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正晖专利>正文

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567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车载激光仪检测发生沉降后的公路路面高程数据,计算竖向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统计每一公里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在各舒适程度范围的道路长度比例,依此比例计算行车舒适性指数DCI和行驶质量指数RQI,根据RQI的大小评价行驶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评价结果可靠性高、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性好的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道路用户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行驶速度)有不同的行驶质量要求或行驶舒适性期望。一般地,行驶质量或行驶舒适性与路面的平整度紧密相关,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即采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换算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的方法对路面行驶质量进行评价和划分等级,该评价是公路养护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分布着大量软土,由于软土地基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等原因,建造于软土地区的公路,通车运营后往往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使道路纵面线形变差,严重影响行驶质量或行车舒适性。但受检测车辆、设备标定、操作误差等限制,国际平整度指数检测可反应较小范围内的路面局部凹凸,对于较大范围内的沉降造成的起伏、波动适应性较差,往往实际行驶感受很差的道路的国际平整度检测结果却是好的,说明上述标准评价软土地区道路行驶质量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国际平整度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差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车载激光仪检测发生沉降后的公路车行轨迹线路面高程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拟合纵面线形;(2)假设车辆左右对称、匀速行驶和轮胎不脱离路面,求解车辆以一定速度通过评价路段的振动平衡微分方程组;(3)通过傅立叶变换将人和座椅的振动加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车载激光仪检测发生沉降后的公路车行轨迹线路面高程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拟合纵面线形;(2)假设车辆左右对称、匀速行驶和轮胎不脱离路面,求解车辆以一定速度通过评价路段的振动平衡微分方程组;(3)通过傅立叶变换将人和座椅的振动加速度时间历程转换为频域频率历程通过频率权函数W(f)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4)设定人体舒适程度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对应关系,其中,“保持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1%,“稍不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2%,“有些不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3%,“不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4%,“非常不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5%,“特别不舒适”对应的比例为n6%;(5)计算行车舒适性指数DCI;(6)计算行驶质量指数RQI;(7)以行驶质量指数RQI为评价指标,根据行驶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表,确定单位长度里程的行驶质量评价技术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2)包括如下具体步骤:①任意时刻车辆-道路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的振动平衡微分方程组如下:式中:ξ1、ξ2为前后轮路面高程;②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正晖陈仁朋贾瑞雨
申请(专利权)人:姜正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