承框设置为能转动,需要在转动支承部上形成少许的间隙,形成间隙意味着在光具座支承框上在前后左右会产生晃动。因此在光轴调整后有可能由于振动等而产生光轴偏移。对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利用上下设置的转动轴能转动地支承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光具座支承框,并且在所述上下的轴部设置将光具座支承框压向其中心方向的支承弹簧,来防止晃动的发生(参照专利文献2的段落(0069))。此外,在设置状态下,为了使送光器与受光器的光轴一致,光电分离型探测器通常具有光轴调整装置。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具有这种光轴调整装置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中光具座的水平方向的角度调整如下。即,通过以在水平方向能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承框来支承光具座,用线圈的螺旋弹簧在规定的转动方向上对支承框施力,并用调整螺钉限制其转动角度。更具体而言,在具有设置在底座侧的螺钉插入孔(专利文献3中为插入孔33)的保持部与支承框之间配置有线圈状的螺旋弹簧,从保持部侧将调整螺钉插入螺旋弹簧,并将调整螺钉的前端拧入形成于保持框侧的螺钉孔,通过转动调整螺钉来调整保持框与保持部的距离,从而调整支承框的转动角度。由于伴随调整螺钉的送入,需要为转动支承框而改变支承框与调整螺钉所呈的水平角度,为实现所述改变,将用于插入调整螺钉的保持部的螺钉插入孔形成为“横向槽状”(参照段落(0013)),并在与调整螺钉之间设置间隙,使调整螺钉随着螺钉送入而在螺钉插入孔中移动。此外,简要说明送光器和受光器的设置步骤。首先,将基座安装在设于壁侧的箱体上,接着将主体设置在基座上并将从箱体延伸的配线从设置在基座上的配线窗引出后与主体连接,而后盖上盖子。但是,因为设置场所在高处,有时难以保证足够的设备的布置空间。因而,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设置中,通过在打开盖子的状态下将盖子保持在主体上,来实现设置的高效化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专利第3122255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68868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67563号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6-37988号按照专利文献1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由于将操作部面朝正面,因而在操作中手会遮挡光轴。遮挡光轴在粗调时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可是,在边用电压计等确认输出、边进行微调时,如果手遮挡了光轴,输出降低,则不能准确判断受光电平。因此,由于不能像操作操作部、手离开操作部、进行受光电平的确认、而后再次操作操作部确认受光电平一样,边进行操作部的操作边进行受光电平的确认,所以存在微调的作业效率差的问题。此外,按照专利文献2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为防止光具座支承框的晃动,需要在其上下支承光具座支承框,且需要专用的支承弹簧,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将调整螺钉插入对支承框施加转动力的螺旋弹簧,针对调整螺钉的头部和保持构件的抵接面、在垂直方向上作用有弹簧力,所以调整螺钉的头部被强力按压在保持构件上。因此,调整螺钉的头部与保持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加,调整螺钉难以随着螺钉送入而在螺钉插入孔中平滑移动。如果调整螺钉不能平滑移动,则不能平滑进行支承框的水平方向的角度调整,有时,调整螺钉的头部与保持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于螺旋弹簧的转动力,调整螺钉的头部与保持框之间卡住,而所述卡住在调整后分开时,会使已调整过的光轴发生偏移。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中,“在所述调整螺钉上设有使所述调整螺钉的头部的支承面形成凹曲面状的镶嵌垫圈”(参照技术方案1),以使调整螺钉能容易地追随调整螺钉的螺钉送入而移动,但是仍旧没有实质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此外,由于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设置场所为上述高处,因此大多需要从下仰视进行作业。但是,按照专利文献4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由于将盖子保持在主体的下部,在设置作业中从下仰视时盖子遮挡视野,主体的内部难以看见,存在配线的连接等作业性差的问题。特别是,接线部位于主体的下部时该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时的作业性良好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将具有收容有发光元件的光具座的送光器、与具有收容有受光元件的光具座的受光器配置在监视空间内而构成,所述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送光器和所述受光器包括:设有所述光具座的主体;以及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侧并用于设置所述主体的基座,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临时设置部,所述临时设置部能装拆地卡止在卡止部上用于临时保持所述主体,所述卡止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部。在本专利技术中,送光器和受光器包括设有光具座的主体以及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侧并用于设置主体的基座,并且通过在主体的下部设置临时设置部,所述临时设置部能装拆地卡止于设置在基座上部的卡止部上,以临时保持主体,能够得到设置时的作业性良好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送光器的立体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图1的送光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1的送光器的右侧视图。图5是图1的送光器的A-A箭头剖面图。图6是图1的送光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的送光器的主体的立体图。图8是构成图1的送光器的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电分离型探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将具有收容有发光元件的光具座的送光器、与具有收容有受光元件的光具座的受光器配置在监视空间内而构成,所述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送光器和所述受光器包括:设有所述光具座的主体;以及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侧并用于设置所述主体的基座,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临时设置部,所述临时设置部能装拆地卡止在卡止部上用于临时保持所述主体,所述卡止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0 JP 2012-177702;2012.08.10 JP 2012-177701.一种光电分离型探测器,将具有收容有发光元件的光具座的送光器、与具有收容有受光元件的光具座的受光器配置在监视空间内而构成,所述光电分离型探测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送光器和所述受光器包括:设有所述光具座的主体;以及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侧并用于设置所述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智広
申请(专利权)人:能美防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